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不会吧,竟然还有人不知道?新疆和田玉市场为啥有那么多的“开窗料”?

和玉大叔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社会现象:许多人假如生病了,亦或者是长胖了,不是寻求科学的方式治病、减肥,而是到处找什么“食疗”的方案,就仿佛吃药是毒,摄入脂肪才是正途。这种“画蛇添足”的社会现象长期存在,就说明极为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

在和田玉市场中也有一类货品非常的奇怪,明明是俄料甚至青海料(当然是指被我们玉商一眼就看出来),却要在表面专门留一块圆或半圆形的区域,滚上“汗毛孔”,染上颜色,这类货品存世数量其实并不算少,甚至根据大叔的经验,拥有这类货品的货主往往都是老玉商,如此“画蛇添足”的成品到底有什么用途?听大叔来揭秘。

稍微了解和田玉知识的朋友都明白,在玉石的表面加毛孔和颜色,无非就是为了仿籽料,用其他产地的料子模仿新疆籽料,并不会提升原本的品质。相反为了仿冒天然“汗毛孔”的效果,许多成品还要特意把原本光滑完整的造型磨出一个粗糙的平面。然而市场行情对产地的追逐,让这类“仿籽”的报价要高许多,其实这类货品尤其以俄料的手镯居多,有不少肉质细腻的老料都带这样的“开窗”区,大叔遍访同行了解到如下几个有趣的真相:

一、成品开窗发源于十几年前

在十几年前,互联网还不发达,普及度也不够。那时候的新疆玉商们主要的客群,是内陆来疆旅游、办事的客户,尤其是以南方发达省份的客户最喜欢买镯子办事送人。无论是俄料还是青海料等产地,都是在最近几十年才大规模开采的,在古代是没有这些产地山料的概念。也就是说几乎每个亲身来到新疆的客户,都会“下意识”的认为在本地买的“和田玉”自然是出产于和田,对于玉商而言,他们的责任是赚钱而不是科普,所以许多玉商就顺应当时的市场需求专门把俄料二上假皮,专供这些“追逐新疆料”的客户。

二、向阿达西学习

直到今天,和田玉市场中仍然不乏见到销售原石的阿达西,囤积大量红红黄黄的大料子,这些籽料往往颜色鲜艳,打光都难以看到内部的肉质,表面几个圆圆的开窗,让你“直觉”切开都是饱满的白肉,视觉刺激传播到互联网,让许多不懂玉石的朋友以为我们玉商赌玉就是赌内部有多少“白肉”。

实际上籽料在没有切开之前,内部有多少肉是很难预估的,尤其是真正未动手脚重皮色的原石,往往在切开之前玉商就已经清楚内部好肉会很少,无非是赌“有肉”而不是什么“白肉”,可惜造假的籽料在互联网大肆传播深入人心,以至于“白肉+红皮”反而成为了正确的选择,你看,一个谎言被另外一个谎言掩盖了,至于背后虚假成分有多少,谁在乎呢?

三、染色料大多是老料子

看到这里,有不少玉友一定“恍然大悟”——原来这种是造假的呀,肯定不能买。不好意思你又错了,这种专门开窗染色的成品玉件,尤其是手镯,大多都选用一些有年头的老料,如今新玉友对产地的认识已经大大高于以往,除了苏工巧雕的小件,大部分素活已经无需这样拙劣的造假,反而“挂皮”玉件印证了老料的身份,对比新料,细腻度、油感、光泽效果都比较上乘,我们只需要把假皮磨掉重新抛光一下,一件老料好货就焕然登场,费用很低,这才叫“逆向思维”。

在和田玉行业内,籽料的做活原则是在肉质许可的条件下,毛孔能留多少就留多少,那种显著位置圆圆的一块亮色毛孔明显是“反其道而行之”,初入门的您可一定要小心了!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