谭浩俊:你不守信用 却要别人听你的?

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稳定经济增长过程中最大的薄弱环节、最大的问题、最应当吸取的教训是什么?没有有效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民间投资没有跟上稳增长的脚步,也没有跟上政府投资、国有投资的步伐。民间投资跟进不力,带来的不只是投资增长乏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减弱,还有民间资本没有出路,民间资本为了寻找出路,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如地下金融、各种炒作等。

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6年,民间投资增速已从23.1%下降至2.8%。如果说2015年10.1%的增速,还能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协调的话,2016年1—6月份2.8%的增速,可以说已经躺到了地板上,已经没有继续往下掉的空间了。相反,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却从去年全年的10.9%大幅拉升至今年1—6月份的23.5%,与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形成巨大反差。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2015年全国非法集资新发案数量、涉案金额、参与集资人数同比分别上升71%、57%、120%,达历年最高峰值,跨省、集资人数上千人,集资金额超亿元案件同比分别增长73%、78%、44%。如以e租宝、泛亚为代表的重大案件,涉案金融高达几百亿、涉及几十万人,波及全国绝大部分省份。

很显然,非法集资案的快速上升,与民间酱没有出路、居民储蓄投资渠道单一等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民间投资的通道多,居民储蓄也能够转化成民间投资进入到投资领域或生产领域,整个社会的资金利用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各种违法案件也会大大减少。

那么,为什么民间投资宁可进入到地下金融组织、进入到非法集资领域、进入到“炒作系统”,也不加入到投资行列呢?有专家表示,投什么都挣钱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投资回报率下降、市场预期减弱,民间投资自然也会出现投资欲望下降的现象,导致投资增长速度放缓。

粗粗一听,很有道理。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却未必尽然。投资回报率下降,确实是民间投资不愿跟进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并不是主要原因,或者说是根本原因。因为,在众多政府公共领域,至今看不到民间投资的影子,有的则进入以后又撤退了。相反,政府则投资能力越来越弱,对公共设施的投资越来越少,为什么不能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呢?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向民间资本开放垄断领域的承诺去哪里了?城市公共设施对民间资本开放的要求去哪里了?国企改革欢迎民间资本参与的政策去哪里了?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意见中的各项政策都去了哪了等等。政府信用出了问题,却要民间资本不计较,显然,这是难以做到的。退一步讲,就算民间资本不计较政府信用缺失,不投资总没有错吧。

何止民间投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政府把信用看得比目前的货币还要便宜,却要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去听它的,显然有点勉为其难。民间投资行不行,关键看政府信用有没有。

众所周知,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核心,没有政府信用,其他方面的信用就无从谈起,更别说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但是,恰恰这一最为重要的信用,却在地方政府的屡屡失信中,正遭受严重的信用危机。特别是前些年在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方面留下的信用缺失问题,已成为社会信用建设的最大难点,也是最大痛点。

以城市道路建设为例,前些年地方也引入了许多民间资本、民营企业,也做出了许多承诺。但是,随着政府债务问题为决策层所关注,地方政府负债投入的模式被叫停,以及地方政府领导的不断更换,一些地方政府的信用也随即被叫停,绝大多数地方开始失信,开始将信用置之一边。以至于到了今天,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金,纷纷推出了各种PPP项目,可是,民间投资者愿意介入的寥寥无几。最终,仍是国有投资唱主角。

资本讲的是利润,投资讲的是效率,民间资本进入到应由政府投资的公共领域,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且有政府信用背书,那么,民间资本就不会轻易进入,效率也好,利润也罢,就都是一句空话。当下有多少民间投资成为了“空话”,应当不是一个小问题。很多因为做了政府工程、投了政府项目而陷入困境的企业表示,宁可少赚钱,也不要做政府工程。原因是,没有几个地方能够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时间兑现承诺。相反,又没有办法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的利益。最终,只能选择观望,而不是参与了。

这也意味着,民间投资下滑,有民间投资者自身的原因。但是,更多还在于政府拿出怎样的姿态,给出怎样的信用。能否在与民间资本的合作中,把信用摆在前头,让民间投资者看到政府的诚意和诚信,从而让政府信用成为民间投资的催化剂。只有这样,民间投资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民间资本的负面影响才能有效消除。

中国已出现了“流动性陷阱”现象,而民间投资者手中没有出路的资金,极有可能成为“流动性陷阱”的主要风险之一,不仅导致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下降,也极有可能扮演通货膨胀推手的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