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畔的认知传播学年会

2019年9月28日,在风景秀丽的洞庭湖畔举行中国认知传播学第六届年会暨国际认知传播学术论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密歇根中央大学、日本札幌大学、赫尔大学等高校的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和各领域关注认知传播学研究与发展的近100名专家学者同聚湖南岳阳,共襄学术盛举。围绕“融合与创新:球土化背景下中国认知传播学的国际事业与中国学派”主题,分享观点,碰撞智慧。
本次大会由全球修辞学会、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年会在湖南理工学院举行。上午,中广联副秘书长周然毅教授、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会长欧阳宏生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周鸿铎教授、清华大学郭镇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周小普教授、暨南大学谭天教授等莅临会议并发言。
谭天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应该成为认知传播学研究的主攻方向》的主题报告,他认为人工智能应该成为认知传播学的主攻方向。当前认知传播研究处于混沌状态,补充工具理性成为这一学科的技术支撑。应用心理学,行为科学、神经科学领域来解决认知传播效果研究的匮乏。认知不仅是文化认知也是心里认知的概念。机器自动化的媒介生产、基于算法模型的研究等是人工智能时代传播学研究的四种代表取向,认知-行为关系研究成为主流,推荐算法和智能把关是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两个重要应用。抖音、头条等社交媒体的内容审核或许成为认知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实验法、心理学脑科学等多学科支撑支援认知传播学发展走向更高层次。
张君昌秘书长发言题为《认知传播:做强内核,做宽外延》,他重新思考“认知”的内涵,以认知是将知识搬移到人脑的过程,重新梳理认知传播的外延。认知传播建立在脑科学设备技术发展基础上,产生认知哲学、认知语言等领域。认知科学主要用于医学病理研究,认知传播如何寻求与医学、生理方面的边界,在传播学领域立足、并借助科技手段来攻克现实性问题可能会成为“茧房”,开拓新的传播领域,并认同人工智能成为认知传播学的主攻方向。广播电视面临困境的背景下,5G+8K+AI值得进行融合研究。中国的孝道文化不允许大屏退出家庭,融媒体与大数据等技术可以为认知传播、广电研究、国际研究成果嫁接并形成研究蓝海。
施旭教授发言题为《AL,人类交际与全球智能话语体系的构建》,他指出人工智能面临公众的疑惑与恐慌,学界提出“人机合智”等理论来试图化解,寻求人文社科的联合,但没有找到人工智能研究西方中心主义、基础理论分散化、主客观分裂、抹杀人的社会性等根本理论缺陷。施教授从话语研究的角度,把人看作对话、交互中的个体,以“文化话语研究”视角下思考“人工智能”。文化多样性,使得“智能话语”的协作、延展和创造带来了利益、边界和平衡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全球话语体系来维护全球和平安全?促进人类繁荣发展。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建设,加强人工智能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工智能的跨文化交际,促进人工智能的“智能”话语与传播研究,优化人工智能与人类协作关系,呼吁建立“智能联合国”。
晏青副教授发言题目为《认知传播研究回顾与展望》,借助认知传播学会建立5周年,对认知传播研究作了有意义的研究梳理。认知传播研究的两个阶段:符号认知的离身心智研究和强调体验、情境动力的具身认知阶段。梳理2010年来国内认知传播研究的重要事件,欧阳宏生教授团队和喻国明教授团队、周鸿铎教授都为认知传播研究的拓展和理论建构作出贡献,形成了研究密度增加、有专业范式和期刊支持的学术共同圈。当前已经形成传播者认知、传播内容认知、对媒介使用的认知研究、受众的认知研究、以媒介暴力的认知研究为代表的媒介效果认知研究建构研究体系。提出认知科学与传播学在理论深度结合、吸收多学科研究范式和视角、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拓展社交媒体、老年群体和人工智能的研究视角成为当下认知传播学研究的展望。
然而,整体而言,认知传播学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真正的规范的认知传播学研究还不多,更多的是相关学科研究对认知传播的介入,与相关学科的对话还不够。从参会人员构成来看,老的老,小的小,对认知传播有研究有实力的中青年学者还不多,形成学术团队更少,目前似乎只有成都大学认知传播研究中心一家。我期待更多学者闯进这个新兴学科领域,期待下一届认知传播学年会有所提高有所突破。
下午举行四个分论坛:1、智媒时代的媒介记忆与认知传播;2、融媒内容生产与认知传播学;3、形象与安全认知传播;4、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华文化传播。
本届年会圆满结束,第七届年会于明年在贵州师范学院举办。顺告,欧阳宏生教授主持的课题成果《认知传播学》也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