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这些,不要跟别人讲,你懂古代漆器
中国的能工巧匠们从不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麻布代替木胎塑模而成的夹纻胎工艺,在战国中期已经成型。这成为后世大放异彩的脱胎漆器的前身。
不要以为这是闲极无聊的技艺,随着漆器的如初升太阳般的光耀,漆器整体衰落了,而在这整体的衰落中,夹苎工艺大放异彩。魏晋时期,佛教兴起,人们有时需要抬着佛象游街以招睐信徒,集资建庙。这就要求佛像得既高大又轻便,泥质、石雕、铜铸显然都不太符合要求,于是夹苎胎脱颖而出。
最早的漆器往往是用木胎来制作的,因为木胎造型简便,形式多样。早在战国时代,漆器中已经出现了非常精美的透雕、浮雕,而且纹样越来越繁复,有具象的图案,也有龙、凤以及几何的抽象图案。后来,漆器又和骨牙、珍珠等其他材质结合起来,形成更为精美的艺术品。
漆器家具的盛行,与人们的日常使用分不开,古时候有一种说法叫“无漆不休”,几乎没有不刷的桌面。明代以前,人们使用的家具、器物几乎都会用漆做装饰,明代之后紫檀、花梨等硬木家具才开始流行。漆器工艺被大量运用,是因为它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装饰,一个是对胎体的保护。可以这样说,一件漆器的胎体相当于一个人的骨骼,表面的装饰层就像人的肌肤,由此可见古时候漆工艺的重要性。
到了宋代,苏州漆器的制作则更为精致。同样是瑞光塔出土的宋代大中祥符年间的真珠舍利宝幢就运用了髹漆、描金、雕漆等工艺,出神入化,巧夺天工。
楚国的漆器工艺,在当时各诸侯国中更是首 屈 一 指。这些漆器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是楚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批艺术珍品。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展现了我们祖先的艺术才华,对当今的艺术创作更有诸多启迪和借鉴作用。
遥想远古,在整个人类还停留在石器、陶器时代之时,我们的先民已经悄然领悟了漆液的神奇造化,来自茫茫林海中的一颗颗漆树,假先民之手,以源源不断的汁液,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一段璀璨文明。从乳白的漆液到红黑二色的漆器再到五光十色的漆彩艺术,从简单的髹漆到幻化光影的漆画再到千姿百态的传奇技艺,漆器以天 人 合 一的形式,绘出了中华文明千年不褪的色彩符号,启发了中国历代层出不穷的各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