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姐薇娅,靠“试一下”成功

这是干嘛播客第2726篇原创,共2778字,阅读需要9分钟
长按下方二维码,购买专辑听原文!↓↓↓↓
有的人会练得一身本事,尽管现在还没成功,但是一旦成功就会大成。有的人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儿,把这件事干透,但成就一般。
人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有人具备空杯心态,能把整个产业链串起来,成为战略性人才。而有些人就磨一根针,顶到头也就是个技术小领导,就是所谓的战术型人才。终极差别就在于,你是想当万金油,还是想当磨针匠。当然乐观主义者适合做万金油,悲观主义者还是做磨针匠的好。
01
今天咱们从张磊说的一句话说起: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依照身居行业头部或优势地位的时候的思考路径,可以把人分两类:一种人会想守住优势,另一种人会焦虑地睡不着觉。博叔是后者。
焦虑什么?焦虑的是,尽管我在这方面做到了一定的地步,但换个维度看,是否这些成绩会将我困住。就像做干嘛电台,我一直会迭代我的产品。比如博物志,号称改变人的思维,但是一直在改变。为什么改变?因为我害怕手脚被绑住、被捧杀,会限制自己的未来。
有个老哥人到中年,终于从正科级干部升到副处级。为了庆祝,请亲朋好友吃饭,饭后亲自驾车,酒驾被抓。一下子工作没了,原来社交圈子里的人也没脸见了,四五十岁的人社交性死亡,最近听说到外地开民宿了。
所以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你怎么知道一个念头,一件事情会不会让你现有的倚仗垮塌呢?8年前博叔开始做播客,源于对未来的焦虑。既往不恋,不断归零,博叔从来不会觉得有岁月静好,只有不断打破原来的自己,才能博得一线生机。
在一个工作狂看来,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二者不可能完全分开。有时候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有点曙光便值得一试。
黄薇聊起她的经历说,刚开始做直播的时候没收益,但是能够给她的网店引流,增加网店的曝光率,就没有放弃。而有的人,可能会因为事情目前看来没有收益而不去做。博叔度假的时候,有时会临时蹦出一个灵感,我就让他们先去玩,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排除一切干扰,先把事情做好。
一定要把工作当作自己的爱好,乐于沉浸其中,从而得到乐趣。否则在工作方面,是不可能突破1万小时定律的。黄薇本来在动批卖服装,继而做工厂,然后发现自己喜欢网购,又跑到广州做电商,做得一塌糊涂。
就在感觉没希望的时候,突然得到一个网店外拍的机会,给自己开辟了一条新路。在尝试新路的过程中,要有一种玩的心态,去找到兴趣点和热爱点,爆发它。
黄薇讲,她女儿怕参加活动,因为怕出丑。黄薇说,怕什么丑啊,就玩呗,玩的好与不好都没关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就能够有意识的活着,而不是为了成绩之类的单维度的东西而存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好玩的,值得我们去尝试。
02
人生很多时候需要清零。在《扫黑行动》中,谭凯演的是董耀,一个坏到骨子里的区长。但他以前都是演霸总、演楚霸王这些正面角色的。为什么他能演好?
每次去剧组,谭凯总要把前面演的角色清零——今儿个我谁也不是,我要从零开始构建区长的从政经历,原先的楚霸王就要完全放下了,否则到哪都是拿着那个架子。于和伟为什么能演得好?也是因为他能够把之前演的角色全部清空。
反观孙红雷和陈道明,一个演什么都靠皱眉、傻笑、眯眼睛这三招,另一个演什么都像康熙。一个演员能够把自己的角色塑造好非常难,更难的是突破自己以往的成功,重新来过。
本事从何而来?你来唱片公司,是为了当歌手,公司给你其他活儿,你干不干?有的人就觉得,这不是我该干的,我不干。有的人什么都做,宣传、发行都做,就长了本事。
『干嘛播客小号“文博真的会”:琢磨思维框架,下笨功夫,走最捷径!欢迎关注!』
人生一辈子,得多学一学看一看。同样做女演员,有像张艾嘉转做导演的,也有籍籍无名泯然众人矣的。原来可能起跑线都一样,后来的选择让她们走上了不同的路。
张艾嘉在胡金铨的剧组里待了三个月没活干,但是只要碰上的活儿,她都用心去学。这样她就能从导演的角度出发,拍戏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区别就是从员工思维转换到老板思维,哪个工种都知道。黄薇也一样,跑唱片公司、跑动物园、开过工厂、做过实体店,了解整个产业链前中后端长什么样,一步走一步学,慢慢就把行业做通了。 
03

人走的每一步路,都决定了自己的未来。无论在哪儿都要重新从零开始去学去做,眼里有事儿有活儿。流水不争先,滔滔不绝到哪都能流动,这样机会才会等着你。
人往往会被当下的成就所绑住。如果没被绑住,为了突破以往的自己,每走的一步路都不会是白费的。薇娅把自己在北京开店的经验拿到西安的一个乡下去开店,就做得很大。她做实体店、开服装厂、做电商,这一步步积累下的经验让她走到了今天。
博叔有个亲戚,2000年有100万。但他拿着这100万存进了银行吃利息,没去买房。当时肯定是买得起一线城市的房子的。10年后,不贷款连杭州的房子都买不起了,可是又没买,白白错过了机会。
而另一个人,当年只有10万,但他从不停歇,这也做那也做,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不务正业,一心想着因为我热爱就多干,如果不热爱了我就转行干别的,10年后两个人的格局肯定是不一样的。
下半集讲讲右上角迁移率,你的成就也是你失败的注脚,有的时候越成功,失败的注脚越大,会让你失去清零的勇气,盛极而衰,留些空间反而能进步。
写在最后:小编十几岁家人出意外,家道中落。从那时起就明白,身边以为靠得住的都不太能靠得住。人情和财产这些看似坚固的东西,风雨一来,全部不是你的。后来进国企,发现所谓的关系也不大好使,因为总有比你关系更硬的人,只有练就一身本事是自己的。
后来心理咨询师、通讯工程师、英文导游证,大大小小一堆证书傍身,过关斩将。但在一个体系内呆久了思维僵化,感觉自己快被时代抛弃了。直到遇到干嘛电台,觉得自己又找回了当年那种刚开始进入一个行业的新鲜感,所以加了班回来再加班做小编,就是因为自己焦虑于不知道离开本职还能做什么。
同样是做前台起步,一个朋友做到了某国企在一线城市核心地区大型写字楼的总经理,另一个做了家庭主妇。并不是说家庭主妇不好,但在职场就说职场的标准。她们的区别在哪儿?同样是在一个男权世界,同样是本科背景,区别在于是否肯清零,不断地在不同的赛道上做到极致。固步自封的,肯定要被时代淘汰,不停学习,不停进取的总会给自己的野心找到一个出路。
不要拿你今日的成绩去判断未来的自己,同样,不要拿今日的失败来打击自己未来的信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断地突围,总能找到让自己有激情、能投入,又有成就感的事来做。
—胡不归
本篇文章节选自  干嘛播客-《博物志》专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