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股”到“脚溜底”

——人体四肢主要部位的汉语、方言名称比对

□陈锦

汉语习惯合称人体四肢为“手脚”,方言则习惯倒过来叫,作“脚手”。因为方言表达“手脚”时要读成两个独立的音节,无法连读,而“脚手”则是连读变音词组,口头表达很顺口,“脚”“手”的顺序已经约定俗成。所以,遇到书面语上的“手脚”,方言会有意无意地读成“脚手”(如“做手脚”习惯读作“做脚手”)。

上肢肩以下、腕以上的部位汉语称“胳膊”或“手臂”,方言作“手股”;上肢腕以下部位的方言叫法作“手掌”,叫法同汉语。其“掌”为平读,原音同汉语“zhǎng”,但由于方言无卷舌音和后鼻韵母音,加上上声声调与汉语不同,故读作“zan(上)”,音同方言“斩”。方言“掌”指手掌,也指萝卜、胡萝卜等不含肉质根的植株部分(如“菜头掌”)。

方言称上臂为“顶手股”,称前臂为“下手股”,上臂的股二头肌部位则称“手股肚”;称肘部为“手胳跟”(三字连读词组,“跟”读作“nā”);称腕部为“手腕”(叫法同汉语。不引申)。

“腿”的方言叫法作“脚股”(连读变音词组,读如方言“脚鲁”)。大腿称“顶脚股”,小腿称“下脚股”,小腿后面的部位称“脚股肚”,小腿前面的部位(臁骨及臁骨两侧所在的部位)称“脚臁”。

“股”在古汉语指的就是“大腿”(《说文》释义:“髀也”。“髀”即大腿。——本文注),“肱”在古汉语则指“上臂”(方言之“顶手股”),古文因以“股肱”称左右辅佐得力的人。而方言以“股”统称“腿”和“臂”,有一种可能是“股”字的方言概念被延伸了,从大腿推广到小腿,从腿推广到臂;另一种可能是方言四肢之“股”并非源自古汉语,而是方言字义的正常运用。“股”在方言字义之一是指较粗的柱状物,腿和臂均符合这种形状。

人坐在一定高度上(如坐椅子),大腿大致呈水平状态,这时膝盖以上的大腿正面就叫“股头”。“股头”在传统汉语称“膝上”(如《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是人呈坐姿时重要的小型工作平台,可坐孩子及放置东西……现代汉语俗称“大腿上”,而没有“膝上”的说法。

下肢踝以下的部位方言称“脚掌”(见前文“手掌”)或“脚叶”(“叶”指片状的东西,在该名称中指“脚板”)。

膝盖部位方言称“脚股头碗”,意即像扣着的一只小碗;踝关节(对应手之“腕”)的内外两侧则分化出两个不同的名称,外踝叫“脚目”,其“目”是指“结节”,而不体现“目睛”的意思;内踝称“脚钱”,意即像平而圆的铜钱。

旧时民间小孩有一种小游戏叫做“捶钱”,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孩相对而坐或围坐成圈,曲起双腿,外踝朝下,内踝朝上,大家共同指定某只脚为捶击的起点,然后一齐念诵《捶钱歌》,并以歌词的一个字为一个音节依次对应捶击各只脚的内踝,应在歌词最后一个字的那只脚就得出局……依此反复“捶”下去,直到剩下最后一只脚的那位主人就是赢家。这“捶钱”就是捶“脚钱”……

脚底的弯曲处汉语俗称作“足弓”,方言则称之为“脚腰”,扁平足则称“落腰”(“落”读作去声“lao”)。

脚底与地面接触的部位方言称“脚溜底”,为三字连读词组,二、三字均变音。“溜”读作去声,音“liu(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