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老师应该了解的十大心理学规律

孩子不好教,怎么说都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不好,又没有积极性怎么办;针对教育中的难题,家长、教师不妨多学点心理学,掌握一些可实际操作的教育心理技巧。下面的心理学规律,很多都是试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试试。

01.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点评】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老师、妈妈都是孩子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老师、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02.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点评】千万别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老师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03.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点评】家长奖励孩子,应当要对学习有帮助。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04.

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点评】多一点“人情味”的表扬,孩子表现会更棒。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5.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木板。

【点评】多花点时间,让孩子“取长补短”。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06.

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

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点评】让孩子尽情说出自己的不满、困惑。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07.

心理规律七: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点评】评价孩子,不妨“先贬后褒”。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08.

心理规律八: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点评】教育孩子无小事。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09.

心理规律九: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变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点评】别老说孩子“笨蛋”。

这一心理规律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

所以,老师、家长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10.

心理规律十: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点评】表扬激励有技巧。

在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众多研究表明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不仅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更与自身职业幸福感息息相关。
(0)

相关推荐

  • 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人走上坡路?

    通过上一篇文章,我们知道一个人走下坡路时的思维方式.可是,如果我们已经出现那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应该怎样养成一个人走上坡路的思维呢?一个人想要走在上坡的路上,想要越混越好,有哪些必须要具备的思维方式和 ...

  • 养娃要打“心理战”?你不得不了解的6个教育心理学常识,从此教娃很轻松!

    昨晚Professor在亲子论坛上看到一条奶爸的求助信息: "孩子上幼儿园了,可是妻子却越来越焦虑了,整天抱着手机在各种app上看育儿知识,越看越觉得自己啥都不知道,越看越焦虑-- 最后这位 ...

  • 建议收藏:掌握这十个儿童教育心理学,让你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对于孩子的教育全天下的父母都非常得重视,但如果方法不对,教育的结果往往与家长的期望背道而驰.于是很多家长很头疼,也很困惑,常常说:我又管他吃,管他喝,给他钱,可他就是不听话! 相比大多数家长都会遇到这 ...

  • 父母应该了解的十大心理学规律

    孩子不好教,怎么说都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不好,又没有积极性怎么办? 针对教育中的难题,家长不妨多学点心理学,掌握一些可实际操作的教育心理技巧. 下面的心理学规律,很多都是试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

  •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 澳瑞森 · 梅伦 一个人的个性与成长经历和接受的教育以及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原生家庭对于一 ...

  •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

    来源:第一哲学家 「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 澳瑞森 · 梅伦 一个人的个性与成长经历和接受的教育以及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 ...

  • 十大心理学名著(四)

    September reading share 10 十月心理学书单分享   心理学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也可以解释晚上做的梦的含义,甚至还可以测试出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工作或伴侣-- 但随着阅读的 ...

  •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

    2021-06-03 07:50·平安聊职场 「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 澳瑞森 · 梅伦 一个人的个性与成长经历和接受的教育以 ...

  • 【原来】从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帮助学生成长

    只有发现自我,才能创造未来! 来源:丹尼尔先生 「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 澳瑞森 · 梅伦 一个人的个性与成长经历和接受的教育 ...

  •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 iPcfun.com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大象小时候被细绳栓在木桩上,拼命用力都无法挣脱,渐渐的,就认命了,即使长大了,依旧被那根细绳所束缚,这就是习得性无助的厉害之处--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 ...

  • 2020年十大心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5 文:SamanthaGuo 来源: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 2020年,APA(美国心理学会)的89种期刊发表了5000多篇文章,为有史以来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