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欣赏丨名家名作精赏
来源:2019-01-04 11:15 https://www.sohu.com/a/286597063_284824
王沂东《静静的白桦林》
【赏析】王沂东的许多作品都来自沂蒙山区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艺术家用严谨的造型、单纯明快的色调展现出一个极富东方神韵的艺术世界。。民间的大红、阳光、静默的黑、美丽的乡村少女是王沂东绘画中反复使用的语言,从这样的集合里我们寻觅到一分乡土的、温情的、唯美的感动。
明 徐渭 名画《蕉石图》
【赏析】徐文长存世有多幅《蕉石图》可见他对于这一题材的偏爱。隆石纯以水墨用笔纵横抹出,浑厚华滋。石后芭蕉,间以梅竹,相互映衬。渴笔潇洒灵动,逸气豪发。图右上自书七绝一首:“冬烂芭蕉春一芽,隔墙似笑老梅花。世间好事谁兼得,吃厌鱼儿又拣虾。青藤漱老墨谑。”
徐悲鸿《猫戏图》
【赏析】作品富有生活情趣,描写一猫于树上探鸟窝的生动情景,将猫的顽皮活泼和机警的表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画家对于猫只的具体描写,结合了西洋画的技法特征,集造型与动态于一体,是融合中西的创作形态。作品以树为背景,以淡墨画成,言简意赅地营造出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气氛。
徐悲鸿《玫瑰》
【赏析】此幅以西画之法绘出,是中国传统的折枝构图与西方油画的写实描绘融于一炉的杰作。玫瑰的枝叶、花朵、蓓蕾完全出以写生,其颜色的深浅、花叶的阴阳、光线的向背、层次的掩映、花瓣的舒卷乃至叶脉的回曲等的处理丝丝不苟,显示了徐氏极为深厚的西画功底。徐悲鸿玫瑰入画者极稀少。
齐白石《螃蟹图》
【赏析】笔墨在浓淡开合中富有变化,远者以淡墨,近者以浓墨,然后致力对于螃蟹情态的刻面,白石先生以湿墨连着几笔画出头胸,蟹壳的质感与体面感立出。整幅组合有序,妙趣横生。
石涛《双清图》
【赏析】题识:古梅花放,冰姿皎洁。月映空庭,疏影横斜。俨然泼墨,淋漓令人有烟趣。世外想觉枝头,数白论红,空俱色相。清湘石涛济山僧一枝阁中。钤印:老涛、藏之石山。
董寿平《竹石图》
【赏析】欣赏董老的竹子,你会觉得一个“力”字贯穿始终,充满整个画面。无论是立地顶天的长杆劲竹,还是画中局部的末节枝梢,都充满着“力度”。他的每一笔都是那么沉稳扎实,力度非凡,即使是淡墨勾勒的竹梢,也是挺拔劲健,英姿勃发,起笔行笔都像是在写字。
宋 赵佶《竹禽图》
【赏析】北宋皇帝徽宗赵佶是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书与画均可彪炳史册,其书,首创“瘦金书”体;其画尤好花鸟,并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令花鸟画步入其全盘时期。图绘石崖伸出两根竹枝,两只禽鸟相对栖于枝上,用笔细腻工整,但竹子的枝页、棘条都用色敷染而不勾勒。
吴冠中《富春江》
【赏析】这是一幅统一於灰绿基调的富春江春色图,吴冠中先生充分运用了大刀阔斧铺陈块面和细笔精勾小树枝条的反差对比,画出了富春江畔湿漉漉的春意。远山环抱的一组白房和近处树下的一簇黄花遥相呼应,为春天的山光水色平添了一抹明媚。
林风眠《菊》
【赏析】--- 林风眠的创作除了在墨色交织间深具中西艺术兼容的特色外,在黑与白、实与虚、透明与半透明色彩间的转换自如,更可见艺术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独到掌握与大胆创新。296.7万元。
徐悲鸿《七喜图》
【赏析】《七喜图》是徐悲鸿祝福好友、国民党高官张道藩父母七旬大寿所作。图中七只喜鹊错落栖息于枫树枝干上,有的俯身低鸣,有的引颈回望,似在窃窃私语,位置经营极见用心。
明 蓝瑛《白云红树图》
【赏析】图中以没骨法加青绿重色作红树青山,白云缭绕,山下瀑布溪桥,景物幽胜。画法工整,树石皴点细密。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铅粉每种颜色晕染勾描,色彩鲜艳。此幅现藏故宫博物院。
林风眠《绣球花》
【赏析】简化的瓶花造形上,运用白粉厚薄差异产生丰富的层次感,以浓淡有致的粉紫、粉蓝堆栈出饱满花容。林风眠擅长将水粉、水墨两种材料相结合,水粉与水墨两者互补互用、色墨交融,瓶花周围特有的逆光处理,使绣球花富含晨曦将出、迎接朝阳剎那的无限生机。
齐白石《红梅喜鹊》
【赏析】齐白石作画往往寓意吉祥,此幅中高洁的梅花与吉祥的喜鹊都表达出其独特的生命况味。“白石梅”使用其独特的洋红点染花瓣,花蕊清劲细秀,花枝遒劲疏朗,两只喜鹊一上一下,更是惟妙惟肖,灵巧的身躯与纵横交错的梅枝交织出轻重、动静等种种对比,趣味陡然而生。
高奇峰 作品《丹岗栖凤》
【赏析】高奇峰,与高剑父、陈树人同为“岭南画派”创始人。作品以翎毛、走兽、花卉最为擅长,用笔能粗能细,能工能写,其工者用笔细致入微,写者则水墨淋漓,笔力豪放,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二高兄弟的作品,可以看出日本画的影响。高剑父奇拔苍拙,高奇峰则是雄健与俊美兼而有之。
清 郎世宁《神骏图》
【赏析】郎世宁擅画马,风格卓然一家,他的马画颇有杜甫口中的“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境界。这幅画线条坚实有力、流畅自然,一丝不苟地层层熏染,再配以油画独特的色彩运用,整幅画显示出了一种当时中国画从所未有的艺术魅力,带给世人焕然一新的审美体验。
颜文樑《湖畔月色》
【赏析】一叶小舟静静地停靠在湖边,洁清的月色分外迷人,水面上粼粼的波影,远山的朦胧,近景的小房已透出暖暖地烛光,一切都沉浸在优美的光影与色调里,宛如温馨的人间理想乐园。
明 唐寅《吹箫图》
【赏析】唐寅的人物画,大致未逾南宋人物画的格局,多在刻意塑造一种娇小而端丽的美女形象。这幅《吹箫图》仍然沿袭了他早年人物画工细艳丽的特点,人物面容娟秀,体态端庄。衣纹用笔粗简,劲力流畅,顿挫宛转。南京博物院藏。
吴冠中《苍山洱海》
【赏析】苍山素以雪、云、泉着称;洱海则是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吴冠中笔下的《苍山洱海》,构图呈封闭状态,远景的留白,意示出苍山雪;高大林立的渔船,正在洱海上忙碌着,夹在山海之间的,是西倚苍山、东傍洱海的大理。黑与白、面与线、墨与彩形成的节奏,令全作充满热闹而忙碌的气息。
赵孟頫《滚尘马图》
【赏析】赵孟頫的鞍马画特别注重线描的遒劲,形象与质感的统一,笔墨清淡,着色不多,以墨代色,敷染清淡,这类画风较多带有赵孟頫个人的特性。《滚尘马图》画面的用线丝丝不苟而气韵生动,马的结构除线条之外,渲染是其中的重要方法,这完全是唐代的鞍马画风。
明 夏杲《修筠拳石图》
【赏析】此图用墨笔画新篁从秀石之后抽出,枝叶繁茂,秀石以折带皴笔擦出,显剥落之状。新篁巧媚而韵致,用笔劲利,细写小枝,尽显新篁清嫩之态,蕴含无限生机。画面清雅秀逸,隽永优美。夏杲,擅墨竹,师承王绂而稍变化,时推第一而名驰域外,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誉称。
李可染《春雨图》
【赏析】画面以沿江而建的房舍屋宇为主体,突出黑瓦白墙,红花围绕。即合符自然,且富有装饰性,复以湿笔重墨写中景山川层层积染,使得通幅幽深静谧而又声色并茂,弥漫着江南雨后温润清新空气,望之令人豁然畅怀,仿佛身临其境,有可游可居之想。
明 蓝瑛《仿梅花道人山水图》
【赏析】此图笔法方折挺利,构图造境,独抒胸臆。图中近景居中,杂树高大,聚点为叶,掩映潺潺流瀑、村舍;背景崇山叠岭,石骨嵯峨峥嵘,间以杂树殿字,饶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逸趣。虽为仿梅花道人之作,实则借古开今,自成一格。
明 项元汴《仿苏轼寿星竹图》
【赏析】图中斜坡之上,两竿秀竹挺立于文石之后。文石用笔圆润琐碎,风格特异,浓墨点缀,苍劲秀峭。秀竹浓淡相携,意境古拙天真。项元汴,山水学黄公望,尤醉心于倪瓒,画风温醇疏秀,墨竹梅兰天真淡雅,为吴派画家之一。此幅为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镇《墨竹谱》之—
【赏析】《墨竹谱》是吴镇画竹的代表作,共计二十四开。每幅之中竹的姿态、欹正仰俯、阴阳向背皆有所不同,笔法简洁苍劲。此幅写新篁始出,旁衬粗竹劲干和润秀竹笋,笔墨浓淡有致,富有情致。吴镇,山水师法董源、巨然,自有一种深厚苍郁之气,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齐白石《春雨云山图》
【赏析】白石老人常道“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其作品有独特的风格。此春雨云山图,水墨淋漓,雨景山水,一气呵成,应是画家个人的视觉经验加以革新,远处画云山,近景画丛树村舍,再配以小桥,层次分明,山外烟雨蒙蒙,特意衬上一遍的红树,为整幅山水增添春意,格外有生气。
八大山人《水木清华图》
【赏析】画之左侧伸出几片荷叶,大笔重捺,或泼墨大写,荷茎圆转苍劲,曲折舒张,荷花轻柔婉转,与之相对写一倒悬危石,只略加勾皴,石顶一丛芙蓉,墨韵盎然。荷石在上相接,下方留白,中似无物却有空潆幽远之意。整幅画墨气纵横,用笔似游龙盘旋,充分体现了八大山人的绘画特点。
宋 米芾《翠微深处图》
【赏析】米芾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
怀素《自叙帖》局部
【赏析】《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可以想见当年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称为中华第一草书。
徐悲鸿《前进》
【赏析】徐悲鸿所画的马,桀骜不凡,自由奔放,观之令人惊心动魄,在写实之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画家不仅把骏马作为自己绘画风格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对自由和激情的赞美。
米芾《淡墨秋山诗帖》
【赏析】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白雪石《阳朔风光在穿岩》
【赏析】阳朔景色秀丽,穿岩一带尤为人们所喜爱,相传有一首民间歌谣赞美这个胜景,“金钩挂山头,青蛙水上浮...”白雪石的作品以境取胜,在实景的描绘中注入感人的空间意象,以桂林漓江山水为题材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他的绘画风格,被誉为“白派山水”。
晋 王羲之《大道帖》
【赏析】《大道帖》是典型的“一笔书”,笔势连贯回绕,气势畅达,而单字之结体却近乎行书。末字“耶”的长竖一反常态,特意夸张,纵长劲挺,约占四五字的空间,在王字风格中极为少见。
李可染《迎春图》
【赏析】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
【赏析】宋徽宗在艺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能书善画,书法称“瘦金体”。此《欲借风霜二诗帖》是纸本,楷书,33.2 x 6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
吴冠中《乡村》
【赏析】这幅《乡村》是是一幅极具吴冠中个人特色的墨彩画。乡村的题材,景物的轻描,和谐的氛围,厚重的墨汁点化出层层的户落。作者似乎在以鸟瞰和俯视的姿态,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风筝线不断,乡情更不会断。
颜真卿《刘中使帖》
【赏析】此帖又名《瀛州帖》,是著名的颜书墨迹之一。从帖的内容看,讲的是讨伐安禄山叛乱取得了胜利,颜真卿闻讯感到十分欣慰。此篇笔画纵横奔放,苍劲矫健、用笔飞动圆活,富于虚实变化。元鲜于枢称此帖与《祭侄文稿》都是“英风烈气,见于笔端”。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张大千晚年精品《疏池暗香》
【赏析】荷花关系着荷的神韵。张大千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曾亲赴甘肃敦煌,临摹佛教壁画。通过细心揣摩佛画中莲花宝座的造型,结合自己的写生实践,张大千领悟到了荷花的轮廓线和神韵之间的关系。他的荷花于明艳中现拙厚,清新中见精神,有着无比洒脱的韵味。
文徵明书法
【赏析】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李苦禅画鹰
【赏析】李苦禅的鹰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在用笔上,他融进了“古拙的金石风格”,把鹰的嘴、眼与爪都描绘成方形,突出了鹰的凶猛与雄伟,给人以无比锋利的一种艺术张力,以鹰来展现他坚毅刚强的性格,以鹰来塑造民族博大豪迈的精神风貌。
祝允明草书《云江记》
【赏析】祝枝山的书法面目多变,每卷有每卷的情致风规,如这卷草书,以硬毫小笔书就,笔画瘦劲而婉约,纵横挥洒,满纸云烟,偏多怀素遗意。起首标题字字连属,三字仅两笔书就。
林风眠作品《三思》
【赏析】花鸟特别是鸟的刻画是林风眠盛期艺术的主要体裁。对迅疾的中锋运线的顽强把握,则使鹭这种审美对象成为林风眠艺术高度成熟的最集中体现,其笔下的鹭鸶,只用五六条线,迅疾而准确,集力量与速度严整于一。
欧阳询《梦奠帖》
【赏析】欧阳询吸收汉隶和魏晋楷法,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对后世影响深远。此帖用墨淡而不浓,秃笔疾书,转折自如,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此贴流传有序,属稀世之珍。
傅抱石名作《湘夫人》
【赏析】《湘夫人》为傅抱石所作屈原《九歌》组画之一。此画中的湘夫人体态颀长,面目丰腴,仪态端庄,似有唐以前仕女风貌,高古游丝描般的衣纹劲健飘逸,色彩淡雅,明净高洁。湖水中的波浪为画家特创的笔法,与飘落的秋叶相衬托,深得“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意境。
徐渭行书《花卉图卷题诗》
【赏析】徐渭书法方圆兼济,轻重自如,笔墨纵横,貌似狂放不羁,其实暗含秩序,为后来书家效法。
关山月《梅花对联》三屏
【赏析】关山月擅长山水、花卉、书法,尤精画梅,他笔下的梅花花枝繁盛,如火如荼,枝干入铁,繁花似火,千姿百态,那种壮美和古逸之气,已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可谓“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唐寅《古槎鹳鹆图》
【赏析】画中以大笔没骨涂染,塑造了一只栖息枝头、昂首鸣春的鹤鹆的优美形象,神态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树身以飞白写出,盘藤则用水墨阔笔。画面错落有致,神韵飞扬,为唐伯虎传世之精品
鲁迅 手迹
【赏析】鲁迅先生在书法上的造诣也很高,他早年抄写过很长时间的古碑,并热衷于搜寻碑帖拓片,对书法、美术有着很高的鉴赏力。他的书法,古雅厚重,文人气十足。
元李绗《双钩竹图》
【赏析】此图画竹,前后左右交错,枝叶繁茂。竹叶以墨色细加渲染,表现出阴阳向背。湖石团浓淡墨晕出,玲珑多姿。笔法圆劲精整,设色淡雅。画家通过碎石、枯枝等周围景物描写,更加烘托出竹子“清高拔俗”的品格。
慈禧 书法
【赏析】这件作品用笔粗壮厚重,装裱华丽大气,较为恰当地显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与作品内容的喜庆色彩。
清 华嵒《墨竹》
【赏析】华嵒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画中有“山人写竹不加思,大叶长竿信笔为。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鸦来踏受风枝。”简短四句诗,表现出画家豪放不羁的情怀。画面可谓精当简洁,湖石瘦而透,出于随意变化的湿而整的笔致,修竹新篁,笔意隽逸。
郑板桥《兰竹图》
【赏析】此图气势磅礴,山势险峻,巨石峥嵘突兀,一丛丛兰竹,舒散而出。以枯笔淡墨勾石,浓墨劈兰撇竹,兰叶竹叶偃仰多姿,互为穿插呼应,气韵俨然。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秀劲绝伦。“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此幅即为佐证。
郑板桥 书法
【赏析】 “六分半”书,是郑板桥对自己独创性书法的一种谐谑称谓。隶书中有一种笔画多波磔的“八分书”,所谓“六分半”,其意大体是隶书,但掺杂了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字体隶意颇浓,兼有篆和楷;形体扁长相间,宅势以方正为主而略有摆宕。拙朴扩悍。
齐白石《葡萄图》
【赏析】作品笔势沉厚,用笔极富变化。叶片用大笔湿墨挥写,后以浓墨钩筋,墨色淋漓变幻,笔法调动了轻与重、干与湿,疏与密等形式美的各种对比因素,将之巧妙的统一在画面之中,取得了不似之似的艺术效果。
傅抱石《镜泊飞泉》
【赏析】这幅作《境泊飞瀑图》摆脱了古人的笔墨,章法不落常套,“抱石皴”绘出的山峰矗立,飞瀑直下,云烟迷蒙,形成遮天盖地的磅礴气势,其艺术魅力撼人心魄。
于右任草书五言联
【赏析】“明月一壶酒,清风万卷书” 对联,是于右任用标准草书书写的一个典范。作品自然挥洒,笔势奔放。
黎雄才国画
【赏析】黎雄才主张作画时,“不管重彩还是淡彩,务须以墨为主”,在这幅作品中再次得到印证。他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还表现出一种幽光,因而弥漫着氤氲的气象。黎雄才的努力,使山水画不再停留在表达社会背景的层面,而是在艺术上的推陈出新。
傅抱石 郭沫若《无限风光在险峰》
【赏析】此幅构图简洁有力,笔触雄劲生动,多层次的烘染使画面浑然一体。整幅章法新颖,构思独特,笔墨洗练,落款潇洒飘逸。傅抱石以其大胆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地表现出毛泽东诗中的气度和胸襟。“无限风光在险峰”不仅是一种风景,而且是一种人生哲学的写照。
郭沫若 行书
【赏析】郭沫若此作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情绪飘逸激荡,韵味十足,充分体现了郭沫若书法“回锋转向,逆入平出”的特征。
林散之书法
【赏析】林散之书法名重当代,他擅用长锋羊毫作书,行笔平实劲健,曲中寓直。并以画法入书法,拖泥带水的墨象,极尽焦淡枯润之变,苍劲淋漓。
潘天寿荷花
【赏析】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花、松、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
启功书法
【赏析】启功,字元白,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顾问等要职.
赵朴初书法
【赏析】赵朴初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他的诗词曲作品曾先后结集为《滴水集》、《片石集》,其中不少名篇在国内外广泛传诵。他的书法作品俊朗神秀,在书法界久负盛名。
沈鹏书法
【赏析】沈鹏,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以及《中国书画》主编。
齐白石寿桃
【赏析】齐白石画
1953年1月7日,北京文化艺术界200余人参加“齐白石93岁生日庆祝会”,周恩来出席了庆祝宴会,文化部授予齐白石“人民艺术家”荣誉奖状。齐白石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为老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同年,齐白石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任理事会主席并被推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
关山月国画
【赏析】关山月,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1958年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等职。中国美术家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
吴昌硕国画
【赏析】吴昌硕,浙江安吉人。中年后始作画,其绘画内容以梅、兰、竹、菊、藤萝、葡萄等为主,设色大胆,别开生面,用色混而不脏,艳而不俗,自有一种古朴的美。他把书法用笔融于绘画。成为“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工诗、书法,擅写“石鼓文”,精篆刻,远宗秦汉,近取浙皖精英,自创面目。
张大千《赏荷图》
【赏析】张大千画荷画得出色,得益于他爱荷、养荷、赏荷。他画的钩金荷花富丽堂皇,没骨荷花清娇秀丽,写意荷花水墨淋漓,他画的荷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世人誉称为“大千荷”,画出了荷花的神韵。
吴冠中《红屋图》镜心
【赏析】吴冠中创造性地将西方的形式美与中国传统审美中的意境美进行有机结合,构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自然-形韵”新体系。其风格越成熟,抽象化倾向越突出,有的作品甚至成为一堆墨线和彩点的交织,飞舞跳动,构成节奏、韵律和诗意。
张大千《林壑幽居图》
【赏析】泼彩画法是张大千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洋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独步古今,引领潮流。晚年变法并没有妨碍他对传统技法的继承、探研和发扬,而是互补互长,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种半抽象的墨彩交辉的意境。
沙孟海书法
【赏析】尤以行草书最佳。他的擘窠榜书海内无匹,被世人誉为“真力弥满,吐气如虹,海内榜书,沙翁第一”。其作气势宏大,点画精到,富现代感,以气胜,且字越大越壮观,为当代书风典范。
于右任
于右任自己的草书,笔画简单,形态优美。他基本上写的是不相连属的今草,但他的草书是由章草入今草的,在他的草书作品中,不时可以见到章草的笔法。在用笔方面,几乎笔笔中锋,精气内蓄,墨酣力足,给人以饱满浑厚的感觉。
齐白石书画
【赏析】画面气势宏伟,有松柏围英之喻。与之匹配的篆书四言联,则浑厚自然、端庄大气,且文意极佳:“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堪称齐白石书画之绝精神品。这幅《松柏高立图》中,主角是一只立于松枝上的苍鹰,它傲然独立,主羽和尾羽以浓墨焦墨阔笔点出,层次分明,雄健的羽翅收拢,有力的鹰爪紧抓树干。以焦墨勾勒鹰喙和点睛,苍鹰目光如炬,炯炯有神。鹰身侧立,头微微扭转,精神饱满,雄视苍茫大地,寓动于静,突出了形象的力量感。而对照白石画稿中“爪上横点极密”的小注,可见齐白石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在刻画形象细节上的现实来源。画面上绘一松一柏。松树在前,以淡墨描画,枝干直立又向右斜,再从顶端斜插而下,松针以浓墨写出,可见笔力;柏树在后,墨色较浓,姿态更加虬曲。
陆俨少
【赏析】陆俨少,字宛若。1927年拜冯超然为师,并与吴湖帆相识,在两位先生处,看到不少历代名家真迹。1956年,先生任上海画院画师。1961年至1966年,赴浙江美术学院。在此期间,先生的个人风格得以发展,最终在晚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吴冠中《江南人家》
【赏析】生长于江南水乡的吴冠中,以诗一般的笔触描绘了他对白墙黛瓦中柔美的江南特殊的情感。清澈的流水,黑与白的块面拼接的民居,成了吴冠中的江南标志性的符号体系。江南空间的形式感给了吴冠中最初的艺术灵感和自信。
林风眠《荷塘》
【赏析】一片漆黑的天地之间,不屈不挠地盛开着朵朵洁白的莲花。这是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恶劣环境中奋发向上,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的写照。满幅大面积的黑色对比下,白色的荷花色韵晶莹剔透,碧绿的荷叶迸发出勃勃生机,展示了林风眠独具一格的设色技巧,是意境深远的上佳之作。
李可染《九华烟云图》
【赏析】此作构图饱满,墨色沉冥变幻,用笔中侧并施。空山凝云颓不流,苍茫厚重,静穆博大的巍巍群山,无疑是画家崇高人格与精神的表征。此作让我们体会到了北宋山水画中的风骨与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可染不失为一个真正的传统主义者
李叔同 作品《静物》
【赏析】李叔同,号弘一。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俞致贞 工笔花鸟《荷塘双清》
作者先以匀劲的细线勾勒花鸟的外轮廓,再以石青、石绿、胭脂等颜色层层晕染,刻画细致生动,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追求“活色生香”之意趣。俞致贞画荷花主要受张大千先生的影响,画风清新雅丽、淡冶秀美,赋予了画中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气息。
颜文樑《雪夜》
【赏析】颜文樑有中国“油画山水”奠基人之称,此幅整个空间布置、地面雪夜的光色处理、树木的位置等均体现出其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利用油画笔触营造空间、色彩所产生出来的效果,与中国写意水墨重视意境的观念相通,将天然景观与人们的内心世界巧妙结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境相融。
潘天寿 指画《鹰石图》
【赏析】此幅巨石苔草以指掌写成,酣畅淋漓,浑厚静穆;以指掌涂抹的秃鸠羽毛,墨色枯湿之变,颇得天趣;指甲勾出的鹰喙与利爪,其力度绝非毛笔可以达到。自清代铁岭高其佩以降,潘天寿将指画推向了新的高峰。
陶冷月《月光瀑布》
【赏析】此作描绘清冷月光之下奔流的瀑布和岸边密布的树丛,秋意甚浓。迷蒙的云彩中掩映着一轮圆月,月光投在瀑布倾泻的地方,厚涂的白色让水面非常明亮,而淡黄的机理纹路又给水瀑染上了诗意的月色。光影的运用与瀑布的大弧度的描绘,使人几乎能感受瀑布倾泻而下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