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自律是不是纵容了恶,要不要去制止?
特别提示:本文转载自次第花开。
佛教强调自律
那还要不要去制止恶的发生
一味的自律是不是纵容了恶
佛教的自律是指为了不制造伤害而自觉地远离身语意的恶劣行为。
对神智正常的人来说,言行主要受思想意识控制,所以远离意的恶业,身口业自然就会清净。
意的恶业概括为贪心、害心、邪见。时刻提醒自己对治贪心、害心、邪见,可以有效制止自己身心上恶的发生。
就外境的恶或者说他人的恶行而言,要看具体情况。
在你看来是恶劣的行径,在别人眼里不一定就恶劣。在正常情况下被认为恶劣的言行,在某种特定情境中可能就不恶劣。在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一群人当中被认为是恶的,可能在另一个社会、另一个时代、另一群人中就不是恶的了。
如果全凭自己的情绪和成见,凡是自己看不顺眼的、与自己的价值观不一致的,就认为是恶,应该予以制止,这是不合理的。
其次,为了避免造成伤害而制止他人的恶行,与对治自己的贪嗔痴一点儿也不矛盾。
我们不是非要借助贪嗔痴才能去阻止别人造恶。比如我们小时候做坏事会被父母喝止,父母的呵斥是出于爱护而非出于嗔恨之心。
法官不必对疑犯满怀仇恨、怒发冲冠,才能公正严明地判案。有些人脾气率直,路见不平便大吼一声出手相助,这种英雄好汉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简单化地得出结论,说意气用事、敢对人拳脚相加、恶语相向,才是有正义感的表现,而冷静克制一点的,就没良心、没骨气。
自律主要关乎个人修养。越是在文明、法治的社会中,自律与惩恶扬善越不矛盾。
文明和法治是自律的必然条件吗
如果没有文明和法治的保障
有些人因为没有得到公平对待而报复社会
这些矛盾如何解决
两者是互为条件的。在一个大家都为所欲为、不顾后果、“我”总有理的社会里,建立法治很难,而没有法治的保障,人就会因为严重缺乏安全感而更加只顾眼前,试图用生硬和残忍来保护自己。
我不是社会问题专家,对此也没有深入的思考,不过我想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从自己、从细微处着手,现在就开始,反省和改变,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
虽然建立制度将更为高效地解决问题,但制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它需要很多人的觉醒和努力。
在推动建立制度的同时,我们不要放弃个人层面的帮助、改变。
很多极端的行为在爆发前,其实有无数的机会可以去改变它的缘起。这些机会在你我手里。
善与恶的对决,常常是“恶”胜
因为“恶”习惯牺牲别人,“善”习惯牺牲
可这样的循环往复,会不会
善的力量越来越弱
恶的力量越来越强
善与恶来自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如果多数人都是善念少恶念多,那么外在的大环境就会表现为恶性循环。
佛经中说,末法时代的南瞻部洲是善少恶多之地,这里的众生福报浅薄,行善的机缘少,造恶的方便多,因果所感,生存环境便越来越恶劣,受用资源越来越贫乏,众生的样子也变得丑陋,疾病、战争、灾难蔓延……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断恶行善、自觉觉他有多难!
释迦牟尼佛往昔在因地修行时,发愿将来到南瞻部洲度化众生,他的道友们得知后都哭了,既是为他的勇气和慈悲感动,又是心疼他将要经历难以想象的艰难。
然而,唯有善能对治恶,正如唯有光明能驱散黑暗。
在南瞻部洲行善、持戒,正因为难,一旦做到,解脱烦恼和痛苦的力量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