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系列 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魏、蜀、吴征战不休。刘备统治的国家被称为蜀。刘备死后将蜀汉的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小名阿斗)。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在世时,鞠躬尽粹呕心沥血地几次向魏国发动北伐,最后因为食少事烦,劳累病死军中。诸葛亮去世后,由大将姜维辅佐刘禅。公元263年,魏国军队大举进攻蜀国,一路势如破竹。姜维抵挡不住,惊慌不已的刘禅为了保命,便光着上身、反绑双臂,叫手下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和蜀国大臣们做了魏军的俘虏。

魏国统治者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封他一个食俸禄却无实权的“安乐县公”称号,并将他和原来蜀汉的群臣迁居魏国都城许昌居住,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一次司马昭请刘禅喝酒,席间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蜀国大臣想起亡国之痛都难受得掉眼泪。司马昭就故意问刘禅shan:“你想不想故乡呢?”刘禅随口说:“此间乐,不思蜀也”

司马昭知道刘禅确实胸无大志,就不再提防着他了。否则会跟南唐后主李煜一样被赐毒酒。

乐不思蜀原来的意思是指蜀后主刘禅甘心当俘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过去环境,并忘却了原有的责任。

乐不思蜀的英文翻译

indulge in pleasure and forget home and duty

刘禅(207-271年)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最后一位皇帝,史学家称蜀汉后主,223年—263年在位。在位四十一年。此人于国无益,于己活的很潇洒,典型的啃老族。早年得诸葛亮辅助,所以“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但后来宠信小人宦官黄皓,听信谗言,败坏朝政,却是“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但与暴虐好杀的吴国主孙皓相比,刘禅更为善于处理政务且与大臣们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发发奖金慰问家属等,人缘好。受《三国演义》故事影响,刘禅“阿斗”被后世意指政事无才干者,阿混,产生“扶不起的阿斗”成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