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督军府的前世今生
在太原市府东街上,有着一个历史悠久而又神秘的大院,从建造之日起就与山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百姓生活等紧密的连在了一起,这就是1986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被国务院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山西督军府旧址。
山西督军府,历史悠久,脉络清晰。北宋以前,这里是晋文公重耳庙,北宋时期改建为大将潘美的帅府,元代为行中书省治,明清两代为山西巡抚衙门,辛亥革命后为山西都督府。1916年,阎锡山任山西省督军,从此这里成为了督军衙门。1949年 4月24日太原解放,同年 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这里又成为了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办公所在地,一直到2017年9月1日搬离。
关于这个大院,在大多人眼里是陌生的、神秘的。虽然自己曾作为省政府机关党委所属支部的一名党员有幸在梅山会议厅参加过优秀党员的表彰,也和单位的同事在渊谊堂内献过血,但这也是仅仅有限的几次,所以面对着院内一栋栋楼房和众多古老建筑,还是同样感到了它的神秘。
据相关资料记载,在明代,这里的主要建筑有署前照壁一座,牌坊三座,在大门的西侧有关帝庙、酂侯祠。正北为悬山式大堂五间,大堂后为穿堂,穿堂后为二堂。二堂后为内署,署北建衙书楼,东西各建牌坊,东北处有显临阁及东西花园、煤山等,总占地面积为 3万余平方米。
1912年3月15日阎锡山担任山西都督后,开始对明清时期的巡抚衙门进行改建和扩建。先是在院内建了自省堂(现梅山会议厅)、进山钟楼(现梅山钟楼)。后又于1932年改建明、清巡抚大堂为督军府二层大办公厅,时称一楼(现渊谊堂)。改建原巡抚门为督军府二层门楼(现督军府大门),在大门门楼东西两侧建对称的两组廊楼,将原大堂后的穿堂、二堂改建为两座二层楼,时称二楼、三楼,此外,还先后拆除了大堂西侧关帝庙、酂侯祠等建筑,修建了一些办公用房和库房,在东花园新建了'中和斋'等建筑。
2017年9月1日,省政府在督军府门前举行了简短的仪式,摘下了悬挂在二层门楼上的国徽和大门东侧门柱上的山西省人民政府牌匾,正式告别了督军府。随后,这一建筑群开始进入到了大规模修缮的阶段。主要对渊谊堂、2号楼、3号楼、5号楼、梅山钟楼、东花园等建筑物进行维修保护,与此同时,拆除院内建国后新建的一些建筑,按着明清时期的布局,复建重耳庙、关帝庙、酂侯祠、内署院、御书楼院等建筑并与省政府东院内另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堂春连接在一起,以恢复其原始风貌。
目前,督军府的修复工作已基本完工,现正在对督军府东花园东侧的停车场进行修 建,有望在年底前后开门迎客。
复建完工的仪门夜景
修复完工后的渊谊堂
复建后的西花园一景
阎锡山在东花园旧居前留影
修复前的旧居已破败不堪
修复后的旧居
阎锡山堂妹曾经居住过的小楼
东花园一景
东花园一景
东花园一景
阎锡山日常休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