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事事休”这么出名,但你可知因这词李清照被骂得有多惨
大图模式总有人觉得,用“才女”二字来形容李清照,还不够体现她的才华。于是,便有人发明了“千古才女”4个字,似乎唯有这样才能将她跟其她才女分开。文坛能出一个像李清照这样的人,是后世之幸;但文坛之幸背后,往往是词人一生的不幸。生活在北宋末至南宋初,对李清照这样一个有自我意识、关心家国命运的才女来说,显然是件挺痛苦的事。在李清照的作品里,我们能发现很多“爱”与“恨”:因为爱家国,所以她恨丈夫不成钢,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但同时,因为骨子里是热爱生活,所以当受到万千苦楚时,她写下过很多恨生活不如意的千古名作,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说的这首《武陵春》。
大图模式提到词名,可能还有一些朋友不太熟悉,但提到其中一个名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如今,这句词已经成为了人们在生活里常用的语句。但不知你是否知道,因为这首词李清照被骂得有多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先来看看全词:《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词写于公元1135年。靖康之耻后,李清照一家四处避难,到1135年时,51岁的她已经孑然一身。丈夫已死,他留下的金石文物也被抢得差不多了。此时她的心境,可用万念俱灰来形容。
大图模式在两宋文坛,最擅于写这种凄美哀怨之作的,就是李清照。因此,这首词无论是从意境上来看,还是从遣词用字上来讲究,都是极佳的作品。词的上片先以风雨及枝上的花朵开头,花儿已不在了,唯有地上的尘土中还沾了一丝香气。李清照跟一般才女的不同之处在于,哪怕过得再惨,她心中的那股气节并没有丢,一如尘中花香般,虽微弱却一直在。接下来,由花开花谢想到人世苍凉,自是未语先哭。“欲语泪先流”这种说法,就像柳永的“竟无语凝噎”一样,都是形象感、细节感极强的表述方式。
大图模式词的下片,写到词人的一个计划:准备去双溪划船。划船如何和心中的愁联系起来呢?李清照想了一个极具创造力的写法:船或许载不动许多愁。船是真实存在的事物,这样一来“愁”也就变得立体起来。这种新颖的写法,若非自己的真实感受,很难描绘得出来。李清照出手,毫无疑问是一首好词,至少现代文坛是没人能超越的。但令人诧异的是,这首词在明代时,却受到了众多文人的恶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明代文人叶盛的评价,他在注解这首词时称:文叔不幸有此女,德夫不幸有此妇。其语言文字,诚所谓不祥之具,遗讥千古者欤。李清照的父亲名叫李格非,字文叔;李清照的丈夫叫赵明诚,一字德夫。叶盛这话的意思是说,李清照的词作基本上都像这首《武陵春》一样,写得过于凄凉悲怆,于家人来说是很不吉利的,文字本身也是不祥的。因此,李格非有这样的女儿,赵明诚有这样的妻子,实在太不幸了。
大图模式说起来,这叶盛在明代文坛也算是个人物,他25岁进士及第。后入朝为官多年,官至吏部左侍郎。此人爱书如命,却偏偏不喜欢李清照,还时不时发表一些鄙视才女的话。对于李清照改嫁张汝舟之事,他更是多加指责。在叶盛的影响下,明代出现了一群跟他一样“嚣张”的文人。他们明明水平不如李清照,作品流传度也不高,却每每拿着李清照的一些小事说事。他们认为,既然李清照如此思念丈夫,在夫死后如此伤心,还说自己是“欲语泪先流”,为何还要改嫁?这也太虚伪了吧!
大图模式可怜咱们的大才女,死后还有受这些不如自己的小文人之骂,实在是太惨了。当然,到了清朝也有很多文人站出来,为李清照说话,比如吴衡照、陈廷焯等人。看过这些古代文人的争论,笔者个人认为:当时李清照孤苦伶仃,丈夫已不在了,她找个人照顾自己是很正常的选择。而且,咱们品读文学作品,本身就应该立足作品本身。非得扯什么文字“不详”,摆明了是针对人家,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