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温病
伤寒与温病是两种病理相反的疾病。所谓伤寒,是寒病,所谓温病,是热病。
在《伤寒论》之序中,张仲景这样说: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卒病论。
可见东汉时疾病以伤寒为主,这是因为当时受生产力水平所限,御寒保暖的手段不足,故而导致伤寒病为患。那时的人的主要御寒衣物可能是丝麻葛之类,或者是动物皮毛,棉花还没在中原地区出现。
凡是伤寒,严寒季节易得,这在《伤寒例》中说得很明白了: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寒冽。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不谦真人记得年幼时,冬天冻得哆嗦,冻得手指脚趾疼痛,那时也没什么衣服穿,有棉衣御寒就非常不错了,很多人还会得冻疮。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冬季御寒衣物可选择的很多,一般人都不会冻着了,冻疮都绝迹了,严寒地区还有暖气。
伤寒少了,温病就会增多,一阴一阳之谓道。
不谦真人观察到,最近几年温病暴增。凡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肌酐,高血脂,高尿酸,各种癌症,中风梗死等,皆为温病。
伤寒也有发热,但与温病之热不同。伤寒之热,只要用药及时,可以很快治愈。而温病之热,则非常难治,迁延不愈,病重者很快身故。
温病的形成与季节有关,《伤寒例》:
中寒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中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故夏季病重者,大多是温病,若已经年老,恐怕难治了。身热汗出消瘦者,病已重。更若身重,多眠睡,鼻息鼾,语言难出者,熬不了多少天了。
清代的叶天士写有《温热论》: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
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加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总在一经为辨。
看叶天士之语,有不知所云之感,寒热不分,表里不辨,含糊其辞,文理表意都有问题。叶天士不懂中医,乱论温病,把后世学中医者皆带入沟中。之所以如此,后人智慧只能理解叶天士之说,而不能懂《伤寒论》之故,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明白温病形成机理,只能见招拆招治温病,故必无良策。
温病是受季节影响而成病。冬季本寒,而身热者,为里热,春夏成温病,病重者不治。故如今夏季病故者,外热并里热者多,冬季病故者,里热者多,这些都是温病。
有些人以为《伤寒论》是治伤寒的,故不治温病,其实不然,《伤寒论》也是治温病的,只不过读者无知而已。《伤寒例》:
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坚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又《伤寒例》: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
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皆为温病,三阳为温。
太阳伤寒,三阴之病,皆为伤寒,三阴为寒。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故温病是因季节变温热所致,而非叶天士所说的,“温邪化热最速”,或“风挟温热而燥生”,或“湿与温合”。温热是气候,因气候而成病,无所谓“温邪化热”,无风无湿也成温病。
人之将老,骨肉已衰。若勉力而劳,五藏皆动,里热遂起。若保暖过度,冬藏夏长,温病始成。若饮食不节,春生秋收,温病渐重。一年四时,周而复始,根深蒂固而病成。
最近数年,不谦真人见很多人因温病而身故,深为痛心。然若病已成,必回天乏力,若用药不当,则促命期。故知病而避其害,才是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