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只是“豐”的简体字?“丰”与“封”有没有关系?

有些汉字看似是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关系,其实最初二者为各自独立的形体,并没有形体上的先后演变关系。只不过后来由于引申义相近,意义合并后,为了书写简便,就以笔画较少者取代了笔画较多者,二者最终合并。

'丰'与'豐'二者便是这种情况,二字在甲骨文时期都已经存在。

'丰'字甲骨文构形是土堆之上一棵生长茂盛的树木;而'豐'的甲骨文形体则是一个食器'豆'盛满了物品。下面我们详细看一下二者的形体及演变轨迹。

'丰'字形义分析及与'封'的关系

'丰'字的演变轨迹如下:

“丰”字的演变轨迹

从字形演变轨迹看,'丰'字简约明确,甲骨文描绘了一棵根植于一堆土,隐含着枝叶繁盛的树木。金文基本与甲骨文保持了相同的形状,只不过下部土堆之形不甚明显了。篆文'丰'字,下部形似土堆的部分也变为了一横,这种变化是为了书写之便。我们把其金文形体放大如下:

金文“丰”

'丰'字的造字逻辑是土堆上种植一棵树,那么古人的构字意图是什么呢?仅仅是想说一棵根植于一个土堆上的树?显然不是那么简单,这只是该字构形的一个表象。'丰'为'封'的本字,甲骨文中'丰'常被借用为'封',其义就是植树于土堆上,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地界和一个区域的界限。《周礼·地官·封人》载:'封人,掌诏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郭沫若也认为:'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境界林者是也……'丰'即以林木为界之象形。'由此可知,古王畿周围或族与族之间要植树作为疆界。其实,如今很多农村的田地边界仍有以植树作标识的。后来,又引申出密闭、限制等义。

'丰'的分化原因及'封'字的演变

为何'丰'又孳生出'封'字了呢?这就涉及到字义的不断演变和发展,意义的增加促使字形上不断区分以别义。'丰'字的意义后来演变为两个主要义项:一是以土堆之上的树木为意义描述点,表示茂盛之义,作为地界标识的树木必然会精心培育,使其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从而作为明显且长久的地域疆界标志。后来也指称人体态丰满,如《诗经·郑风》:子之丰兮,俟我于巷兮。'丰'为'丰满'之意。另一个意思就是表示植树之目的,即分界,后来又引申为帝王把土地按照爵位分给诸侯之意。

所以,'丰'字就分化出了表示茂盛义的'丰'和表示'分界'之'封'。分化出来的'封'字,其金文形体如下:

金文“封”

金文“封”

从形体看,分化出的金文'封'形如植树于土堆上,右部有手形或人形,以示人植种树木。至小篆'封'字树木之形讹变为了'之',隶书则变为了'圭',就有了现在的'封'字形体。

'豐'字的形体分析

'豐'字形体演变轨迹如下:

“豐”的演变

从'豐'字甲骨文形体可见,呈现下为盛器'豆',上部盛满了物品。《说文》曰:'豐,豆之丰满者也。从豆,象形。'至于'豆'上之物,甲骨文金文形体或似肉,或为玉串儿,或为谷物,所盛之物并不确定。对比图如下:

“豐”上部形体对比图

其实,豆中的物品不必纠结,因其表示意义比较明确,为盛满、充足之意。

殷商时代,'丰''豐'已并存,区别在于二者用法有别,'丰'常被借用为'封'表示疆界或封土。'豐'则与原来的'丰'相类,表示茂盛、丰盛、充足之意。后来,表'疆界''封土'义的'丰'被后起字'封'所取代,而表示'树木茂盛'义的'丰'和'盛满''充足'义的'豐'合并。'丰''豐'二者古音虽有差别,但是非常接近,以致于今音都读为fēnɡ,意义又接近,都有大、充足、繁盛之意,于是简化汉字时便保留笔画最简者。

专栏
千万别学汉字(壹)
作者:字本论
¥29.99
23人已购
查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