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各地督抚抗旨不遵拒绝北上勤王,慈禧:该赏!

今年又是一个庚子年,俗话说“庚子年必有难”,今年的疫情,似乎已经算是在某种程度上应验了。再往前的1960年,1900年以 及1840年,中国也都遭遇过大难。其中1900年的那次,就是著名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
那次事件让腐朽的满清政府仅剩的颜面彻底丧失,入侵的外国军队轻松打进北京城,还攻入了皇宫,不过慈禧老太后跑得更快,早就带着一帮人马一路往西逃到了西安。
清政府打不过八国联军,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要知道,早在甲午战争时,单是一个小小的日本,就已经把大清按在地上摩擦了,何况这一次一共有八国,而且日本还不是其中最强的一个。
虽然结果可以预料,但八国联军胜得如此轻松,以及以慈禧为首的满清政府败得如此狼狈,却也是超出意料的。不过这个问题也很值得深究,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清败得如此干脆,肯定也事出有因。

洋人就快打到北京了,地方督抚却搞起了“东南互保”

为什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如此不堪一击?原因是主力未出。事实上,整个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和洋人作战的主要是义和团,真正的政府兵是很少的,所以当义和团被打得差不多的时候,洋人遇到的阻碍也就基本消失了。
那么清政府平时养的兵又去哪了呢?京畿的那些,除部分被洋人消灭之外,剩下的都因慈禧逃走而作鸟兽散了,至于分布于地方的兵力,则由于另一个原因而没有进京勤王,那就是著名的“东南互保”事件。
早在义和团刚刚兴起的时候,以英国为首的殖民列强,就已经出于恐惧而对东南一带的势力进行安抚和拉拢,他们通过收买邮政大臣盛宣怀来牵线搭桥,成功拉拢到了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以及两广总督李鸿章等地方要员,并在慈禧向各国宣战之前密谋定下了所谓的“东南互保”条例。
条例提到一旦双方交战,东南各督抚将作壁上观,放弃进京勤王,以保持境内安定。甚至还提到,万一京城失守并且太后、天子遭遇不测,则由诸人之中威望最高的李鸿章出任临时总统以收拾局面。正是因为东南互保的密谋,导致慈禧对己方的实力有了严重误判,从而加速了她的失败。

东南互保是严重的抗旨不遵,慈禧却并没有追究

慈禧对十一国宣战之后,调兵的诏书也就迅速下达到了东南各督抚的手中。然而面对慈禧的宣召,各督抚却不屑一顾,李鸿章更是直接公开申明: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意思就是说诏书是下面的人假借天子的名义发的,而非出自光绪(慈禧)本意。
这自然是当众撒谎,如果往前推个几十年,李鸿章还能用通信不便圆一圆自己的说法,可当时是1900年,北京和广东之间已经能通电报了,如果不能确认,直接电报过去确认一下不就行了?所以李鸿章就是铁了心要抗命,同样的,刘坤一、张之洞等大员也是如此。
然而奇怪的是,虽然这些地方大员都曾公开抗命,战争结束后,回到北京重掌大权的慈禧却没有对其进行处罚,甚至反而有所嘉奖。比如两江总督刘坤一事后就被晋升太子太保之衔,湖广总督张之洞则晋太子少保之衔,至于李鸿章,更是与奕劻一道代表清政府在结束战争的辛丑条约上签了字,足见地位之高。
在封建王朝,抗旨不遵是死罪,然而这些搞了东南互保的大员们,居然能够个个幸免,难道是慈禧脑子糊涂了?还是另有原因?

不对东南互保的官员秋后算账,是慈禧的明智之举

慈禧回到北京后,没有对那些公开抗旨的官员们秋后算账,而是进行嘉奖,这个看似奇怪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很合理的。
首先,辛丑条约的签订,就证明了这场战争大清败得一塌糊涂,慈禧的威望更是跌到了谷底。战争之前,东南各督抚们就已经敢背着她私定密谋了,何况现在?所以慈禧根本就不敢拿这些地方大员开刀,非但不敢,反而还要极力讨好和拉拢。
其次,慈禧也狡猾地把东南互保的成果揽到了自己的头上。战争结束后,她曾两次表态对东南互保的支持,并声明这一切都出自她的授意,还夸赞“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既然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再去处置刘坤一、张之洞等大员,那就等于是在打慈禧自己的脸了。
最后,东南互保的背后,是有洋人支持的,而慈禧刚刚就被洋人打得吓破了胆,在那 种情况下,就算给她吃上一百颗定心丸,她老人家肯定也不敢跟洋人对着干了。所以不对东南互保的官员秋后算账,也和慈禧对洋人的恐惧心理有一定的联系。
总之,参与东南互保的地方大员们,虽然都犯了抗旨不遵的重罪,慈禧却不愿或者不敢对他们有半点处罚,非但不罚,还得罗列出一些功劳名目来奖赏。不过这些人本身也大都七老八十了,接下来的几年间,他们中的大部分都相继去世,到那时候,就算慈禧想要秋后算账,也只能跑到阴间去算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