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错误的写作观,导致作文水平一直不提升,你中招了吗?
为什么学了很多的写作技法,依然写不出作文?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到提笔作文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该写什么?
作文该怎么写?作文该写什么?如何写出好作文?
……每一个星期,都会收到一堆这样的询问,有表达焦虑的,有希望知道的,有咨询专栏能否帮助切实解决问题的。关于如何提升作文,关于如何找到写作的正路,很多时候往往不应该更多的求外在的条件,而是应该首先反省自我,一定得琢磨清楚,到底是差在什么地方?
1
差在什么地方呢?
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的家长和同学,仅仅是把写作看成了一项技术,认为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写出好作文是不会太难的;
也有另一些同学和家长,把写作看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认为只要多读书,写好作文是迟早的事;这两种基本的观点,都有其正确性,但是也都比较偏执,尤其是前一种最多。
2
写作确实是一项技术,但是写好作文,我们所依仗的可不仅仅是技术。
教写作方法的书,还有各种各样的高分技巧的培训班,各种各样的作文技巧的课程,我们所见的并不少。但是结果呢,我们学习了很多的技巧,作文却不见得怎么提高。
如果把写作文比喻成是酿蜜,酿蜜倒也是需要一些技术,但我们确实没怎么看到蜜蜂聚集起来开会,传授酿蜜的技巧。倒是看到他们整天的飞来飞去,采得百花,方能成蜜。这说明材料的来源是非常重要的。光是强调技巧的重要性,没有付诸实践行动去训练,水平的提高,不可以想象的。还是以酿蜜来作比喻,那整天忙着飞来飞去的蜜蜂,所采集来的还是花粉,如果每天忙来忙去,巢中仅仅是花粉的堆积,那也不会成为蜂蜜。
蜜蜂酿蜜的过程是啥样子?
但凡我们学过一点相关的知识都知道,那是一个选择汲取加工转化的过程,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搬运。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比材料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加工和转化的能力,当然更需要一些时间。写好作文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找到好的材料,二是要有合适的材料加工的能力,在很多场景下,即使不是顾此失彼,人们也并没有将它很好的结合,所以很多时候作文的训练,是越训练越没有动力,越写越不见提升。最后所得出的结论便是,学习语文需要天赋,写好作文需要天赋,我家孩子好像没有啊。于是焦虑就诞生了。
3
多读书,多练笔,一定条件下,是提升作文的正确操作方法。
单纯的强调其中任何一方,不能将二者很好的结合,很可能会南辕北辙。
这一次我们拿蜂蜜来做比喻。蜂蜜肯定不是花粉的堆积,而是蜜蜂劳动成果的外化。各位写作文也是如此,作文肯定不是材料的堆砌(尽管这样的作文并不少),作文也肯定不只是技巧的展示,它一定是我们运用了技巧,加工语言文字材料,表达我们思想的成果。这样来看,就如何写好作文,我们便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那就是,把技巧和材料融为一体,具体的作文写作上,就是把生活和书本结合起来,把读和写两种能力融为一体。谁都不会否认,读写结合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而最关键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做到。
就像人身体的成长是一样的,要从很多材料中萃取养分,阅读必须是大量的进行。
可以说读书是作文的根。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老师总喜欢强调让孩子们多读书。如果不读书,人生的视野就会萎缩,心灵的泉眼会枯竭,精神的土地会板结,情感的田园会荒芜。久而久之,便会头脑空空,尽管死记硬背,尽管疯狂刷题,尽管技巧不少,但由于视野狭窄和见解浅薄,往往会因为技巧而偏执,再加上情感的苍白,文章自然是难以写好。鲁迅曾经说过,人立而凡事举。一个人不读书,情感精神,心灵便难以获得全面的发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还是要回归那一句“作文是做人”。这样说来,大家依然会觉得有些玄之又玄,把这里面的很多理论可以先行搁置,就是读书的时候去多去想一想,多代入。
比如读叙事类的作品,就想如果我是主人公,我会做哪样的人生选择,如果我生活在那样的时代,我会是什么样的人生状态;
如果是读一首诗,文学性很强的作品,也要去想一想,这样的文章,如果让我来完成,我会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安排章节的结构?有些书里面,不乏名家的点评,也不乏精彩的讲解,这些内容虽然不是故事或文章的本身,我们也要认真的去看,去琢磨,去想一想名家的点评,为什么精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读书不是走马观花,写作不是草草了事,应付交差,作文其实是我们精神的外化,作文里面所彰显的美,以及所暴露出的问题,都可以从我们的精神里面找到对应。
以问题来说,内容的空洞源于心灵的空洞,内容的苍白源于视野的狭窄,主题的干瘪源于精神的缺钙……号称放飞想象的支离破碎,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不辨东西,折射出的是思维的混乱,情感的苍白,储备的空虚,神识的恍惚,认知的懵懂……假期开始了,不但要多读书,而且要用心读,不但要多练笔,而且要善于总结,经常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