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荷兰营被志愿军暴打,六十多年没敢公开战损比,实在太丢人

朝鲜战争时,美国纠集了不少“小弟”参战,组织了所谓的“联合国军”,看起来是来势汹汹。但虽然都属“联合国军”,内部也有亲疏贵贱之分的,比如英、法,属欧洲大国,在国际舞台上有发言权,部队战斗力相对也强,美国很重视;比如荷兰,属欧洲小国,影响力不大,部队战斗力也弱,美国拉他来就纯是凑数的。

尽管是凑数的,荷兰人还是乐颠颠地派出了一个营共819人的兵力去了朝鲜(也有资料说是1350人,从“3个步兵连、1个炮兵连、1个通信连”的部队组成上看,似乎819人的数字更为可信)。

按理说,朝鲜战争与荷兰八竿子打不着,一毛钱关系没有,荷兰为何乐于把士兵们送去万里之外的异域作战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想在美国“老大哥”面前表现一番,以获取经济和政治上的利益。荷兰1949加入北约正式认美国当了“大哥”,现在“大哥”有事了,“小弟”表一表忠心,说不定就能从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中多捞几个美刀。

第二个原因,是想在国际舞台上表演一番,扩大影响力。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荷兰在17世纪时是世界顶尖强国,凭借强大的海上实力在亚洲、非洲、北美建立了不少殖民地,甚至一度占据我国台湾40年,后被郑成功给打跑了。18世纪,英、德、法、美等国崛起,荷兰渐渐沦为了不入流的小国,在二战时表现尤其软弱,只抵抗5天就举国投降了。

但毕竟是“祖上阔过”,荷兰人心中还残存着“世界大国”的梦想,所以趁这个机会赶紧跳出来,准备在朝鲜这个聚焦了世界目光的舞台上好好表演一番。

第三个原因,就是纯粹想占点便宜。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荷兰人并不在八国联军内,但签订《辛丑条约》时竟然也成了签字国,获得了不少利益。

所以一听朝鲜打起来了,荷兰人心中一定在想,德国人我打不过,朝鲜人和中国人我还打不过么?就算我打不过,还有美国人呢,完事我混个“战胜国”的地位,那各种政治经济利益不是妥妥地到手么?这不是一本万利么?

所以,归根到底一句话:荷兰是抱着做生意的心态来朝鲜的,既想从美国身上捞点,也想从战争中发财。

如意算盘打得贼精。

但荷兰人万万没想到,这次他们赔大发了:他们第一笔派兵819人到朝鲜,只和志愿军打个照面,就被打死打伤765人,另外还失踪3人。

真正的“血亏”!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荷兰人的对手,已经不是《辛丑条约》时那个积贫积弱的清政府,而是一个实力强大的新中国。

荷兰人被志愿军暴揍的战斗,发生在第四次战役时。

当时,志愿军司令部做出战役部署,决定集中兵力消灭敌人中线右翼、也就是在横城地区的南朝鲜军第八师和美军第二师一部。其中,第39军的117师被临时配属给第42军,奉命穿插迂回至横城以西的夏日、鹤谷里一带,于2月12日早7点前占据有利地形,截断敌人退路并阻击从横城出来的敌人援军。

117师接到命令后,以351团为前卫,迅速向目标地穿插。2月11日当天,351团指战员们白天睡足了觉,晚上太阳一落山就带着向导上路了,为了在晚上便于识别,指战员们都在左臂上系上白毛巾。

当晚,351团沿着山谷中的羊肠小道前进,两侧高山峭立,北风在山间呼啸而过,格外寒冷。山道上的大雪很快结冰,光滑难行,队列中不断有战士在跌倒后又爬起来,几乎人人身上都沾满了冰雪。

途中,351团经过一个村子,遇到了一小股南朝鲜兵,没开几枪就把敌人给打散了。村子东头有两条路,一条向左,一条向右,被茫茫大雪覆盖。351团好不容易在雪中找到了路,问了下向导。向导说应该向左走,整个团就向左走下去了。

结果,走错路了。

在呼啸的北风和漫天的大雪中,351团一直走了20公里,团长王德雨和政委彭仲韬才觉得方向不对,他们忙派通信员骑马去追赶最前面的2营,让2营掉头往回走。这时,师部的传令兵也从后面追了上来,告诉他们走错了。

王德雨急得直拍大腿,说,一来一回得浪费不少时间,影响作战任务可就坏了大事了。

正懊恼时,东北角山坡的树林中忽然大摇大摆走出十几个人,对着351团部的指战员们叽哩哇啦地一通说。原来,这是南朝鲜的十几名士兵,他们发现351团团部后,以为是他们自己的部队,特地过来打招呼。

王德雨使了个眼色,警卫们按兵不动。等这十多名敌人走近了,王德雨喊了声“打”,警卫们立即用驳壳枪、手榴弹猛烈招呼敌人。一阵枪响后,敌人被打死几个,跑了几个,还有5个当了俘虏。

警卫员把俘虏押过来,王德雨询问敌情。让王德雨惊喜的是,这5名俘虏不但交代了敌人部队人数、部署等情况,还交代说从现在位置出发,有一条小路能更快地到达夏日、鹤谷里。

王德雨和彭仲韬把地图摊开,打开手电筒,仔细查找,果然还真有一条小路。如果走这条路,他们因为走错路浪费的时间全都能追回来!

在两个南朝鲜兵俘虏的指引下,351团摸进了一条山沟,沿着更加崎岖的山道急速前进。他们先翻过两座小山,又越过一座海拔700米的大山。这座山上积雪很厚,驮炮的马匹上不去,战士们就把炮拆开,把炮筒、炮弹和炮盘硬扛到山上。下山时,因为赶时间,战士们借着山坡上的厚厚雪层,直接滚了下去。

山下是一条乡间大道,直通要抢占的公路。战士们从雪中爬起来,箭一般地向前跑去。

后面发生的事,乐子就大了。当然,是敌人闹出的乐子。

351团战士们跑到夏日、鹤谷里之间的公路时,天刚刚大亮,敌人的车辆还开着灯,整个公路上排成了一条由灯光组成的长龙。

这时,敌人也发现了351团的前锋部队2营。这部分敌人一小部分是美军,大部分就是荷兰营。

荷兰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位置呢?因为这个位置当时算“联合国军”的后方,美军觉得荷兰营战斗力不行,上不了台面,弄到前线去被打败事小影响士气事大,所以就把他们放在这个相对安全的位置。

因此,对于志愿军的出现,荷兰营毫无准备——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志愿军会出现在“联合国军”的侧后方,当时就懵了。

2营哪管对面是哪国的“联合国军”,总之是敌人就对了,于是冲上去猛烈开火,手榴弹也像雨点一般扔过去。

荷兰军队对突如其来的攻击,是懵上加懵,陷入了混乱状态。

不少文章说,351团为了穿插时掩护身份,穿了南朝鲜军军服,所以在战斗开始时,荷兰兵认为对面是南朝鲜军队,大喊“不要误会,我们是友军”。

当时敌我识别错误在“联合国军”中经常出现,比如美军动不动就轰炸南朝鲜军队,土耳其旅也曾把南朝鲜军打得屁滚尿流。所以,荷兰人有这个想法并不奇怪。

荷兰营的指挥官奥登甚至站在阵地前,大声呵斥:

“我们是荷兰军队,是你们的友军,不要搞错了!”

351团2营战士们心中大概在想,一点都没错,打的就是你。虽然战士们不认识奥登,但看到他的肩章就知道这家伙是个大官,于是子弹都朝他身上招呼。

可怜的奥登一瞬间就被击毙了,死得稀里糊涂。

指挥官阵亡后,荷兰营彻底乱套了。2营一个冲锋,敌人就被消灭得差不多了,大部分人非死即伤。

歼灭荷兰营后,2营以及随后赶到的351团主力迅速占据公路两侧高地,切断了敌人退路,为我志愿军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创造了条件。此战,117师共歼敌3550人,其中光俘虏敌人就多达2500人。

但奇怪的是,此战过后,相关记载大都说志愿军打垮了配属美2师的荷兰营,具体歼灭该营多少人,很少有资料提及。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我猜可能有两种原因:

第一,当时战场过于混乱,荷兰人和美国人混在一起,难以区分,索性混在一起统计了。

第二,也许就是单纯地觉得不值一提——与大败美军相比,歼灭一小部分荷兰兵单独拿出来,似乎也没啥意思。

而荷兰本国呢,对这次战斗的巨大失败也讳莫如深,数十年没对外界公布战损。

直到在朝鲜战争爆发63年后的2013年,荷兰驻韩国大使保罗·蒙克韦德才说了实话,正式透露了荷兰人的伤亡数字。

蒙克韦德说,朝鲜战争时,荷兰一共有5322名陆军和海军以轮换的方式来到朝鲜战场,其中120人阵亡,645人受伤,还有3人失踪,在横城的纪念碑就是为这些荷兰士兵而立的。

因为荷兰营基本只参加过第四次战役,所以他们的伤亡,基本上都是在和351团的这次较量中。

荷兰人长时间不对外公布这次战斗的损失,大概也嫌丢人吧。毕竟,和敌人一个照面就损失90%的兵力,在全世界也确实少见。

再考虑到他们想在朝鲜大捞一把却血本无归的心态,可以说是丢人中的丢人,丢人x2了。

还是那句话,“兵者,国之重器”,弃义而重利者,都应当从荷兰营的覆灭中吸取教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