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为什么考八股文?空洞的八股文能选拔人才吗?为什么用它?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才选拔的问题永远放在首要的位置。现代还好说,可以通过网络、招聘、猎头等方式。那古代的人才选拔呢?就只有科举了。 一提起科举,其中被大众反复批判的八股文,就当成了是压制了古代文化创新的因素。但是在古代地广人稀的情况下,对于人才的选拔,最大的难题不在于是否求贤若渴,而在于信息的传达。
主要反映在三点: 一、怎么才能知道人才在哪? 二、怎么以公平的方式衡量这个人才比其他人才优秀? 三、怎么证明他是一个合适的政治型人才? 科举制正是在那个时候的社会基础和技术条件下解决了这三个问题。
首先,怎么才能知道人才在哪?朝廷不可能做到挨个去听、去问,总是会有遗漏。但科举的出现,创造了一个世纪的奇迹,不用朝廷站出来问、去找,那些受过教育的人,都是自发的走上被朝廷选拔的道路。 在科举制度成熟前,还能看到一些隐士高喊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话。逐渐随着科举制度的成熟后,科举已经不是一个从政的选择了,成为一个读书人都会背负光宗耀祖、个人需求的压力下必经之路。把能认为自己是个人才的读书人都送上了长途跋涉的科考之路。 像范进中举这样的事,虽然只有故事里才会发生。但不惑之年的考生,却也大有人才。这肯定不是为了从政当官了,也只剩下理想和荣誉了。你看,朝廷寻找人才的方法方便多了,自己会来。
其次,怎么以公平的方式衡量这个人才比其他人才优秀?只从表现上看,八股文固定模式、形式单一,无法写出自己的观点,只能代圣贤立言,思想空洞泛善可陈。这怎么选拔人才?更别提衡量人才的优劣了。 别看八股文对文章形式的要求极为苛刻,其实当时的八股文考题就是对对子、写写诗。反而成为体现人文知识素质的有效方式。要说写诗难,你看,打个比喻,五言绝句,一共二十个字,写出一首诗,约束你的创造力了吗?古今又有多少优秀的五言绝句出现? 八股文的句子,比五言绝句要长得多了,创造空间也比五言绝句大多了吧?拿来判定谁是状元,谁是探花,一路了然,很好的衡量工具吗。
最后,怎么证明他是一个合适的政治型人才?实际想想,曾国藩、刘伯温、纪晓岚等,不也是八股文的科举制度挑选出来政治型人才吗。置于纸上谈兵、泛泛而谈的情况,这一点还真轮不到我们替古人操心。 在古代的朝廷,特别重视官员政治经验的累计。会安排他们从底层知县做起,一步步一层层的经历磨练,来累积经验。即使是状元,也要从七品芝麻官做起。所以说,科举只是选拔人才的敲门砖,只有与官员的任用制度放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试想,如果八股文的科举考试,只会挑选出做文章无病呻吟的人。那为什么会出现很多写文章、写诗特别好的人,在政堂上郁郁寡欢而不得志呢?唐代李白、宋代苏轼很多很多。但是几乎从来没有听说过,当到宰相的人在行政上特别无能?
也许,科举不是尽善尽美,但也绝不是漏洞百出。起码不是当时时代最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