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催吐第一药

藜芦

引言:老百姓对于中医治病,普遍认为中医主要是“补虚”的;其实中医治病的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中,汗法、吐法、下法是排在首三位的,也是治疗急重症的重要方法;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就是将“汗、吐、下”法用至炉火纯青的一位名医,其因为擅长使用“汗、吐下”三法祛邪,而被医界称之为“攻下派”,其运用吐法治病,也是从一次临床治病中悟出的宝贵经验。

01

张子和的邻居何某,娶妻王氏,曾因一事与丈夫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患了疯癫病;何某请张诊治,虽然知其病由,但想不出该用何药,只好劝何某另请高明。
何某听罢,望天长叹:'老天欺我,一代名医张子和无法,岂不绝症!”
后来,王氏病情日重,开始每一二年一发,后竟发展到每日发作十余次,痴呆健忘,唇口青紫,口吐白沫,牙关紧闭,昏仆抽搐。张子和对此也束手无策。
有一年,家乡遭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民众生活艰难,何某也无心过问妻子了。
有一天,王氏独自一人奔上山坡,渴了,喝清泉,饿了,拔些山中嫩草充饥,傍晚时分回家,不吵也不闹,睡在床上,到了半夜,突然起身嚷着要吐。
“哇”地一声,呕出许多白、黄、黑三色顽痰,过了几天,王氏竟然一切恢复了正常,疯癫病也就霍然而愈了。

02

王氏疯癫病痊愈的消息传到张子和耳中,他亲自来到何家,询问王氏吃了什么药。王氏把他带到山坡上,找到了自己吃的那种野草。
张子和看罢,笑了笑说:“这不正是山葱吗?'山葱有毒,久已知之,可王氏吃了,竟能把病治愈,这是什么原因呢?
张子和猛然想起《本草图经》中所说:“山葱大吐上膈风涎”,心中顿悟。它本是治风痰妙药,王氏痰迷心窍,才使成癫,服用山葱,这就完全对证了。
吐!吐!吐!当又是治病一法!所谓山葱者,即藜芦是也。
张子和从此就擅用藜芦等吐法治疗风痰怪病。

03

藜芦涌吐风痰,《本草纲目》中也有实例。
“明朝荆和王妃刘氏,七十,病中风,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群医束手。先考太医吏目月池翁诊视,药不能人,自午至子,不获已,打去一齿,浓煎藜芦汤灌之。少顷,噫气一声,遂吐痰而苏,调理而安。”
这是李时珍亲自笔录的史料。

催吐第一药

藜芦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催吐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下品”,距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因黑色曰黎,其芦有黑皮裹之,故名。北方人称为“憨葱”,南方人呼为“鹿葱”。由于藜芦之根有强烈辛味,若吸入此粉末,则发喷嚏甚烈,误服少许,则发呕吐,混于饭中,蝇食之即死,故又名“蝇毒”。
藜芦有“吐风痰,疗中风癫痫,杀诸虫”的作用。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曾云:“吐药不一,常山吐疟痰,瓜蒂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吐风痰。”
藜芦除用于催吐外,《圣济总录》中有两个治头痛的单方,颇有价值。
一为吹鼻麝香散,一为通顶散。
前者“治头痛不可忍:藜芦一茎暴干,捣罗为散人磨香麻子许研匀吹鼻中”。
后者“治头痛鼻塞胸闷:藜芦(研)半两,黄连(去须)三分,二味捣研为散,每用少许,嗜人鼻中。”
根据这两条经验的启示笔者常用藜芦3克,冰片少许,研末吹鼻,除高血压引起的头痛不用外,其他各种头痛,用之取嚏,头痛立可缓解,颇奏奇功。
藜芦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黑藜芦的根茎,漫生于山野,林间,或灌木丛中,全国大部地区均产,历史上曾以江苏镇江为道地。
除黑藜芦外,还有几种同科同属植物,如毛穗藜芦、兴安藜芦、天目藜芦、毛叶藜芦、蒜藜芦、小藜芦以及国外产的绿藜芦、白藜芦,亦同其药用;
自古藜芦不与人参合用,元朝朱丹溪曾说,:“人参与藜芦相反,服参一两大黎杏一钱,其功尽废。”
《神农本草经》中最早提出的是“藜芦反五参”即人参苦参、玄参沙参和月参,但随着人们用药经验的不断丰富.认识的不断加深,参的种类也不断增加,至元代即有人提出“藜芦反诸参”的说法所谓“诸参”,除上述五参外,实际上还包括党参、华山参、空沙参、紫参西洋参、太子参、珠子参、珠儿参和佛手参等十多种。此外,藜芦亦反细辛、芍药,应用时亦当避免。
——本文选自《中药趣话》王焕和等著

THE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