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前时期看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
引子
自人类诞生至今,简略来讲,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史前时期和文明时代。
如何划分这两个阶段,取决于对文明时代的定义。
如果将文字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开启标志,史前时期可称之为信史之前的时期,就中国来说,也就是甲骨文之前的时期,大约在3300年前;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如果将产生国家视为进入文明时代,则国家产生之前的时期为史前时期。相应地,中华文明历史则有5000年,著名的良渚古城遗址便是实证。
良渚古城遗址复原图
不过,无论怎样定义,人类的史前时期都要比文明时代漫长悠远。
假如将人类历史算作一天的话,史前时期差不多有24小时,而文明时代仅占几分钟;
假如将人类历史比作冰山的话,史前时期的庞大身躯藏在海面之下,而文明时代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因此,史前时期对文明时代的影响应该说毋庸置疑。
这就是老话所说的,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树开什么花。
回到本文的题目,要说中华文明这朵花开得与众不同,还得看在史前时期,我们祖先究竟种下一棵怎样的树。
翻开中学历史课本,也有中国史前时期的内容,不过编的有点问题。
应当修订的初中历史课本
初一年级历史课本的第一单元便是从中国的史前时期讲起。
按照课本介绍,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
比元谋人年代晚的是距今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
更晚的是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这些原始人类会用火,使用打制石器,靠采集、狩猎为生。
课本讲到这,都没什么问题,因为全世界的原始人在此时期都只会这几种技能,没什么差别,想错也错不了。
问题出在接下来的内容上。
课本在讲完距今3万年的山顶洞人之后,便开始讲,距今1万多年,“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
这种讲法的最大问题是从3万年一下跳到1万年。
这一跳,就将我们祖先最开挂,也是人类史上第一次伟大发明跳过去了。
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就是宣布中国南方人在2万年前发明了陶器。
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2万年前的陶片复原图
该宣布推翻了陶器起源年代的传统结论,并将陶器起源年代整整提前了1万年。
很明显,历史课本没有及时进行更新,教给孩子们的依旧是陈旧、错误的知识,有误人子弟之嫌。
如果跳过去的是一般知识,也无所谓,可问题在于陶器发明不是一件小事情。
在此之前,人类只掌握了发现技能,如人类发现火可以用来照明、取暖、恐吓野兽,发现石头可以当作狩猎的工具等等。
从某种角度看,发现技能应该属于被动技能,触发条件必须是自然界已有的,是被动地触发。
陶器的发明就不同了,人类会将泥土捏制成形,然后通过高温烧制成陶罐,这就不是被动触发了,而是拥有了主动技能,能够主动创造出自然界并不存在的东西。
从发现到发明,从被动到主动,这一次巨大飞跃,使得人类能够逐渐挣脱自然界的完全束缚,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神奇的是,这事居然发生在2万年前,只能用开挂来形容。
中国古代神话有女娲“抟黄土做人”的故事。
问题是女娲造人为啥非得用黄土,而不是别的材料?
是否因为古人对祖先用泥土烧制陶器的残留记忆在起作用?令人遐想。
也许在古人看来,人会发明创造之后,才真正成为人。
古代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我们祖先作为全人类在发明方面的首创者,是一件很令人自豪的事情,如此伟大的历史成就,我们居然连自己的课本都不提,非常可惜。
当然,历史课本的问题并非本文讨论的重点。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陶器发明是如何产生的?
陶器是如何发明的?
在陶器起源年代未被推翻之前,人们普遍将陶器发明与农业、定居生活捆绑,认为“陶器是农业产生以后,为了适应炊煮谷物性食物的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大概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觉得如此逆天的发明,怎么可能在采集、狩猎阶段就搞得出来。
可是,考古发掘出来的陶器碎片不会作假,成熟可靠的年代测定技术也不会说谎。
而且,不仅在中国南方,在日本列岛,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都发现了年代远在农业产生之前的陶器。
摘自《中国早期陶器的起源及相关问题》(陈宥成 曲彤丽)
要说一个遗址的陶器年代测定有误还行,但要说这些地方都有问题,就很难说得通了。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陶器的确起源于农业产生之前。
这个结论一出来,就导致此前关于陶器发明的所有猜测和理论全部破产。
问题还不限于此。
对于陶器发明的意义也需要人们重新认识。
因为陶器发明在农业产生之前和产生之后,其意义大不相同。
农业产生之后,人类在食物获取方面,一改此前的采集、狩猎方式,从采到什么,打到什么吃什么,朝不保夕的被动局面,变成想吃什么就种什么,养什么的开心农场,因此就可以长期、稳定的获取和储存食物,食物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如果陶器在这个阶段发明出来,就很难说有重大意义。
考古发现也说明了这一点,中国,或者说“筷子文化圈”以外的世界其它地区,都是在进入农业社会几千年之后,最早也是约6000年前,才有了陶器。
这些地区的人类根本不需要用陶器来炊煮食物,即使后来有了陶器,也只是作为盛水之类的容器使用,并非生活必需品。
古希腊克里特岛壁画
但是陶器在农业产生之前发明出来,其意义则非同小可。
前面说了我们祖先是在2万年前发明了陶器。
2万年前是什么概念呢?
那时被称为末次冰期最盛期,是地球距今最近的一次极寒冷时期。
全球陆地近1/3被冰覆盖,是现在的近三倍,以至于海平面都比现在低了100多米。
摘自《中国东部晚更新世以来海面升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王靖泰, 汪品先)
这一时期,由于气候太冷,人类的食物来源出现问题,爱吃的食物越来越难搞,逼的人类开始饥不择食,以前不怎么吃的水生动植物和小粒型食物被广泛食用,食物谱系越来越广,所以又称广谱时期。
在广谱时期,虽然,新的食物被不断发现,但这些新的食物要么无处下嘴,要么难以下咽。
陶器的发明解决了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有了陶器,我们祖先就有了一口锅,就可以通过炊煮的方式,做到“开源节流”,不仅扩大了食物来源,还能将食物吃干榨尽,因而也就解决了食物和生存问题。
这一次极寒冷时期,差不多持续到距今1万年时才接近尾声。
如果没有发明出陶器,没有一口锅,这1万年漫长而又寒冷的岁月,怎么熬啊。
后世动辄有黄帝铸鼎,禹铸九鼎等传说,建立国家甚至叫定鼎天下。
史记记载黄帝铸鼎于荆山
其实鼎就是锅,所谓铸鼎、定鼎之说,说的都是一口锅的事情。
将一口锅上升到神器级别,应该源于1万年前的那些上古记忆,也足见陶器的发明对那个时期的人类来说,何等重要。
这个神器究竟如何被发明出来,目前尚未有科学合理的定论,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旧的结论才被推翻不久,新的研究需要一个过程;二是年代太过久远,遗存很难保留至今,导致考古发现的线索少,猜谜不好猜。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思考陶器对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在长达1万多年的前农业时期,陶器的出现无疑改变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
当其他人类还在茹毛饮血时,我们的祖先却已经喝上热水热汤,并通过品尝不同食材,开始不断地开发味蕾,拥有越来越多的美食体验,开启吃货之旅。
陶器时代原始人类生活想象图
这种与众不同的饮食方式,必将产生很多独特的观念,而这些观念随着漫长岁月的积淀,也会刻入我们祖先的基因,代代相传。
在他们告别史前时期,进入文明时代之后,那些已经基因固化的观念,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华文明结构当中最为深层,也是最为基础的部分。
此后,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文明如何演进,这部分观念都很难被扰动,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独有的特质。
那么,陶器的出现究竟给我们带来哪些亘古不变的观念?
那些亘古不变的观念
西餐和中餐的一个很大不同,体现在用餐方式上。
西餐是各点各的,各吃各的;而中餐则是点一桌子菜,所有人共同分享。
中餐
这种不同的用餐方式,可以用来想象在陶器出现之前和之后,我们祖先饮食方式发生的变化。
在陶器出现之前,采集、狩猎来的食物,会按照某种方式被分配到部落的每个人手上,每个人各吃各的,互不干扰;
但在有了陶器之后,采集、狩猎来的食物,就会放进陶罐中炊煮,部落中的所有人会围聚一起,共同进食。
很明显,前种方式带给人的是个人、分的观念,后种方式带给人的则是集体、聚的观念。
为什么要说是聚而不是群?
聚和群虽然都有集体的意思,但是有区别,从字形便可以看出来。
聚字下面为众,上面为取,意思是取自众人,众人取之,用它来描述后种方式再合适不过。
而群字左边为君,右边为羊,意思是有人带领狩猎。
从观念的先后来说,群毫无疑问的在聚之前,人类要狩猎,要抵御野兽的袭击,不形成群体,个体难以生存。
可以说,群的观念全人类都有,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有,但聚的观念唯中国人所独有,其源头来自于2万年前我们祖先发明陶器后,与众不同的饮食方式,是对群的升华。
要说中华文明最深的内核是什么,大概就是聚的观念。
刚才说聚的意思是取之众人,众人取之。
纵观历朝历代,一个王朝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有合法性,就能坐稳江山,反之,如果只是巧取豪夺,不管民众死活,下场则是覆灭。
聚的观念产生以后,还衍生出中心的观念。
道理很简单,要聚就得有中心,没有中心就没办法聚。
黄帝之所以要铸鼎,实际是打造中心的意思。
正因有了聚和中心的观念,所以中华文明的特质如同同心圆,是内敛的。
内敛不代表弱,当他强盛时,其向心力可以吸引周边朝他汇聚,四夷宾服,八方来朝;当他衰弱时,其内聚力又能帮助他重新崛起。
唐代四夷宾服八方来朝
理解了聚、中心、内敛这三个关键词,就明白中国何以称中国,为什么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为什么会王朝兴替,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连绵不绝等等。
世界其他文明由于少了2万年前的那口锅,也就一直停留在群的观念上。
群的观念中没有内聚力,没有中心,只有对首领的服从和猎物一样的目标,所以他们在文明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扩张和征服,其实和史前时期没有本质的区别。
以上说的是聚的观念。
除此之外,还产生了一个同的观念。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才是世界的本质,所以,人类原本只认识到不同,只有不同的观念。
但是,当不同味道的食物,放进陶罐炊煮以后,所有人吃的都是同样味道时,同的观念在我们祖先的脑子里面开始形成。
有了同的观念,不仅对世界的认识更进一步,意识到不同可以变成同,对人类自身来说,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平等的观念。
由于与生俱来的差异,人的不平等才是人类的原始观念。
在没有陶器之前,每次分配食物,部落中的强者一定会分到猎物身上最为精华的部分,而弱者永远吃别人挑剩的。
但在有了陶器之后,一锅煮的食物不再有差别,强者和弱者吃的都是一样的食物,这是人类平等观念最早的萌芽。
人们印象中似乎中国古代社会等级森严,非常不平等,其实是误读。
与其他文明比较,中华文明最具平等思想,不过这种平等思想,不是追求那种非要乞丐和皇帝的地位相等,而是乞丐也能做皇帝的平等。
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陈胜吴广起义
可以说,中华文明能够形成平等、包容,天下大同等思想,都离不开同的这个观念。
综上,一个聚,一个同,大概是陶器出现后,因为饮食方式的改变,而给我们祖先带来的两个最重要观念。
这两个观念产生之后,相辅相成,不断强化发展,让我们的祖先在史前时期就与其他人类渐行渐远,进入文明时代后,更是造就了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
这种与众不同最后集中表现在宗教信仰上。
为什么中国人不信上帝?
圣经出埃及记里面,耶和华说,“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从那地上来,到美好与宽阔之地,到流奶与蜜之地”
耶和华的意思是,跟我走,有好吃的。
看来,上帝要人信他,也得用食物做诱饵。
但这诱饵对于中国人来说,明显没有吸引力,一锅在手,啥好吃的没有?!
其实从宗教的发展历程来看,其主要作用还是解决人类的两大问题,一个是共同体问题,一个是平等问题。
两大世界性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起源于中东,而中东又称三洲五海之地,是欧洲、非洲、亚洲的交界处,被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所环绕。
三洲五海之地
可以说,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无比热闹,不同种族、族群的人类在这里交融碰撞。
在没有共同信仰之前,这里的人们,各信各的神,很难有共同语言,结果就是不断地纷争和流血冲突,搞得谁也不能安生。
老这样下去肯定不是个事。
于是一神教拿出了打造共同体的方案,让大家共同信仰一个上帝,有了这个共同点,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不同种族、族群之间的矛盾。
宗教解决平等问题的思路也很巧妙。
基督教在众生头顶上方凭空划了一道线,于是众生无论高低,都是线下水平,都平等了;
伊斯兰教是划了个圈圈,说凡是圈子里的,无论贫富贵贱,都是平等的兄弟;
佛教没在空间上想办法,而是在时间上找思路,将时间延长,搞无数个人世轮回,最后平均一算,貌似都平等了。
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鸦片在当时是作为药品来使用的,用来止疼、镇静和麻醉,所以,马克思说这句话并不是在贬低宗教,而是认为宗教可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是人类现实苦难中的慰藉。
但是,通过前面所述可知,宗教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祖先早在2万年前的史前时期就解决了。
并且我们的解决之道不是靠发明一些观念,通过各种洗脑,来让人们接受,而是在实际生活当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观念。
此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我们真正的信仰。
这种信仰正如《国际歌》唱的那样: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