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必考知识点,人行真题角度很独特!

热点提示:QE本就是近几年各个学校的热门论述题考点,今年美联储无限量QE,更需重点关注。(人民银行20真题考题角度很有意思,看似难,认真分析其实很简单)


请简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并从货币非中性理论和“流动性陷阱”理论角度,简要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人民银行2020真题)

答题套路:先解释量化宽松(QE)的概念→依次解释货币非中性理论、流动性陷阱→分析QE的理论基础(以这两个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其理论基础)

量化宽松:中央银行采用大规模资产购买行为向市场投放大量流动性,购买的资产主要集中于中长期国债以及抵押支持证券,降低中长期风险溢价,以及特定市场的风险溢价。降低企业的融资利率,以此促进企业和居民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1. 大规模增加基础货币,向市场投放大量流动性。
2. 购买的资产主要集中于中长期国债,降低中长期风险溢价,促进企业长期投资。
3. 购买抵押支持证券,降低特定市场的风险溢价,支持行业发展。

货币中性:当货币存量的变动只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实际变量 (产量、就业和利率) 无一发生变化时,货币就是中性的。(弗里德曼)
货币非中性:货币供给的变动最终不仅能影响名义价格与名义工资等变量, 而且可影响实际利率和实际产出的变动。(凯恩斯)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低到不能再降低时,甚至趋近于0时,货币需求弹性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不能降低利率。当遇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无效,中央银行不能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从而促进投资。
量化宽松的理论基础:
一.货币非中性,即认为增加货币供给能够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增加产出。
经济危机下社会总需求不足,企业不愿投资,居民不愿消费。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提高通货膨胀预期,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增加产出。
二.量化宽松在流动性陷阱的背景下,仍可拉动总需求。
常规货币政策是降低利率,但在本次危机期间,美联储很快就将利率降低到0的水平。此时央行再购买短期国债已经无法使利率进一步降低,利率无法降低,也就无法促进投资,常规货币政策失效(陷入流动性陷阱)。量化宽松通过大量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通货膨胀预期,支持企业和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增加产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