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3周,海南为什么还缺货?
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原创报道,禁塑新政实施三周,海南还是缺货。据海南某协会负责人透露,目前海南自有产能只能满足1/3的需求,严重缺货,亟待省外货源补充。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海南严重缺货?
1、需求预估不足?
2019年3月,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岛内每年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消耗量约为11-12万吨,目前岛内生产能力约6.5万吨,占55%,剩下的45%靠岛外。因此,亟需通过提升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代替产品的产能、使用性能,创新塑料制品的管理机制,降低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成本。
2020年11月30日,央视新闻,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海南省内的(产)量可以满足一部分需求,从(塑料)膜袋来讲的话,目前有3万吨左右的产量规模,餐具的话在1万吨左右,但是我们也调查省外也有这样的厂家,总共这个生产能力是完全能够满足我们海南省内的这个禁塑需求的。
从以上两个数据来了,官方在禁塑实施一年前就有心理准备,需求12万吨,岛内生产能力仅为6.5万吨,剩下的45%靠岛外供应。
只是有时候报道的数据也会出现偏差,2020年3月报道的年消耗量仅为6.5万吨——据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海南省一次性塑料袋年消耗量约4万吨,一次性塑料餐具年消耗量约2.5万吨——让人误解为海南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2、企业虚报产能
还有一个导致信息误判的就是企业虚报产能。
海南省内已有7家省内企业具备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姑且称为“海南降解七君子”——赛高、创佳达、诚佳美、绿袋子、海控、中科信晖、金塑。来自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的消息,预计到今年12月底可形成膜袋类产能3.2万吨/年,餐饮具产能约1.1万吨/年,总共才4.3万吨。
这与原先的6.5万吨预估产能相差2.2万吨之多,而且,从传统膜袋和餐盒制品厂切换到全生物降解上来并非一蹴而就,还需要工艺的改进调试。
据南国都市报报道,有海南省内全生物可降解制品生产企业也表示,目前各企业在全力投入生产的同时,一方面在扩充产能,增加产线,另一方面也在考虑末端的市场竞争,拿到更多订单。
“为了将一些大额订单固定下,确实不排除一些企业会宣称自己的产能目前还有剩余,甚至放松自身的产品品质。”有生产企业方面人士直言。
此前,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就报道过,在海口拥有数家商超的王女士12月初想通过海南本地企业寻求支持,厂家借口原材料供应不足,要买全降解塑料袋哟要等一周左右,王女士最后从岛外找到一家供应商进了一大批货。
另一位近来在海口专门做降解产品贸易的何女士就批评,有些厂家生产技术设备落后,还虚报产能,这样能供应得上来吗,这不坑死领导吗?
到底是需求预估不足,还是企业产能低下?
这个问题说不清也道不明,一个决策层面的问题,一个是企业层面的问题,反正当前产能供应不足也是事实。
可喜的是,海南在引进岛外产能也是不遗余力,先后审批了60多家企业拿到电子监管码(点击查看)。另外,引进岛外的企业建厂也开通了绿色通道:裕同包装海南项目神速,4月签约,5月拿地,6月入场,7月开工,12月投产。
3、原料供应不足
元旦后全国46个重点城市禁塑政策实施。可以预见,明年的热词,将从熔喷布变成降解袋。
市场传言,大厂看好年后市场井喷,有意识地控制出货节奏,要订货可以,排期到明年2~3月份;大小资金也着手囤货,持货待涨,到制品终端这里就凸显为原材料供应不足。
厂家饥饿营销,贸易商持货待涨,终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个大问题。
道达尔科碧恩去年断供丙交酯,导致以进口丙交酯为原料生产PLA的吉林中粮一下就陷入了困顿。
对于道达尔来说,产能就7~8万吨,今天生产1吨也是挣100%,明天生产2吨也并不意味着利润能翻倍,何必搞得这么辛苦?外商的饥饿营销,导致PLA价格一路飙升,从1.6万涨到3.6万元/吨。
丰厚的利润也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涌入:
PLA国内现有产能20万吨左右,明年将新增20万吨。
PBAT国内现有产能27万吨,明年将新增46万吨。
雄心勃勃的安徽丰原计划在未来10年新建2500万吨PLA产能!
新建的产能并未意味着能按计划顺利量产,有的生产线甚至要比原计划推迟一年多,营口康辉石化PBAT原打算今年底出货,现如今推迟到明年初,所以全生物降解原料缺货现象起码还会持续半年。
这将是疯狂的半年。
4、门道:合资与代工
说一个个案,原料生产厂家与海南本土制品厂合资开公司:
山东睿安海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PBAT生产厂家,有6万吨的产能预计2021年5月投产。
海南创佳达塑料包装有限公司(2020年4月更名为海南创佳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海南降解七君子之一,据称具备1万吨/年的全生物降解膜袋类制品生产能力。
山东睿安和海南创佳达2020年3月合资成立海南睿安佳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公司主要生产PBAT改性料,大部分直接供给海南创佳达用以吹膜。
代工是另外一个门道,之前已经讲过:有生产能力的厂家A可以向有资质的厂家B取得授权生产,通过厂家B进行代销,或者说厂家A为厂家B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