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示范村故事丨产城乡一体化发展:奉贤李窑村开启乡村振兴之门的钥匙

农田里,秋风吹起片片金黄,稻浪飘香;村庄上,改造的民宅美观大方,古朴之中不失现代感;路边,农耕景观小品充满野趣;桥头,旧砖瓦窑片装饰透着乡土特色……秋天的李窑村,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地处奉贤区中部的青村镇李窑村,抓住建设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契机,因地制宜挖掘特色,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推进以农业、工业、文旅为核心要素的产城乡一体化发展。“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李窑意象”,是这个3.18平方公里的江南村庄正在展现的蝶变与魅力。

规划先行

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李窑村村域面积3.18平方公里,与青村镇历史风貌保护区交错分布,北与青溪老街镇区相邻。依托“生态+文化+产业”,加强与园区和老街镇区深度融合,促进农区、园区、镇区的“三区”联动,推动产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李窑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明确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规划先行,再有序推进项目设计、建设和招商。我们说的规划,不仅仅指科学的建筑布局和风貌导则,还包括明晰的产业定位等。”李窑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徐美凤介绍说,根据村域布局特点,李窑村项目在规划时便注重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根据《青村镇郊野单元规划(2017-2035年)》,村内G1503高速公路南侧为“乡”片区,北侧为“产”“城”两个片区。以临港新片区“青村水韵片区”建设为契机,李窑村以水为媒介,融合特色农业、文创产业等多元业态,打造以绿色农产品、特色花卉等高附加值现代农业为依托的城市近郊乡旅体验示范村。

“乡”片区内,农田和农房掩映成趣。该片区不仅拥有1920亩水稻种植区域和一个石蒜花试种基地,还正在建设一个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的110亩菊花园项目,建成开放后将集中展示4000多种菊花品种。

除了农业生产培育,李窑村还正在引进电竞、动漫等文化产业。目前,这些商业板块基本已有了意向入驻企业。届时,新村民的加入、游客的到访,将和本地村民的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有效带动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效应。

文化传承

随处可见的“窑文化”元素

说起李窑村的历史文化底蕴,离不开“窑”字。

在精心布置的村史馆,可以清楚了解李窑村名的由来。明朝末年,西渡李家阁李氏家族李天培一支南迁青溪东南,置田造屋,开砖窑多座,所产青砖因量大质优而闻名遐迩。如今的李窑村,早已不再烧窑,但随处可见其特有的“窑文化”印迹。

进入村头,一个不规则墙体小品,由颜色深浅不一的青砖黛瓦和3个带有李窑村村名的竹匾等堆砌而成,兼具设计感和年代感。民宅边的围墙、花窗和路面,老砖瓦拼铺出好看的造型和图案。新建的乡间石桥,也用村民老房拆下来的砖窑瓦罐点缀成有趣的桥栏。

这些看似随意的装饰,却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形成别具李窑特色的乡间景致。李窑的房屋改造设计,同样巧妙运用窑砖元素,利用青砖青瓦对老旧房屋进行改造,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李窑村的建设,并不是对其他示范村做法的简单复制,而是因地制宜规划设计,通过挖掘历史底蕴,形成自己的个性和气质。徐美凤介绍说,今后,李窑将继续放大“窑文化”,深耕现代农业,做强特色文创产业,以窑文化相关产业链为主,传承青村剪纸民间艺术和杜瓜粉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心滋养当地的乡土文化。

空间腾挪

受欢迎的农房改建

在风貌塑造上,李窑村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注重自然生态禀赋的延续,将创新与传承相结合,在保留农宅建筑风貌的同时进行居民点改造提升,打造有现代风格、江南韵味、水乡特色的村庄。

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中,李窑村对农民房屋实行自愿流转、集中规划改建的方式,将腾挪出来的空间用于吸引文创、旅游产业入驻。73岁的七组村民杨勤芳,是首批签约流转农户。杨阿姨家中小辈都住在奉贤城区,原先她将自家空闲房屋零星出租给外来人员,每月房租只有1000元上下。如今,她把前面的“两楼三底”主屋流转了出来,自己和老伴搬到后面的小楼住,每年可以获得5万元的租金保障,“现在好了,再也不用担心没人来借房子。房租收入比以前明显增加,房子改造后自己的居住环境也变得更加舒适了。”一说起房屋流转带来的好处,杨阿姨就开心不已。

目前,村里参与流转改造的房屋已有107户,建筑面积约20600平方米。这些老旧房屋大都建于十几年前。改建项目不仅使得村庄面貌一新,也提高了村民参与村里建设的积极性。村民把土地和房屋流转出去,不仅有流转费收入、租金收入,还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着力建设融功能性、地域性、文化性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如今的李窑村,正随着产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序推进,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文字:张红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