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故事(144)——葛底斯堡(上)

文|毕蓝

1863年5月的“钱斯勒斯维尔之战”让林肯总统、“共和党”和所有的北方人情绪跌落到谷底。此时,“维克斯堡战役”还没结果,大家不可能预见到两个月后的辉煌,他们只看见俩字:绝望。而且,这绝望还挺彻底,不仅陆军惨败,海军也在4月7日对南卡的查尔斯顿的进攻中铩羽而归,结束了铁甲舰战无不胜的“神话”。那么,刚刚赢得了辉煌胜利的罗伯特·李将军和戴维斯总统下一步要做什么呢?

有一点必须说明,南方虽然在东部战场屡战屡胜,但他们并不轻松,一是因为他们的胜利太昂贵,人员、马匹、物资损失惨重;二是因为南方经济已经崩了,难以为继。南方若想以最快的速度把林肯政府拖上谈判桌,就必须不停地打仗,打胜仗。“钱斯勒斯维尔之战”后,对下一步的行动,戴维斯总统收到两个意见。一个来自大多数将军和内阁成员,主张立刻驰援维克斯堡,免得这个战略要地落入格兰特之手(参看《美国的故事(142)- 维克斯堡》)。另一个意见来自李将军,他认为维克斯堡坚不可摧,不是一朝一夕就拿得下来,不必太担心。现在应该进攻敌人的腹地,也就是入侵宾夕法尼亚的南部和中部。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此举不但可将敌人赶出弗吉尼亚,也可牵制敌人的力量,使他们不能援助格兰特,甚至可能从西部调军队回东部,解了维克斯堡的燃眉之急;二,东部毕竟是主战场,是国内国外舆论的焦点。东部的胜利,特别是在敌方腹地的胜利,有着不可估量的政治影响。随着1864年大选的临近,如果南方再次取得重大胜利,必将激发北方人更强烈的厌战情绪,北方的“和平民主党人”(“铜头蛇”)就有更大的机会赢得大选。一旦“民主党”掌权,和谈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南方的独立也就不远了。

李的主意听上去很美,但风险很大,前面已有“马里兰战役”的教训(参看《美国的故事(138)- 会战安提塔姆》)。可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的李可是神,无所不能,战无不胜,他对自己的队伍的评价是:“他们能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李的威望如此之高,以至于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时,上至总统下至军官,竟是一片赞扬声。好,就这么办!于是,李带着他那7万5千人的“北弗吉尼亚部队”出发了,与他一起去的将军有詹姆斯·朗斯特里特、A·P·希尔、理查德·尤厄尔(Richard Ewell),还有骑兵将领杰布·斯图尔特。这些都是他的老部下,他们一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然而,有一个人缺席了,他就是在“荒野”阵亡的“石墙”托马斯·杰克逊(参看上一个故事)。接管杰克逊旧部的是尤厄尔,但没有了“石墙”的“石墙旅”(Stonewall Brigade)还有灵魂吗?

不管怎样,李的效率还是很高的,他那虽然很多人赤着脚却斗志昂扬的军队,鼓乐齐鸣,步伐整齐,行动迅速。宾夕法尼亚人一听李居然冲着他们来了,魂儿都吓没了,跑的跑藏的藏。此次李远离供给线,却不像上次在马里兰时那么紧张,因为这次打的是“全面战争”。“蓄奴州”马里兰是南方争取的对象,军队不能乱来;宾夕法尼亚是废奴最积极的州,联邦的核心州之一,不抢她抢谁?于是,格兰特在密西西比打家劫舍的那一幕在宾州上演,农夫们向朗斯特里特将军抗议,朗斯特里特不耐烦地说:“好啦好啦,很悲催是吧?这种事在我们弗吉尼亚已经上演两年了,真的很悲催呢。”

效率高不意味着一帆风顺。事实上,李这次一出门就遇意外,这意外来自南方最著名的骑兵将领斯图尔特。斯图尔特的骑兵可以说是“内战”中最神奇的存在,奔袭、扰敌、劫粮、劫货、劫人都不用说了,更重要的是,斯图尔特是李最可靠的情报来源。在过去所有的战斗中,李之所以用兵如神,全仗着斯图尔特提供的信息。在没有卫星和雷达的年代,可不就得靠骑兵吗?斯图尔特从来没让李失望过,但这次,他掉链子了。6月9日,北方骑兵越过拉帕汉诺克河突袭斯图尔特的营地,当时,斯图尔特正在小憩,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仓皇逃窜不说,还把李的军队动向暴露给了敌人。按道理,这点挫折不算啥,亡羊补牢,大局为重。可是,也不知道斯图尔特咋想的,6月25日,他带着三个最好的骑兵团深入敌后去骚扰北方,好像在报复。如此一来,他与李的大部队脱钩了。整整一星期,李不知道斯图尔特去了哪里,更别提情报了。这一星期决定了一切。也有人说,斯图尔特的行动是得到李的批准的,但他走得太远了,违背了李的意图。总之,李两眼一抹黑,而远不及斯图尔特神勇的北方骑兵却在整个战事中为指挥官提供了准确的情报,这是不是天意?

人家南方都开始行动了,北方还在忙着“内卷”。“波多马克部队”的总指挥约瑟夫·胡克将军在“钱斯勒斯维尔之战”中被彻底打懵,“战斗乔”现在别说看见李的军队,就是听到李的名字都会哆嗦。林肯让他带人去宾夕法尼亚跟李对阵,胡克说:不不不,咱们应该去打里士满。林肯说:“李的军队,而不是里士满,才是你的真正目标。”胡克说:李的军队比我多,我需要援军。林肯算是明白了,他面对的又是一个乔治·麦克莱伦。自战争开始以来, “波多马克部队”的指挥官换了一个又一个,从麦克莱伦到伯恩赛德再到胡克,性格不同、天赋不同、履历不同的三个人,表现却如此相同,那就是,见了李将军就像耗子见了猫。他们似乎都被李封了印,一上战场就呆若木鸡。林肯只能自认倒霉,也只剩一招了:换人。换谁?有人提议:还是把麦克莱伦请回来吧?就算他进攻不行,防守还是可以的,“安提塔姆”就是证明嘛。但林肯已经受够了这种只会防守不会进攻的将军,他宁死也不愿再这么窝囊。1863年6月28日,胡克被撤职,乔治·戈登·米德(George Gordon Meade)将军继任“波多马克部队”总指挥。此时,李的军队已经进入宾夕法尼亚。

48岁的米德像“内战”中大多数军官一样,毕业于西点军校,在“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和“美墨战争”中表现出色。“内战”开始后,他一直在“波多马克部队”服役,在历次战斗中,特别是“安提塔姆”和“钱斯勒斯维尔”,都表现不错。尽管他是靠实力一步步得到提升的,但在军中一直默默无闻。此次出任要职,大家对他的能力犹疑不定也可以理解,比他名声大得多的人都成了李的手下败将,他算老几?好在名声小负担也小,米德至少没表现出对李的惧怕(心里到底怕不怕我们稍后再说)。刚刚上任的米德得知李的动向,赶紧往宾西法尼亚赶。

6月30日,A·P·希尔部下的一个军官看到路边一个广告牌,是鞋店的广告。那家鞋店在不远处的一个小镇上,那个小镇叫葛底斯堡(Gettysburg)。对光着脚的战士们来说,这个广告牌散发着巨大的魔力。12条街长、6条街宽、住着2千4百人的葛底斯堡没有任何军事价值,根本不是此次行动的目标。然而,希尔下令向葛底斯堡进发,他没打算在那儿久留,只想弄点军需品,特别是鞋。这几双鞋引发的“血案”成了“内战”中最著名的战斗,没有之一。

其实,此时的葛底斯堡哪还有什么鞋店,那家鞋店一听敌军入侵,早就关门,溜之大吉。镇上最大的杂货店“法内施托克兄弟商店”(Fahnestock Brothers)的店主也在几天前就把货装了整整三个火车车厢,运到费城去了。希尔的部队可不知道这些,若早知如此,“葛底斯堡之战”就不会发生了。7月1日早晨,希尔的先头部队来到葛底斯堡,他们本以为镇上顶多有几个哨兵或民兵,却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整整两个骑兵旅。

这两个骑兵旅是约翰·布福德(John Buford)率领的,他们在6月30日听到敌人的动静后赶到葛底斯堡。37岁的布福德像林肯一样生于肯塔基长于伊利诺伊,是个身经百战的将军,经验丰富。他本来也没想着葛底斯堡能有什么大事发生,到了地方一看却发现,这里是个绝好的战场。镇子四周都是隆起的山丘或高地,易守难攻,各山丘之间都有通道,非常容易调兵,可互相支援。只要占住这些山丘和高地就能给敌人致命打击。布福德立刻沿着这些山丘布防,修起简单的掩体,从镇子西北边的赫尔山(Herr Ridge)和麦克弗森山(McPherson Ridge)延伸到西边的神学院山(Seminary Ridge)。同时,他还送信给离他最近的约翰·雷诺兹(John Reynolds)的步兵部队,请求支援。他告诉雷诺兹,如果要打,这就是战场。布福德很清楚,自己兵力有限,若敌人全力进攻,他只能拖时间、等援兵,实在不行就撤往镇子南面的墓地山(Cemetery Ridge)或小圆顶山(Little Round Top)。这些山丘至关重要,一旦丢失将很难重占,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至少一座。

7月1日早上7点半,希尔的部队开始进攻。他们本来只想试探,因为李嘱咐过,大部队没集结之前不要发起总攻。结果,打着打着就打大了。面对三倍于己的敌人,布福德的人马借助有利地形,硬撑了两个多小时。眼看着快撑不住时,雷诺兹的部队到了,立刻稳住了形势。雷诺兹收到布福德的信连夜启程,及时赶到。当然,及时赶到的还有南方的援军。因偶然原因走进大家视野的小镇葛底斯堡,忽然成了中心舞台,双方的军队都源源不断地赶来。

雷诺兹立刻接管了布福德的阵地,让布福德的人下去休息。雷诺兹是位出色的将军,他的部下都是精兵强将,特别是由来自中西部的5个团组成的“钢铁旅”(Iron Brigade),最能打。他们死守阵地,伤亡超过三分之二。最大的损失是雷诺兹本人,他被狙击手击中头部,当场死亡。中午,北方的奥利弗·霍华德的部队和南方的尤厄尔的部队几乎同时赶到,在城镇北面交上了手。至此,南方军队2万4千人,北方军队1万9千人,在葛底斯堡的西面和北面呈半圆状对峙(见上图)。双方的主将都没到场,他们都没想在这里打一场大仗。然而,“内战”中最大最重要的战斗,“葛底斯堡之战”(Battle of Gettysburg),已经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了。

尤厄尔冲向联邦的右翼霍华德部。尤厄尔也没尽全力,等着李的大部队,特别是朗斯特里特的部队。下午两点多,李亲自赶到战场,一看形势,他立刻决定不等朗斯特里特了,命令希尔和尤厄尔全力进攻,连预备队都用上。这下,北方吃不消了,人本来就少,全仗着地形,现在就算借助地形也难挡。霍华德部先崩了,逃往墓地山;雷诺兹的部队在失去主将的情况下依然能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有秩序地从神学院山撤往墓地山。幸好霍华德的预备队在墓地山上布置了大炮,总算让敌人放慢了脚步。这时,时间已接近傍晚。南方军队占领了神学院山和葛底斯堡,这一天毫无疑问是南方的胜利。但是,李很清楚,战斗没有结束,最糟的是,他根本不知道对方到底有多少人或还有多少人正往这儿赶,也不知道对方的部署。该死的斯图尔特继续失联,这不是添堵吗?

为了巩固胜利果实,李给尤厄尔下了一道命令:“如果可行(If practicable)”,夺取墓地山。李确实抓住了要害:占据有利地形才是此战的关键,果真如此,北方休矣。可是,要害倒是抓住了,人没搞定。“如果”这种命令只适合“石墙”杰克逊这样的人,因为“石墙”一定会让所有的“如果”变成现实。尤厄尔带的是“石墙旅”,但他不是“石墙”,他让“如果”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经过一天的苦战,此时墓地山上的北方军队力量薄弱,伤亡惨重,援军又没到。尤厄尔一鼓作气,完全可能拿下山头。但是,他认为北方守军太强,进攻“不可行”,所以,他什么都没做。于是,李的这个“如果”成了最有争议的一道命令,在此后的很多年里,有人骂尤厄尔贻误战机,有人责备李含糊不清:如果李真的认为绝对必要,他为什么不下个死命令?也许,杀伐决断从不拖泥带水的李将军真的犹豫了,他选择依靠尤厄尔那并不可靠的判断力,因为他没有可靠的情报。

南军在7月1日晚的停顿改变了双方实力的对比。第一天的战斗有点像临时的拼凑,南方陆续来了2万7千人,占李军队总数的三分之一;北方来了2万2千人,占米德军队总数的四分之一。从1日晚到2日上午,两边的部队都跟赛跑似的往葛底斯堡赶,从南往北,路线几乎平行,谁也没撞上谁。到7月2日的战斗开始时,双方都是“全伙在此”了。李的“北弗吉尼亚部队”7万5千人,米德的“波多马克部队”约9万到10万人,聚焦葛底斯堡。

“葛底斯堡之战”的后续战斗是怎样展开的?它的结果如何?请看下一个故事:葛底斯堡(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