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大唐军神,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却依然位居高位
在唐太宗命人绘制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大多数谋臣将领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却有一人,即使没有参加,也依然位居高位,这个人就是大唐军神—李靖。
李靖生于官宦之家,其父李诠官至隋朝赵郡太守,舅舅则是隋朝大名鼎鼎的将领韩擒虎,他自幼就饱读诗书,并且早早地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天赋,舅舅韩擒虎和隋朝名将杨素都对其赞赏有加。
但即便如此,李靖早年间却一直处于郁郁不得志的状态,在隋朝的最高官职仅仅只是马邑郡丞,并且任职时已年近半百。
虽一直未得到重用,李靖对隋朝却忠诚有加,公元617年,李靖在受李渊节制期间,察觉到了对方的谋反意图,便扮作囚犯前往江都告密,不料关中此时已是一片大乱之势,因道路阻塞,李靖最终未能成功告密。
不久,李渊攻破长安,李靖不幸被俘获,在即将被斩首之际,他直接向李渊大声疾呼:“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恰好李世民听闻此言,赞赏其胆识,为其求情,才让李靖免于死劫,被李世民收入麾下,此后,李靖便开启了自己的成神之路。
武德四年(621年),李渊派遣李靖辅助赵郡王李孝恭南下征讨萧铣,李靖率数人自夔州顺流东进,时逢天降大雨,长江水暴涨,众人皆以为不可战,李靖却认为兵贵神速,率兵通过三峡直奔敌营,顺利拿下敌军荆门、宜都两个重镇。
后李孝恭不听李靖劝阻,在进攻敌军腹地时执意长驱直入,结果败回,而李靖眼见敌军直接追了上来大肆劫掠,立马抓住敌军内部混乱的机会,迅速反击,打了敌方一个措手不及,缴获战船数万艘,紧接着又乘胜追击,直接包围了江陵,萧铣不敌,归顺李唐。
此役过后,李靖的威名便渐渐流传开来,但这只是李靖成神之路的开始。贞观三年(629年),趁东突厥陷入内乱、遭遇自然灾害之际,唐太宗李世民决定对其发动猛烈进攻,派十万大军分兵六路前行,而行军统帅正是时任兵部尚书的李靖。
次年正月,李靖率领3000精骑率先出击,在大雪纷飞的恶劣环境中奔袭200多里,直取敌军首都定襄城,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直接将会战变成了斩首,东突厥颉利可汗不敌,率众逃亡。
随后,李靖又使用离间计,成功策反颉利的大将康苏密,颉利见此,不敢继续停留,直接率领部下逃往阴山,却被李靖早已安排好的两路人马先后截击,眼见自己的军队伤亡惨重,颉利自觉不是唐军的对手,遂派使节向唐太宗求和。
唐太宗应允,派遣使节前去抚慰突厥,令李靖派兵接应。李靖判断颉利可汗此次求和只是缓兵之计,之后还会卷土重来,于是便趁唐朝使节到达突厥牙帐、颉利可汗精神松懈之际,直接出兵袭击了对方牙帐,一举击溃了突厥军队,歼敌万余人,俘获男女10余万。
颉利可汗乘千里马向西逃窜,却不料其行踪早被唐军算定,不久后,颉利可汗就迎头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军,最终被擒获。至此,唐军取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一扫“渭水之盟”的耻辱。
这场战役的胜利直接奠定了大唐的地位,震慑了周边国家,为大唐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李靖也凭借此役直接封神,但李靖却没有居功自傲,反而直接告病在家,不再参与朝政。
直至贞观八年(634年),位于大唐西边的吐谷浑屡屡进犯,多次大肆进犯凉州,唐太宗忍无可忍,于十二月派出六支军队对吐谷浑进行大规模征讨,此时已经六十多岁的李靖再次挂帅出征,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六军。
次年闰四月,李靖率军在库山与吐谷浑交战,大获全胜,迫使敌军西逃,后李靖采纳侯君集的建议,兵分两路乘胜追击,一路由李靖率部从北道进攻,一路由侯君集和李道宗率部从南道进攻。
北路军在李靖的率领下一路势如破竹,先后在曼头山、牛心堆和赤水源等地取得胜利,随后直捣吐谷浑国都伏俟城,吐谷浑军不敌,向西继续逃窜,并一路烧掉了野草,企图饿死唐军的马匹,李靖却不畏艰险,深入敌境,大破敌军。
南路军则在侯君集和李道宗率领下从库山出发,深入荒漠两千余里追上了吐谷浑伏允可汗,大获全胜,后伏允长子杀天柱王,向唐军投降,至此,嚣张一时的吐谷浑便在唐军的铁骑下彻底臣服,成为了唐朝的藩属国。
此役,李靖再次立下了不世之勋,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改封其为卫国公,授濮州刺史。但受被诬陷事件的影响,再加上年事已高,李靖在此之后便闭门谢客,甚至连亲戚都不见了。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享年七十九岁,谥曰景武,陪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