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类特殊人群服用感冒药要特别小心!
很多人认为,普通感冒是再普通不过的疾病了,用药也很简单,随便买一两种感冒药吃吃就行了。实际上感冒用药不是大众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感冒药都是复方成分,一种制剂含有很多种药物成分。每种药物成分都有自己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
因此,服用感冒药首先要看清里面的药物成分。特别是部分特殊人群,一定要注意服药禁忌证,注意用药安全。
一、儿童
儿童因其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特别是2岁以下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年龄≥2月龄,腋温≥38.2℃,或因发热表现出身体不适和精神不振的儿童,应选用解热镇痛药选择药物毒性低、不良反应少、儿童易接受的剂型(如混悬液或混悬滴剂),临床上推荐儿童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而不是针剂。
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次15mg/kg,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6h;≥6月龄儿童,还可使用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差不大,剂量为每次10mg/kg,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8h。此外,还应避免多种解热镇痛药同时使用。
阿司匹林解热镇痛作用强而迅速,但其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甚至可引起胃溃疡和胃出血,对肝、肾功能也有损害,严重者可致肾乳头坏死、肝昏迷甚致死。其还可引起瑞氏综合征,并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
目前普通感冒发热已不使用阿司匹林儿童制剂,世界卫生组织主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儿童不应使用阿司匹林。
伪麻黄碱、右美沙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分别是儿科最常用的口服鼻减充血剂、镇咳药及抗组胺药。通常需根据患儿体质量来计算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其中氯苯那敏易穿透血脑屏障不得给予婴儿使用。
2009年《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用药》建议儿童禁用具有成瘾性的中枢镇咳药,如可待因及含可待因的复方制剂。英国胸科学会指南指出,阿片类镇咳药可待因疗效并不优于右美沙芬,且不良反应更多,不推荐用于咳嗽治疗。
二、老年人
老年人多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服用多种药物,因此在服药过程中需要仔细阅读服药注意事项,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患者的肝肾功能正常、不具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消化道溃疡病史,就可根据正常剂量服药;如果合并上述病症,则需要在临床治疗中参考相关患者群体的用药指南用药。
比如,患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感冒患者,就不宜服用含有苯海拉明的抗感冒药。因为苯海拉明有轻微的抗胆碱作用,可引起眼内压增高、尿潴留等因胆碱受体阻断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必要时改用不含苯海拉明的感冒药。
三、妊娠妇女
妊娠妇女首先要注重感冒的预防,因为感冒高烧情况的出现可引发致畸、流产、胎儿中枢神经发育不全等一系列风险。为保证母婴健康,妊娠期感冒需安全退热。首先推荐物理降温、充分补水等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应用恰当的药物。临床上退热药物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孕期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双氯芬酸、苯海拉明和布洛芬。
止咳化痰药物一般不推荐妊娠妇女使用。尤其妊娠3个月内禁止使用愈创木酚甘油醚和右美沙芬,哺乳期患者应避免使用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和金刚烷胺。
四、消化性溃疡患者
伴有消化性溃疡的感冒患者,一般情况建议选择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不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 NSAID)及阿司匹林等进行退热治疗,因其使胃肠黏膜受到刺激,致其再次出血。
研究显示,对于这部分人群,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则相对安全。还需特别注意的是,部分起到祛痰作用的药物会增强胃部不适感,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临床推荐患有该类病症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故建议解热镇痛选用对乙酰氨基酚,而不建议 NSAID 类。减充血剂推荐伪麻黄碱,可有效避免鼻黏膜充血,同时也不会出现其他不良反应。不建议使用麻黄碱。
但有文献[郑萍,戴贵东,李汉青.麻黄碱及伪麻黄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宁夏医学杂志, 2002,24(2):126-127]指出,麻黄碱及伪麻碱均有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最好不服用含有麻黄碱及伪麻碱的感冒药。
六、药物过敏者
主要针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包括阿司匹林过敏性哮喘及阿司匹林药物过敏),注意禁用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的药物,若需退热镇痛可考虑对乙酰氨基酚代替;如对复方制剂中某一种药物有明确过敏史者,则应避免使用含该药物的单独或复方制剂。
七、哮喘患者
哮喘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时应及时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感冒易导致哮喘的急性发作,应注意早期诊疗。
其中,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哮喘风险及症状最轻。阿司匹林等慎用于已知阿司匹林加重性呼吸系统疾病或哮喘合并鼻息肉的患者。
八、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选择肝、肾毒性小的药物成分,或注意控制用药剂量或酌情减量使用。
一般的,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程度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和血肌酐升高水平来评估。由于各复方感冒制剂均未特别针对肝、肾功能不全人群分层做药物毒性试验,暂无相关数据报道。
根据专家意见,ALT和血肌酐升高在正常上限至2.5倍范围之内的患者可考虑减量使用,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若升高2.5倍以上,则不建议服用感冒药物。
参考文献
[1]中国普通感冒物联网分级诊疗诊治专家组.普通感冒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 ,2021, 41(12):881-887.
[2]陆 权执笔.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年)[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3,28(9):680-686.
[3]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专家组.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