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中崛起,民营出版如何做强做大?
文/杜辉
时至今日,出版行业的改革虽进行缓慢,但总算没有止步,一直在前行。作为国有的出版社,通过行政以及资本运作,从组建出版集团,到企业化转制、上市等一系列的战略性整合,布局已经初见模型,大有泰山压顶之势。在此剧烈变革的年代如何面对竞争,如何在市场的巨浪下生或死,成为目前大多数民营出版公司亟需面对的问题。生存对于很多中小民营公司来说已经成为奢望,众多曾经辉煌过的公司正在一点一点的失去生命力,死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但是很多新兴的,在市场化、公司化变革后拥有全新思维方式的公司,却增强了实力。在销售渠道中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大大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除了在原有的传统领域内继续发展,同时也在开拓新的领域,逐步成长,真正的开创商业出版的新时代。面对如此纷杂的环境,民营出版如何做强做大,也是业内所聚焦探讨的问题。以下简列些许个人观点,供同业朋友参考。
一、人才战略
人才一直是出版行业的稀缺资源,如其是在民营企业。福利、待遇不高,发展空间有限,管理家族化是众多民营中小企业的顽疾。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是民营出版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能否发生本质变革的前提与根本。
首先,需要打破的是家族化的管理模式。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专业化分工的时代。仅仅依靠血缘关系来组成企业的管理层,并不能过多的增加企业的凝聚力,生命力,反而会把众多的人才拒之门外。其次,管理上急需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出版业的老板可能出身编辑或发行,相对来说有着某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及经验,但这些并不能等同于管理能力。真正能管理一个企业,并且在发展上能有一定战略性的老板并不是很多。所以应找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情,尤其是在管理上,是很多中小企业极为迫切的问题。但限于意识落后,及家族利益的局限性,很难真正放权,引进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再次,加大员工的福利、工资投入。目前大多中小企业在人力成本上强力压缩开支,有的是因为实力有限,有的则是主观吝啬,最后低工资、待遇造成了用工难。一方面能前来应聘的都是缺少业务经验,能力有限的新人。这类的企业用之心有不甘,不用则无人可用。另一方面是业务老手,有相当资源,但是大部分人并不屑于小公司的待遇和平台。没有合格的员工,试问企业如果进行经营,如何生产合格的产品,如何有效的宣传销售自己的产品?所以加大人力成本投入,是中小企业需要正视迫的首要问题。
二、企业经营的规范化
目前众多民营企业,甚至大企业,大都是领导在用个人意识管理,缺少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众多决策往往是个人的随机决定。受限于个人的素质、能力、眼界。经营策略,管理制度,往往缺少科学性,连贯性,整体性。更多的是领导者个人的主观思想,长此以往,企业必然会埋下众多经营隐患。
1. 管理制度化:民营书业往往觉得自己企业小,不需要过多的制度管理,依靠领导本人的能力完全可以应付。但是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在情绪波动,或者自身知识层次不足时,往往过多的掺杂了个人主观因素,不能合理的对待问题。所以不管企业大小,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在权利的分配、运用上起到平衡作用,调动全体员工的主观积极性,发挥大家的智力能动性。是中小书业发挥集体智慧,弥补缺少人才的一个可行办法。
2. 经营策略化:目前民营书业,对于图书出版策划、企业发展、资金安排往往是随机性、短期性、临时性的。缺少一种长远的规划,缺少对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很多时候的图书策划,往往抱着一种赌博心态,碰运气的思想。反观成熟的企业,是有一套既定的经营策略,产品路线,在一定模式下运作每册图书,其中自然会有畅销、长销图书的涌现。通过建立正确的经营策略,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规模上的不足,以及减小因为规模不足而造成的经营市场风险。
3.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目标:民营书业目前生存环境十分尴尬。其大致可以为一下几个类型的发展模式:
A.与一些有规模的大企业逐渐的进行资本运作,寻求上市。如此在资金,规模上可以与国有的出版集团相抗衡竞争;
B.另一些民营公司,选择被出版社或者行业外的资本收购,或合并。以此来解决自己在书号资源、资金、规模效益上的诸多问题;
C.一些民营企业与出版社合资组成公司。但是限于法律法规限制,出版社是51%的绝对控股,此类控股方式对于众多民营企业是十分不利的。最后往往因股东权益纠纷,而产生分歧,最后分家,或者被吞掉;
D.次一些的民营企业选择作为出版社的一个外编室,与出版社深度合作,长期定向供稿。但是如此企业失去自身发展的条件,甚至是放弃了销售渠道,渐渐成为出版社的附庸,且随着对方的企业经营方向调整,很容易成为弃子;
E.几家企业重组或者是联合以达到规模效益,以及利用彼此的某一方面优势,达到人力、财力、渠道、策划能力、稿源等等的互补、整合。但是此类企业在股份占有,股东利益上很难平衡;
F.有自己的独特的团队,独特的经营理念、思路、市场方法。追求扩大企业规模,进行资本积累,但是这类企业在人才制约以及管理规范化上也往往是问题重重,很难突破自我。且经营稳定性不足,容易受到市场冲击。
以上几类是目前较好民营书业的主要生存模式,其他的众多民营中小企业,还无力或者没有机会达成以上模式的操作。生存环境持续恶化,众多企业坐吃山空,吃老本,等待死亡。一些在择机退出出版业,一些在择机寻找以上合作模式,但是更多的是存在侥幸心理,期盼有畅销书,市场环境转好,有奇迹发生,此类心态无异于守株待兔。
三、市场营销的突破,经营的多元化。
1. 图书行业相较其他行业在营销理念上仍极为落后,与大众消费品、、IT业、金融业等等诸多行业的销售方式比较,我们可说已经落后了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如何学习其他行业的营销模式,是我们这个行业可以短期有所突破的捷径。例如大众消费品在商超渠道的促销员,会员积分制,全国的客户服务体系等等,图书行业如能有效模仿并实际操作,那将会在行业内迅速提升。
2. 传统民营图书流通领域已经到了比民营出版领域更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国有新华发行集团的快速占领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另一方面是传统的批发零售渠道严重萎缩,盈利模式难以为继。所以怎样整合销售渠道,开发销售途径,已经是所有企业所十分关切的难题。新华书店的准入门槛限制,造成了大部分中小书商无法进入此一销售渠道。一部分民营书商就是进入了渠道,很多合作也是建立在利益分配失衡的条件下,处境极为尴尬。面对国有新华书店,网络大型书店,大型民营中盘商。众多民营出版业的公司,已经基本丧失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游戏规则。在此情况下,无法开拓新的销售渠道,那只能是利益尽失,甚至被挤出渠道。
3. 目前图书的利润逐步减少。但资金周转率是直线下降,而应收货款坏账率,销售退货损耗率,物流成本,人力成本,财务成本等等都是直线上升,造成了图书产品的净利润率十分微薄。所以依靠传统图书商品自身的销售,已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所以版权输出,文本的影视改编费,电子版权使用费等等,众多衍生产品及收入渠道,将会成为未来图书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
图书并非没有利润,民营出版并非没有发展机遇,以上几点问题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部分。摆在众多民营出版面前的问题虽然艰巨,但是挑战与机遇是并存。如能解决自己长期积累的弊病,正是走向新生的第一步。面对民营出版的痼疾累累,我们也不必悲观。每个行业,包括图书行业都是有其自身的新陈代谢。很多积重难返的企业会逐步的退出市场,同样很多具有新鲜血液,新鲜生命力的企业也会逐步进入这个市场。不管书的形式,载体如何变化,但是阅读永远是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的基本要素。未来对于有思想的人永远是一片光明的。
作者注:本文发表在2010年7月两岸书香杂志上。时过五年,我承认自己错了。当初对行业和社会的预期太乐观了。民营书企不但没有更多发展,反而各种打压受限,几近崩溃。不知道下一个五年会是什么光景。还是那句话,总有人会看书,总有人会追求光明。所以我们还有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