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是中医最核心的「味道」,一旦尝过后,就再也忘不掉
导 读 :
原味经典——辅行诀,学好上可治病救人,下可入厨调味。
有些味道尝过后
一辈子都忘不了
疾病按照轻重划分级别,大概分四级:
四级灾难恶性病:肝癌、胃癌、肺癌等各种癌,白血病,艾滋病,尿毒症,中风,癫痫,脑溢血……
三级常见恶性病:肾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胃病,哮喘……
二级不严重疾病:鼻炎,过敏,咽炎,肥胖症,阳萎,早泄,痛风,痛经……
一级亚健康症状:失眠,抑郁,脱发,多动症……
一般来说,属于一二级的问题,很多情况不吃药也能好,但是属于三四级的疾病则必须用药,不可轻敌。
《辅行诀》
中医最核心的「味道」
学中医开方用药,最扎实的第一步怎么走?重要的核心点在哪里?
大家知道,现行《中药学》教材中所载药物的药性、主治及归经等内容,大多是由经方反推得出来的,而经方的用药理念皆本于《神农本草经》(《本经》)及《名医别录》两部药书。这两部书乃本草学大树的根本所在,而教材只是树之枝叶。
《本草经解》曰:「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性(四气),寒、热、温、凉、平。」
陈大章《诗传名物集览·卷十》有句话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遭七十二毒,始有医药。」
古人认为自神农尝百草开始,了解本草的滋味,徐灵胎言:「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这就是中医药的起源,中药的「四气五味」的起源。
《神农本草经》为什么用「气味」来定义中药呢?
据统计,《神农本草经》中,定义「四气」的药,温性药95种,热性药1种,寒性药125种,平性药123种。
定义「五味」的药,酸味药15种,苦味药128种,辛味药98种,甘味药79种,咸味药35种。
从人体的感官角度来看,寒热温凉(四气)属于触觉范畴,辛咸甘酸苦(五味)属于味觉和嗅觉的范畴。
进化生物学家戴维·威尔逊(David Wilson)指出:我们人类和所有哺乳动物的生长过程,是先长触觉,就像小朋友刚开始学会走路的时候,虽然像喝醉一样的步态不稳,但是却喜欢抓住身边的一切,而且抓了就扔,扔了再抓,抓来抓去的练习触觉。
然后是空间平衡感,跟着是味觉和嗅觉,再然后是听觉,最后是视觉。每一种感觉的成长都需要相应的外部刺激配合。
特别是嗅觉和味觉。很多动物的视觉很差(比如老鼠),很多低等生物甚至没有成熟的视觉或听觉,但是即便最简单的没有「神经」的单细胞大肠杆菌也能够感受其周围的化学物质而做出反应——比较简单的嗅觉或味觉。作为生物进化过程中最为保守的嗅觉、味觉,对于它们的研究相对最为透彻,在生物界中也最为一致。
如上图所示:
表左侧A-H分别是8种基本化学物质,
表上方1-14是14种基本嗅觉受体。
A气味能激活5号受体,B气味则能激活2、6号受体(可以多于一个)。
换言之,一个复杂气味会激活一组嗅觉受体,而大脑通过检测哪些嗅觉受体被激活了,就可以反推出这个复杂气味是什么。不同的排列组合代表不同的气味。
那么这些最基本化学物质的受体又是从哪来的呢?
答案是在我们的基因中,生来就存在。我们的基因中有成百上千个专门来编码不同的嗅觉受体,这恐怕是在人类上万年的进化中逐渐学习地球的环境和其化学物质而形成的。
美国Richard Axel和Linda Buck因为发现并研究嗅觉受体基因而获得了200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中药的味道是怎么回事呢?中药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味道?
主要是因为中药所含的有机化合物种类、含量的差异,造成中药具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哪怕同一种中药,其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其含量的差异也有主味、次味之分,所以具有多种味道,可发挥多重功效,因而在临床上可治多种病证。
中药为什么要分寒凉药和温热药呢?
因为寒凉药能增强中枢抑制,并通过改变中枢递质而抑制中枢神经,并且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髄质系统机能活动降低;
而温热药则多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并且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髄质系统活动增强。
药的四气五味
《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药主养命,中等药主养性,下等药以治病。
上等药,味重气轻,气轻则寒热差距小,吸收地气较多,其性静,利于调养人的有形身体;
中等药,气重味轻,气大则寒热差距大,吸收天气较多,其性动,利于调养人的无形之气。
下等药,气味俱重,偏性太大,其性动而剧,甚者偏性过大而有毒,因此可以用来治病。
张志聪在《本草崇原》中说:「后人募集药性,不明《本经》,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须某药,不探其原,只言其治,是药用也,非药性也。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神变无方。袭其用而用之,则用之无本,窒碍难通。」说明四气五味是《本经》与经方用药的关联点。
《神农本草经·序录》云:「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各随其所宜。」
代表中医组方核心指导原则的《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云: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耍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靜,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药物的性能是根据长期医疗实践反复验证总结归纳出来的,是对药物多种功能作用的高度概括。
将气味和功效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认识和掌握药物的全部特点,也才能准确而恰当地遣药组方。
药物的这种性效相关性也正是中药所具有的独特属性。只有通过对中药性效的把握,才能在临床上合理处方用药,获得满意疗效。
四气与五味之间有很强的关系:辛味药以热性居多,苦味药以寒性居多,甘味药以平性居多。
这三类药在《本经》中占了极大比重。辛热药、苦寒药、甘平药也是张仲景最常用的药物。比如辛热药大多具有祛寒、温中、散结的效果。
张仲景在治疗表寒里饮咳喘的小青龙汤中用桂枝、干姜、细辛以祛寒;在治疗少阴虚寒下利的白通汤中用干姜、附子以温中;在治疗疟母的鳖甲煎丸中用干姜、桂枝以散结。
由此可知,掌握了「气味」二字,开方组药,就有了最核心的本领。
令人遗憾的是,近千年以来,以药物五味的五行属性进行方剂配伍的方法已经失传,「五味组方」理论和目前通行的组方理论有很大的不同。无论金元以后的组方理论,还是如今的临床用药,均未见再有类似的组方之学。
令人欣慰的是,以五味五行组方这门中医核心学问,记载在《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这部书里面,法度严谨,用药规范,药味组合、药物剂量和煎服方法,均进行严格规定,保持整齐划一,犹如兵法,并未真的失传,穿越千年,今天我们还能再次见到。
《辅行诀》,是中医最核心的「味道」,一旦尝过后,就再也忘不掉!
原味经典,《辅行诀》
《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这部「秘笈」是由梁·陶弘景所传。
是陶弘景据《汤液经法》并参考《神农本草》、《桐君采药录》而撰,以备山中隐居之用,并教导弟子以《辅行诀》之法祛除疾病,进修内视之道。
据《南史本传》,陶氏所作,或秘密不传,或撰而未讫而由弟子收藏。疑《辅行诀》为弟子收藏而略加整理者。文中「隐居曰」、「陶云」等语,是其证明。由于《辅行诀》保存于弟子之手,久未外传。
原藏于敦煌藏经洞,后为河北省威县张偓南氏购得,并传于其嫡孙张大昌,后在「文革」中被毁。
目前《辅行诀》之抄本已出版,详见张大昌与钱超尘先生主编之《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传承集》。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马继兴教授主编的《敦煌古医籍考释》、《敦煌医药文献辑校》及甘肃中医学院丛春雨先生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等皆收录《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
《辅行诀》记载了业已失传的《汤液经法》的部分内容,是书言简意赅,共载方剂81首,据陶氏言,约有60首方剂直接从《汤液经法》中摘录。
该书首次展示了《汤液经法》的古方概貌,在学术源流上,《辅行诀》与《汤液经法》及《伤寒论》更是具有密切的传承关系。
《辅行诀》如桥梁一般,联系着《伤寒论》与《汤液经法》。
如钱超尘教授指出「《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直承仲景《伤寒论》,且可溯源《汉志》之《汤液经法》,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与临证价值。」
(关于《汤液经法》另做专题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