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往事|潘永华:正月里的“斧头包”
斧头包
文/潘永华
斧头包,又称裹包、纸包、拜岁包,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春节期间晚辈拜见长辈暨传统婚俗当中必备的礼包,因其形似劈柴的斧头而得名。
送礼时,斧头包必须成对。一般情况下都是从桂圆、荔枝、核桃、红枣、黑枣等南北干果中选择其一,另外,再搭配一个白砂糖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也有用红糖代替白砂糖,动物饼干或油煎枣代替干果的,但这种情形比较少见。
斧头包是以特制的正方形粗纸包裹的,用干果1市斤、白砂糖2市斤(个别地方白砂糖也是1市斤)分别包成一包,然后,用纸捻绳进行捆扎,并在捆扎好的干果与糖包上面分别嵌入一张写有“南北干果,馈赠佳品”、“恭贺新禧”之类的长方形红纸条作为点缀,而后两包相叠捆扎成一提,再在上面中间的纸捻绳相交处做个绳环,以便于手指勾提。
过去送礼看似简单,实则十分讲究。在所有的斧头包中,以桂圆和白砂糖搭配为上乘,荔枝和白砂糖搭配次之,其他的则皆是普通包。送礼时,虽然都是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选购,但遇到新人定聘时,男方给女方家长暨其他长辈所送的礼包,新姑爷与新娘子一起回门、首次到女方家拜岁时给岳父母暨其他长辈所送的礼包,以及孩子出生后首次去外婆家时都必须用桂圆和白砂糖搭配的斧头包。此外,男方在邀请姑舅姨等长辈参加自己的婚礼时,以及春节期间与新娘子一起去拜见姑舅姨等长辈时也必须用桂圆和白砂糖搭配的斧头包。实在买不到桂圆的,则以荔枝代替,否则,就有失礼数了。除此之外,平常在春节拜岁时一般都是你送我往的,就没那么多讲究了。由于那时物质贫乏,所以,孩子偷吃干果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儿,只要包内不是少得很多,随便提起一对就去窜门了,而亲戚之间大多也都见怪不怪心照不宣了。遇有少得特别多的,则从其他包里取出几个补上,以不致自己太难堪。乡间盛传的有人以松果冒充干果补充斧头包的笑话经久不衰,不管孰真孰假,都是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除上述介绍的斧头包外,在传统婚俗中还有梳头裹包与请舅包。梳头裹包与一般的斧头包虽然外形相同,但里面装的却是油煎枣、钱饼、糖果等食品,是专门送给陪姑(伴娘)们吃的,不管人数多寡,只送一对。请舅包的包法则比较特殊,外形犹如倒扣的稻桶,虽然也属礼包,但严格来讲不能称作斧头包。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各种包装精美的营养品、高档烟酒、水果礼盒、食用油等逐渐取代了斧头包,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斧头包就几乎再也难觅踪影了,但这种延续了上百年的民俗还是值得回味与铭记的。
□作者:潘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