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廖站桩:深度讲解站桩要领,深度解析后发现自己原来站错了

本文所讲所述的是养生桩的一种,所以如果目前大家是在别的地方别的站桩,那么先看看这里的动作要领,然后再对比一下自己所学的,法无定法,所以请客观看待!初学者必看,因为这是以初学者自学的角度进行讲解的。

我们确定这种养生桩的各种条件

学者:身体健康。至于为什么,因为身体有异的人,练习的感受需要区别,因人而异。

时间:第一次60分钟以上,后续每次站桩30~60分钟之间,早晨站桩为佳。

呼吸:自然呼吸,至于控制呼吸的练法,感受因人而异,这里需要建立调节,所以自然呼吸静站的练习方式。

意念:每个人都是或多或少有意念活动的,这里指的是你自己不要主动去想任何事物,任何情况都不可理会。有的朋友会静不下心来,但是这里建议初学者以直接磨炼心性的态度来练习。

穿着:宽松的衣服,透气的平底鞋,不带任何电子产品。

环境:有山有水为佳,空气清新,没有大风吹。

自学站桩,动作要领详解

这里讲解以初学者角度,自学站桩的方式描述给大家,或许各位有在别的地方学过,但是不应进行对比评判好坏,毕竟教的不一定是相同的桩功,这里的养生桩,下面描述给初学者,可以自行参考方式方法!

1、易筋

拉筋放松相信去跑步锻炼的人都知道在练习之前要放松好,要拉筋,给出的理由是避免过程中抽筋。但是这里,寓意是直接扩宽经络的本身宽度,让其气血能更好的通行。大家都知道,站桩可以调理身体气机,加强气血锻炼,但是不曾了解到拉筋是直接扩宽身体经络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要致富,先修路,这就是修路的练法,然后你在练功过程中,气就是车,血就是水泥,气血就是来把扩宽的道路修扎实的,加固的。所以一定要拉筋,不论是做什么功法,动静结合是必然的,虽说直接站桩也可以,但是目的是养生,那么我这里的第一点就是拉筋,而且最好是10分钟以上。

拉筋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八段锦,易筋经等健身气功,不用按照气功,导引术的练法来,直接把动作拆分,一个动作保持30s坚持做,这样做一套,你会发现,自己做完后,麻麻的,这是好现象。简单来说,只要是坚持每天有练这个的,我就没见过身体不好的。

俗话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黄帝内经】:“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2、站姿——靠墙站

可能了解老廖讲的站桩,都知道要先调形,站桩之前,先确定好自己的身体情况,所以这里讲的是靠墙站,站桩与靠墙站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我是以这种方式,让大家能更好的找到感受,更好的掌握,而不是一来就交给大家一些没用的口诀,看着花里胡哨的,自己却没办法实证。这里的讲解主要是感受,排除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脊椎侧弯,驼背,变形等各种问题,但是自己平时生活中却没有感觉到异样的情况。当你连靠墙站都很难做到,你认为自己站桩的方式真的正确吗?或许你有相同的感受,但是你未来调形方面,估计得花多久时间呢?所以能一开始避免就尽量避免,找到问题后再针对性的调理。所以,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情况,就先靠墙站一下,试试吧!

靠墙站

做法很简单,一练就会。首先是光着两脚,然后并拢,有的人是O型腿,X型腿,所以这点也应当注意,你们练习时,哪怕是相同的感受,但是表现出来的姿势也有区别的。这里练习的感受,是以正常情况下,你所得到的感受,如果自己的站姿不是正常情况的,那么需要区别一下对待,当然不是说这种情况不适合站桩,而是你们练习的感受会有些许区别,所以咱这里主要是讲解正常情况!

脚部动作做好,再让你的小腿,臀部,肩部,后脑处全部靠在墙上,可能有的人站不稳,前倾,所以像这种情况,你怎么能确定自己站桩就一定正确呢?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排除一些因为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不必要因素,导致自己以错误的方式得到正确的感受,结果练了没有效果。要注意:大家都是初学者,这里只是提供一种自学的方法,去合理规避一些情况,让大家可以有更深的感受来练习,并掌握站桩,毕竟,自学的道路是坎坷的。所以你能够坚持15分钟以上,那么你的站姿到位,身体骨骼基本上没什么问题,然后你练站桩会更容易掌握到位。

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动作要领口诀,但是这些要领中,老廖总结了三个动作难点:

1、虚灵顶劲

2、含胸拔背

3、松腰坐胯

虚灵顶劲

在能够正常站直的基础上,去找动作要领所带来的感受,会更加容易,而且不会出偏。要有正确的感受,就一定要让自己脊椎打直,身体立身中正安舒,而要做好,那么你在靠墙站时,头部靠墙的感觉基础上,让自己的下颚微收,记住,头不要动,收下颚,这是调理驼背的关键所在,所以必须要清楚下颚微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你在做好下颚微收的时候,你的脊椎到头顶才是打直的,百会才能有上领之感。也就是这个动作,是让你在头部正直的基础上,微收下颚!

要更好的体验到这种感觉,那么你一定要配合眉心舒展,双目垂帘,扣齿闭唇,舌顶上腭等相关动作。因为很多人站桩都是追求一个目的去站桩,而忽略了练功的本质——自然。所以咱们练功时,一定要放松好面部表情,眉心舒展,眉开眼笑,这个怎么体会呢?就是你去找开心的感觉,想想开心的事,但是笑不露齿,在这种情况下,你的面部表情才是放松且自然的,毕竟 “笑一笑,十年少 ”,只有面部表情放松好了,你对于虚灵顶劲的感受才最深刻;然后就是扣齿闭唇了,牙齿轻轻的挨着扣上,不能用力,要让两颊的肌肉也是保持放松的,并且嘴唇要闭上,不可张嘴,简单来说,你练站桩的过程中,能不开口说话,最好不要开口说话。关于天门与地户,天门常开,地户常闭。这里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天门就是头顶百会,地户就是会阴,谷道。天门要常开,所以你要常笑,眉心舒展,这即是虚灵顶劲的核心;地户要常闭,就是二阴之间的会阴穴,要常闭,包括站桩里面的尾闾下垂,敛臀等,都是符合其要领的。

第二种:天门指鼻子,地户指谷道。就是鼻呼鼻吸,嘴巴闭上。因为练功讲究比较多,张嘴容易泄气,所以比较忌讳,

所谓的“谷道”,就是人通过口,食入的五谷杂粮,经过胃,小肠,大肠的消化吸收,剩余的残渣从肛门排出。就叫谷道。

关于眼睛的做法,这是区别于站桩养生方面最大的区别之一!

眼睛在养生桩里是微闭的,在武术桩里是睁开的,但是现在只要是以养生为目的的站桩,都称之为养生桩,所以我也不好怎么评价。一般来说,闭眼睛的练法,就是把眼帘轻轻的微闭,但是不可用力,怎么样的一个度呢?就是轻轻搭上,然后微微留一丝光线,不能用力闭死,否则容易头昏沉,容易神死,不闭则容易神散,达不到养生的功效。保持这种自然垂帘的方式,在这种状态下,眼睛是温热的,符合眼部气血的通畅,并且因为你是闭目养神,所以你的目光不会注意到其它地方,不会受到外界诱惑,这时保持心神内敛,可使其精魂不散。闭目养肝,练完后再睁眼,你会神清气爽,并且看前方会感觉自己看得更清晰了!

如果你练的是睁开眼睛练的站桩,那么你的练习方式应该是这样的,眼睛平视前方,怒目睁圆,然后聚焦看一个点,看得越远越好,聚集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专注的去看,这一般是技击桩(武术桩)的练法,所以不要纠结于可不可以看不看电视这种无聊的话题,古人学功夫是为了糊口,吃饭,所以你认为他们会有时间想其它的吗?而且他们有电视剧看吗?所以,你再以这种方式站桩的时候,你的目光会变得犀利,当然,你得勤练之。

至于练功,既然你是要调理自己的情况,那么练习就要安心静下来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且每一次练习都得用饱满的精神状态来练,老廖反对那些身体状态本就疲惫的情况还来强行站桩的方式。一般关于眼神的运用,只有在一些特殊的练习方式,特殊功效的锻炼中,才会要求眼神的收放以及引领。必须得基础,练功,本就是磨炼心性的一个过程,杂念横飞本就很正常,如果你初学阶段实在是忍不住,可以借助音乐辅助,但是后面同样也要戒掉音乐导引。只有你自己的心真正能静下来,这才是修行,行走于闹市之中,心无波澜,普通人的生活,亦是修心,做到随处可境!

还有舌顶上腭,这个被滥用的方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很多功法,貌似都或多或少扯到舌顶上腭这上面去了,甚至把真正的津液,当成口水了,这点我该怎么说呢!一般来说,初学阶段做不做都可以,动功一般不需要舌顶上腭,至于站桩过程中,你想做就做,不想做可以不做,做了感觉不自然就不做,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搭鹊桥吗,为什么不做,其实是你想多了,简单来说,这是小周天,也就是任督二脉,打通的时候,会自发有的一个表现——舌顶上腭,会阴区有收缩之感,当然也因人而异。很多人都喜欢去神秘化,其实每个人都是通的,只是自己感觉不到而已。比如用意念走周天,或者它在自行运转,这就是所谓的打通周天。当你有基础能够让你自己去走周天的时候,再去做也不迟。所以在初学阶段,做不做没影响,只要放松自然就可以,即使练了几个月任然也没有这种感觉,但是你舌下津液泉涌,可以汨汨然咽下的时候,再稍加意念舌顶上腭,也是不迟的。因为在这个时候,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放松的要领,并不会因为舌顶上腭而造成紧张感,这种情况舌顶上腭搭鹊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搭鹊桥,但是养生而言,区别不大哦!因为你有这个基础了,你的身体一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有的人天生就可以意走周天,所以没必要追求这一块,反而耗散其神)

头部动作要领的虚灵顶劲,大致就讲到这里,并且这些动作,与其他动作都是相互有一种独特的关系相互对立,吸引的,所以不要小瞧任何一个姿势,当你认为很简单的时候,那么你要么是自己熟练掌握,要么你是压根就不知道细节,所以练错了,没效果!

沉肩坠肘

关于站桩要领的口诀有很多,但是要说难的,沉肩坠肘绝对算是一个,原因无它,就是因为这个动作是建立在动作要领正确的情况下,才能有的体会。所以下面会从上到下,从局部到整体详细的讲解一下。在历史的传承中,站桩有很多通用的四字口诀,诸如: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腋开胯,舒指松腕,中正安舒等很多很多的口诀方便传承,但是也正是因为简单化,所以每个人所看到的感悟,一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地方教的都有区别,这里讲的是静养桩功的一种,不可一概视之,因为这种主要是以调理身体,改善身体为目的,是道家功法体系里面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因为大家都是初学者,所以老廖简化了一些!

关于沉肩坠肘,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一般教的方法都是让你把肩膀放松,但是却没有给你讲如何放松,因为你不知道如何放松的情况下,你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放松了呢?站桩的松并不是单纯的放松,而是松而不懈,至于其中之度,尽量让大家能体会到感受。方法是:先按照上面说的靠墙站站好,肩膀整个部位贴在墙上,然后再把整个肩膀放松,让手臂自然下垂,记住这个感觉,然后离开墙,再做站桩沉肩坠肘的动作:两手从体侧打开弧线往上至头顶,手掌面对自己这个方向,从眼睛前落下,然后放至胸前,完成沉肩坠肘这个姿势,但是肩部要找到刚开始让你找的感觉。平常咱们做的时候,吸气往上抬,呼气时手往下放,气沉丹田,就像收功动作一样,只不过你是完成这个姿势步骤,去更好的找感觉,并不是单纯的放松。做好之后,你的腋下要有放着一个小气球,自己不用力的情况下,但是它却不会掉下去的感觉。两个肘关节有自然下垂的感觉,这是虚而不实的,就是肘部向外或者向下引,但是肩峰处肩臂骨交接处,就会出现一个凹,感觉上有点把肩臂拉长的那种感觉。要记住,不能够可以的去垂下去,因为这样做,看似肘关节是坠了,但是会折腕,违背了站松静自然的原则,所以,不论是你练的是哪一种功夫,坠肘,永远都是一种舒适自然的感受,这是你找到状态的关键。所以不论你手在前方抱圆,抬的多高多低,肘关节都是有往下自然下沉的感觉。

站桩

其次就是舒指松腕,就是虎口崩圆,十指引劲,这是手指与腕的动作要领,可能这点每个地方教的不一样,因为有的是要求手闭着在抱圆,单子这里教的是手指打开。怎么做:先把手腕放松,然后把十个手指自然打开,它一定是一个自然微曲的状态,并且两个虎口相对,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这不是让你去模仿这个动作,而是你自己去找感觉。因为每个人的个人情况都不一样,所以不要去盲目的生搬硬套一些教学视频或者模仿一些图片里的动作,你要去找到这种感受,好似抱了一棵大树,一个大气球,凭自己感觉来,不可过大或者过小,正常情况下,是有人给你调形,但是大家都是自学,所以我说一个方法,方便参考。就是两手间隔距离参考肩井穴之间的距离,如果直接给你说多少公分,那么就定死了,不适合每个人,应该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所以这个间距,我想大家都可以找到。

肩井穴

还有的人说站桩沉肩坠肘这个桩架的高低,不知道该如何去把控,怎么说呢,一般来说,都是放在胸前,但是也有一些是放在下丹田的,这点有很多的区别,这里简单说一下。在做手架高低的时候,这个区域一般高不过百会,低不过下丹田。我个人建议是放于胸前,因为这里面的门道,与含胸拔背有较大的关系。有的朋友可能有肩周炎,这时站桩可能会肩痛难忍,如果实在忍不住,可以手抱于丹田处,但是要知道,只要你是坚持做一个小时抱于胸前的练法,可能就会好了!

含胸拔背

站桩的动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因为有的东西,你得去练,去实证,才有资格说,恰恰是这简单的动作,双手抱圆,全身放松的看似随意站立,但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是表面所看到的。并且这个过程中,会把身体上下所有气机,穴位等都给调动起来,所有站桩你会全身上下,无处不出汗!并且它的汗,也有特殊的讲究!所有它的好处极多,简单来说,仅仅是含胸拔背所配合动作要领时,所引起的好处就有:

  1. 做含胸拔背时,胸部。腹部与背部的充分放松,间接对任督二脉做了舒展!

  2. 双手环抱的过程中,十指引劲,间接带动并放松了劳宫穴,肩井穴。

  3. 下盘的相互配合,不知不觉中还调动了足三里这一对大穴。

  4. 脚趾十指抓地的同时,引动涌泉穴,并与自己百会相互对立却又牵引,一个上拔,一个扎根!

我认为站桩在初学阶段,真正难以掌握的有三点:第一是入静,意守;第二是含胸拔背;第三是松腰坐胯。这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入静,意守,似守非守,此中之度,如何把控,需要自身体悟验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我说了,但是你不理解,这不等于白说吗?

双手撑抱在身前,参天大树立荒原。

间架得当似弓满,大形充盈见浑圆。

精神提起复坦然,周身鼓荡乱回环。

其中“不空”两个字,万两黄金不轻传。

含胸拔背,这“不空”两个字,要多加体会呀!怎么体会呢?

简单来说,就是找一个自己抱着一棵大树,或者大气球的感觉,但是不可过大,参考上面对照肩井穴的做法,就类似于要自己两手展开才能抱起来,好像只有这样,自己的双手才能接触的那种感觉,这样自己的背部才能扩展开来,自己才能好似有一个劲把它往上拔起来,这样你的胸部才能微微内含,但是不可过度,因为含胸拔背,不是让你去弯腰拔背,或者含胸驼背,怎么说呢,就是你靠墙站的时候,把松腰坐胯,实腹,命门后挺,沉肩坠肘等动作做好时,身体中正安舒,脊柱感觉是直的,一站就站好了,就是这样的感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它的魅力,可能会涉及到松腰坐胯等下盘动作,但是大家尽量用理解的角度来看待,先理解所说的种种,再去找感觉。所以在动作的时候,尽量找到我说的感觉就行了!

含胸拔背是身体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的一个姿态,我见过十之八九说站桩没效果的人,练的就是含胸驼背的姿态,我也不清楚他们是怎么学的,因为很多所谓的教学教授,高级知识分子,专业人士,甚至一些教学师傅,就喜欢这样教,但是这样长期练习,大多都是肺气不足,而且含胸驼背,注定脊椎方面不是很好,虽说也会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却远离了站桩的真谛所在,所以他们站桩反而容易胸闷,气虚,反而美名其曰其中病症,明明就是内气不充实的表现!所以在做拔背的同时,去做沉肩坠肘,在抱圆的过程中,才能更深的体会到含胸拔背的真谛,这也没办法,因为它的上下动作是一体的,否则为什么老廖会说站桩三难有含胸拔背呢?

怎么样的感觉呢?就是手好似抱了一个大球,但是自己的前胸是放松的,后背拔起来会很充实,一定得有这样的感觉,因为这是也是形成腹式呼吸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直接放松了五脏六腑,呼吸深度加强却又自然,有利于清气上升,浊气下沉,让自己身体恢复到健康的上虚下实的状态。并且咱们的下盘也是有扎根之感的,因为要做好含胸拔背,你就必须是放松好腰部,腰部承上启下,在任何时候,都是放松的。长期的坚持,你会练出真功夫,简单来说,你会发现有一股劲道由地而起,从下盘透过腰,行于拳掌,这是他们练武的核心,咱们是养生为目的,所以不必去追求这一块,毕竟你吃不了这个苦,吃的了这个苦也就不会有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了。如果你是练武的,你的师傅不教你这一块,就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基础没打好了。

上面所说的种种,都是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好的理解含胸拔背,用一种松静自然的原则来对待,去找到我所说的这种感受,而不是自己强行刻意用力去控制做到。因为我讲的是静养桩功,所以是以松静自然为基础的练习方式,如果你要出功夫,请学其它的桩功。或多或少与你所学的有一些不同之处,毕竟区别就是细节方面!

“含胸”和“拔背”是相互的,能含胸者做必定能拔背。

含胸:胸部自然舒适,中正安舒,两肩胛骨节微微向前提,胸肌做左右弧形下沉。

拔背:当胸略内含时,背部有撑拔之感,肌肉自然松沉,两肩背脊自然向上撑开!

含胸,含者,内含也,是谓含胸,此时的背部是自然往外凸的,形成圆弧状,这就是拔背。百会与会阴是一条直线。“含胸”与“拔背”合二为一,负阴抱阳,环山抱水,这就是传承的魅力所在,然而我们平时的生活节奏与习惯所致,含胸并不简单易行,拔背也非轻举。要找到核心的精髓魅力所在,就必须得向内求,何须外求,不如内守!

“若问此中真消息,须寻脊背骨节中”!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含胸拔背指的是一种姿态,在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比如:

拉二胡者,其坐姿配合气息来推弓拉弦,按音揉韵;

歌唱者、吹奏者,靠的是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妙法;

书画家运笔走势亦是如此;

甚至骑自行车、摩托车者乃至举重者的起势,无不是含胸拔背的见证。

所以要读懂含胸拔背,理会其中深意,不仅要在日常生活的练习中去摸索、领悟、感觉、意会,还要去联想、想象、体会。一切真谛来源于生活,源于实践,更源于一心付出。

这两手环抱,含胸拔背的姿态,就是老子常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是易经风水学里面的环山抱水必有气!气遇风则散,遇水则止。

其实风水中的气所指的就是势,这个气或者势没法具体来描述,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认何为来气,何为去势。简单来说,经常谈业务的朋友,出去接待客户时,普通人与企业家,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有时你会感到压抑,有时你会感到舒心,这就是气、势、就是气场也是势的一种!

【 风水学中所说的理想环境应是背靠祖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二山相辅,前景开阔,远处有案山相对;有水自山间流来,呈曲折绕前方而去;四周之山最好有多个层次,即青龙、白虎之外还有护山相拥,前方案山之外还有朝山相对;朝向最好坐北向南;如此形成一个四周有山环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良好地段。】

这段话风水学说的就是站桩立的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着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动作。含胸拔背的背刚好对应备考祖山,山高而挺拔;左右青龙白虎也就是沉肩坠肘;前景开阔即双手抱圆;远处有山相对就是手掌刚好对着咱们的胸;有水自山间来,呈曲折绕前方而去不正是沉肩坠肘这个过程中,气血自发流转吗?咱们站桩的姿势刚好符合老祖宗的文化,这无不彰显咱们的文化底蕴!

下盘动作要领

第一、十指扣地

如果你要找重心的话,那么重心在涌泉穴,但是不是死站全身重心在涌泉穴,而是让涌泉穴有一个微空的感觉,怎么形容,就是这里有一只蚂蚁,你踩着它,不能踩死,它跑不掉。那么怎么找到这个感觉呢?就是你的十个脚趾轻轻的挨着地面,这样你的每一个脚趾的关节都是微曲的,这样你在配合屈膝下做的时候,重心自然在涌泉,你就去找这个感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让你能更好的找到扎根之感,能更好的练出劲道,毕竟,你们可以了解一下,大树的树根在地下长的比表面上生长的树枝多好几倍,可想而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肌肉也要尽量的保持放松的状态!毕竟“人老腿先衰,老腿先老脚”!,所以要注意这点!

第二、与肩同宽

应该很多人都知道是这样做的,但是自己却不知道怎么样的感觉,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引起的,所以你的感觉可能会有一点偏差,所以,我建议大家先背靠墙站,然后做两脚做与肩同宽的姿势,裆部有微微拉开的感觉一般就是与肩同宽的姿势,稍微略宽半个脚掌的宽度也无碍,不易体会,但是有这个感觉是对的,找到之后,会更容易进入状态,站好了,足心会有发热发麻之感。关于内外八字,这点可能没人给你强调这个点,我这里说一下,就是站桩过程中,老廖这种桩功不能有内外八字,要摆正,脚尖朝前。一般来说,内八字是武术体系里面配合劲的练法,为了让自己更好的更快的有圆档之感。外八字大多是当下人长期不良习惯引起的,摆正会不舒服,这种情况可以先外八字练,一段时间后调整过来,但是最好一开始就摆正。养生站桩是以松为本,以静为基的练法,实在是因为太多人的身体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好的情况,所以刚开始站的时候,不舒适的正常的,长久练习下去,一样会有圆档下沉,扎实之感!

至于初学阶段的不适感,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是你的个人原因,每个人的根器不同,身心柔软程度不同,有的人身体柔韧性好,做起来当然很容易,但是更多的人,身体都是比较僵硬的,做好动作就不容易做到,更何况放松呢,难受不说,还影响心态。所以重要的是先去站,能站住再说,按照自己舒适的状态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的调整过来,但是我更建议一开始就纠正这些情况,给你调形。注意:如果你是自学,可以按照老廖教给你的来,如果你是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自己随便找一些资料练下去,长久的练习麻烦而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毛病,这点有的人应该已经有所体会!所以术业有专攻,要切忌盲目!

第三、双腿微曲

大部分初学者做的这个屈膝,错误太大了,难怪说站桩这不行那不行,站桩害我不浅呀,明明是自己贪图便宜自学,却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练出了问题,到头来怪这怪那,也难怪,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能白嫖它不香吗?其实这是错误的看法,免费的不一定好,付出的也不一定真。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屈膝,简单来说,是下身动,上身保持中正,这个才是屈膝,如果你上身也跟着做下来,那么不用想你做的就是错误的,总之记住,上身不动下身动。是怎么样的一个感觉呢?简单来说,你会发现自己的重心不在膝盖,不在小腿,而是脚掌,如果配合松腰坐胯,那么你就会有一股扎根的感觉,十指抓地也是配合这个动作的,缺一不可!

微曲的度如何去把控呢?你这样来做,就是正常站直的基础上慢慢来做这个动作,不要去蹲下狠狠弯曲,而要保持自然的微微弯曲,哪怕弯一点点也可以,后面练习熟练后,再弯下来一点,稳固,这同样不会违背屈膝过脚尖的原则。但是要记住,不能站的很直,或者很弯,这样会违背松静自然的原则,而且这样不仅仅会大小腿受力,吃力,并且因为重心在膝盖的情况下,长期坚持后,反而站出膝关节问题了。要知道正确的姿势下站桩反而有助于调理这一块。所以大家要慧眼识珠,毕竟,全身上下,每一个关节都是保持微曲的状态,就是为了身体气机的运行,改善自己的身体,让下盘稳。如果你在初学阶段还是掌握不好,重心势必会不稳,前俯后仰,没关系,找专业的人纠正,这是一个过程,慢工出细活,坚持下去只能稳固下盘,不必顾虑!

站桩讲究力由根生,要有扎根之感,所以再一次强调站桩一定要拉筋,而且最好从小腿开始,从下往上,从脚逐步到,腹股沟,腰椎,脊椎,颈椎乃至全身,都要拉伸一遍,这是为了让我们在站桩的时候,气血更加畅通,效果自然会更好。毕竟筋养气,气养血,血养筋,人因有骨而立,因有筋而行,所以不要小看拉筋动作,尤其是腿部的拉筋,王芗斋先生说:力生于骨,而连于筋,筋长力大,骨重筋灵。功夫与好身体都是练出来的,所以不要懒惰,勤快点对你没坏处!

正如苏东坡评价站桩时所说:“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力百倍。”

其实,咱们都知道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关于咱们的双腿,这点我想40岁以上的朋友感触是最深的:人老腿先衰,老腿先老脚!当自己开始懒惰,不想走的时候,那么,很多的不舒服,亚健康都会找上你,所以一定不可懒惰,整天躺在床上,结果自己一直都是有气无力,头昏脑涨的,这是身体上虚下实的表现。所以一定不要虚度光阴,要去锻炼,尤其是多动脚,因为这双小腿,是我们人体的第二颗心脏。要知道咱们这两个小腿,可是站桩的最核心的点,因为力由地而起,就是透过小腿往上的。但凡是练武习拳养生的,哪一行哪一派教的不跟腿脚没关系呢?

有句古话叫做百练不如一站,宁练筋长一分,不练肉厚一尺。咱们站桩时,脚踩涌泉,通地合阴,头顶百会,通天合阳,内外相济,松腰以承上启下,扎根而承上身之繁茂,如果你的根都不行,又如何能成长为大树呢?所以膝关节放松,全身的力量就会自发的经过小腿而落到脚底,劲却自然由地而起,自发向上直达全身。

第四、松腰坐胯

这是初学者三难中,应该是问题最大的地方了。如果做不好,那么上面与下面是不协调的,并且,既没有扎根之感,也不会有中正安舒的感觉,含胸拔背直接做不好,间接让所有的都做不好。而且,松腰坐胯是比较有讲究的!

松腰:腰部,在站桩的任何时候,都是不能用力的,也并不是说你自己不用力就是松腰,所以,你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首先要把自己的腰椎脊柱打直,并让腰的两侧肌肉放松,脊关节自然的会感觉到一点紧,这时会自然的坐胯,命门后挺,实腹,简单来说就是一下子就把这一块的动作全都做好了。怎么体会呢?就是你可以背靠墙试试,站直,然后把腰部贴墙上,正常情况下,身体是有一个自然的生理弧线,在腰背后贴墙的时候,你的手可以直接从中间的缝隙穿过去,所以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把腰背这里,完全贴合在墙上,记住这个感受,就是不能让手掌可以从中间穿过去,这样做好,你就松到位了,但是要记住,千万不要形成含胸驼背这个不良姿态了。这时你才能百会上顶,尾闾下垂,天门打开,地户关闭,上下牵拉,渐渐地改变腰部的自然弯曲状态。要知道我们因为长期的生活习惯,现在的人基本上都是挺腰的姿态,自己是很难察觉到的,所以一部分人势必找起来会比较难,因为他们的腰部是僵硬的,所以我们要让身体的督脉,也就是脊椎打直,那么势必会让你们感到不舒适,所以通常情况下是很难放松到位的。所以如果您做的时候,感觉很难掌握到位,那么可以练练蹲墙功,这是比较好的松腰法门,练到的就是腰胯与脊椎协调性这一块!

坐胯:胯部,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哪里,这么说吧,就是你的大腿到腰部这一整块,就是胯部。而坐胯的目的是为了松垮,这样气才能下沉,并且胯部力量,这个似坐非坐之感,一定是垂直向下的力,但是身体的重量,却是直达脚底,而要坐好胯,那么松腰就得做好,因为腰部放松好才能承上启下,如此才能配合胯部去稳固下盘。所以做好之后,你会有一种似尿非尿的感觉,怎么形容呢,就是你的臀部会微微下收内敛,尾闾下坠,这时小腹会自然内收,不是吸肚子,你的腹部会感到充实饱满,命门处的脊椎是打直的,一条直线,这样上身才能中正,然后大腿内侧可能会有圆档之感,髋关节部向外撑却不是自己用力为之,膝内裹,怎么形容呢,就是你的圆档之感会更明显一点,然后臀部向外后泛张却不是翘臀的动作,下面的会阴区挨着的下臀会相对内敛一些,成对争之势。上身一定不会前倾,下盘足够稳。所说的种种,都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其感受,但是这点部分朋友可能需要慢慢来,逐步适应才会体验到。

尾闾、会阴、命门:这些是什么位置,可能部分朋友刚接触不了解,尾闾就是背后脊椎最下面的地方;会阴就是二阴之间(身体大小便中间的位置);命门就是肚脐正后方对应的脊椎位置。会阴是三脉合源的地方(任脉,督脉,冲脉交汇),是尾闾的交接之处,也就是尾闾下坠这一动作是为了让你更好的做好敛臀范臀,也就是你的会阴处会被动的有一点微微内收的感觉。会阴又被称之为地户,谷道,要常闭之;百会是天门,要常开之,也就是常笑,二者是相对的,所以尾闾下坠其实是符合此中道理的。并且做好之后,对于实腹,呼吸让丹田之气更充足也是具有关键意义,可以直接锻炼到任督二脉,让其更加畅通,并且也是松腰的关键所在,一定要记住,小腹是放松的,实腹不是吸肚子,否则会让腹肌紧张,必须是放松的过程中,让腹部有充实自然,只有如此,在自发内收的过程中,你的腰胯才能自然松沉下来,所以一定要去记住命门处背靠墙时的这种感觉。命门可是人体的大学之一,包括站桩也有意守命门的练法,哪怕平时对着命门旁的两肾按摩,也可强肾固本。所以命门处的动作要领做好,你的腹部在长久的练习过程中,会让你形成自然形成腹式呼吸(丹田呼吸法),而且口诀:“宽胸实腹”也并不是让你去挺胸,而是在含胸的过程中,胸间有充实抱圆之感,所以再次强调,腹部不是自己用力收肚子,而是一个动作表现,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更好的气沉丹田而已!

百会为阳承接天气,会阴为阴启收地气。它们的运用,也是站桩的千古不传之秘,让其会阴有一点收缩上提,就是配合百会的虚灵顶劲,二者相互对争吸引,这就是站桩的魅力所在,如果结合呼吸法的锻炼,更能起到炼精化气的锻炼效果。炼精化气,其实是我们人体自有的能力,只是你自己身体体质差,感知没有到这一步而已。如果你要更清楚的知道这种情况的直接表现,那么平时有气无力的感觉,我想,这点大家都有体会过,就是第一天晚上熬夜后,第二天一整天精神状态就不是很好,尤其是经常熬夜的人,他们总是有气无力的。如果要再深刻一点的体会,那么有不良习惯(比如手淫,酗酒的情况)的朋友,他们的感受是最明显的,这是因为肾精不足以化气,所以气虚,气不足以养神,所以精神萎靡。所以这不神秘,只是你们不了解容易被宗教言论给迷惑住。包括所谓周天,自己意念让其按照线路运转或者自行运转,这都是你的体质好,你的敏感度高,所以能感觉到,都是同样的道路,练功也只是加强这一过程,因为天生就是通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无不是体质非常好的人。别人忽悠你也只是为了敛财而已!

动作方面:简单来说,两脚与肩同宽,脚先十指抓地,脚趾轻轻的扣在地上,然后膝盖微曲,记住,是下身动上身不动,并且屈膝的度不可过脚尖,否则力都在膝盖上了,这样可能会受伤,所以做好这个动作然后你再敛臀,尾闾下坠,坐胯,胯部力量只能向下,似坐非坐,找到中正安舒之感,因为这个力,怎么来说呢,是为了让你下盘更好的有扎根之感,能更好的掌握状态,所以你做的时候,胯部就不能左摇右摆,必须要找到下沉,坐的感觉,有一种沉坠之力,所谓“屁股一抬,重新再来”就是这个道理。做好后我们的身体才能立身中正,这样你的下盘才能有扎根之感,虚灵顶劲才更容易体会。多说一点,就是有的人在站桩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姿态是左摇右摆,前俯后仰的,并且他们的胯部动作是腹部往前顶,屁股往后翘的,这种时候就要去找胯部的问题。平常大家所了解到的“ 似站非站 ”,“ 似坐非坐 ”,“ 似尿非尿 ”,“ 松腰坐胯 ” 等等形容站桩的词汇,都是针对腰胯这一部分的。再一个就是命门顶起,正常情况下,我们背靠墙的时候,身体本身就有一个生理弧度,就是手可以直接从命门处直接穿过去的,而让你命门顶起,就是为了让你的脊椎打直,让督脉畅通,并不是让你为了做好这个动作刻意的,过分的向后顶,这样强行为之可能会导致含胸驼背,折腹,是一种错误的姿态。所以要自然的将命门弯曲处填平,也就是配合尾闾下坠,敛臀,实腹等与双腿微曲做出的自然状态。实腹就是在你命门顶起做好时自然而然做好的一个动作,就是腹部不可挺起,向上提起,胸部也不可挺起,自然内收含胸时,腹部会自然感到充实,背后命门处刚好填平,并不是让你吸肚子,这点需要注意,是整体动作,自然做到的一个动作。这时你的臀部靠近会阴区的部位会微微内敛,收缩谷道,这也不是强行做的,做好后自然有的感受,这样你才会有似坐非坐之感,扎根之感才能油然而生!现在就可以找找虚灵顶劲向上领的力,就是感觉如同 “ 隔墙视彼物,牛拉重车行 ” ,伸长脖子拉长腰。这才叫做下颚微收,而不是低头让百会顶起。注意找出这个感觉就可以了,用力过度就失之于“僵”了,点到即止。这是一股向上的力就与下坠之势形成了自然的相互对争,这就是站桩的魅力所在。不得要领者往往上体与下盘脱节、断劲、上下难以贯通,。尾椎沉坠,失了精髓,也就是在下盘的基础上,找到扎根之感,上下对争之势,身体微微压下似坐非坐,又被稍稍顶起,既有沉坠之势又不失弹性。百会对会阴,天门对地户!这时再找含胸拔背,做好沉肩坠肘,那么你做的动作,基本上就到位了。

呼吸方面:站桩一般都是自然呼吸,但是在在这个动作基础上,会形成自然的腹式呼吸,因此胸部采用“含胸”的方式,是为了在不增加呼吸频率情况下来加强呼吸的强度和深度,让呼吸的气能够更深的入到丹田,毕竟呼吸入脐,寿与天齐!所以用这种方式并不会有运动中气喘的现象!腹式呼吸的含胸与胸式呼吸的挺胸方式正好相反。含胸不同于凹胸的紧张内收,含胸是胸部要有宽舒的感觉。挺胸是许多人只习惯于用胸式呼吸。但是这种呼吸方式主要是胸部的扩张和收缩,横膈膜的运动较小。这样,呼吸多集中在肺部的上、中部进行,肺的下部由于运动较小,时间长了会逐渐形成肺泡关闭,导致肺组织萎缩,甚至纤维化。二者各有所长,只是腹式呼吸练的更深。初学时,不用想都知道大家不习惯于腹式呼吸,不习惯含胸这个动作。这类朋友只有把挺胸的念头打消掉,在后面生活中,慢慢的在动作里微微的含胸来适应习惯,但是也要注意这不是内收胸,而是自然内含!日久自然会越含越充分,但是不善于运用含胸的朋友,要注意不要形成凹胸、驼背的病态姿势,用客观正确的方法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上身身法就正而不散,身有主宰,这就是含胸与呼吸方面。

关于站桩的心与神(意念):站桩可以不需要任何意念,意是意,念是念,不可混淆,当你的念头落下静止,则思维停止,神活,就会找到心,心随意起,故能明察,所以站桩过程中,任何杂念都不可以理会!练习过程中,不管你想不想,都会有意念活动,但是你要把意念与感觉分开,正确的站桩需要正确的感觉,二者难以分开形容,并且不同的意念活动会让你有相同的感觉,同一意念也会有不同的感觉,简单来说,把你的意识运用到站桩中,就是意念,而意识活动产生的相似反应就是感觉,正确的感觉有助于水平的提高。所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解决问题时还要详细分析,有的人会说,直接什么都不管不就行了吗?但是你试试真的能做到什么都不管吗?所以,咱主要是讲感受,让你找到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把你定位在高层次,毕竟要适合初学者。正常情况下,只要是感觉舒适得力,呼吸均匀,协调平衡且不紧张,练完有一点点疲惫或有一点余兴都是正常的,因为你还在不断适应调整的过程,一般情况下,都是神清气爽,浑身通透!

因为这是站桩三难之一有入静这一说法,练武的不讲究入静,但是这里的站桩却讲入静,可能讲到的稍微有一点深,如果不想了解,其实可以什么都不管,就单纯的站也是一样的。在保持桩架的过程中,意念会引起一些感觉,关于感觉的不同去调整桩架与意念,并检测自己意念活动是否正确,在不断的思维感觉中调整,气血不养而自养,肌肉不练而自练,自发的能达到断锻炼的目的与养生的好处,但是也不可针对某一感觉,某一意念,这样容易走入误区,易流于形式,可能会练功出偏,,要注意自己的精神切实与意念具体,让这些随之而来的感觉自然的消失,不去理会,这样才能让劲由地而起,练到全身。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不要过于强烈的意念活动,这本就是磨炼你的性子,当你能正常灵活的掌握的时候,你就能做到意守丹田,自然而然的站桩,也能够很容易就进入站桩入静的状态,并且也是可以在闹中取静,自己由心而静的状态。

桩功并不是简单的运动锻炼方式,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你的身体反应不同,表现的气功态不同,也会感到不同的功感神通,这时你就不要去追求,因为追求是耗神之举,神通的出现也是诱导你的。并且,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情况不一样,练习站桩的目的也不同,所以练习完后的种种情况也不同,大部分反应无需再以,少部分反应是练功出偏,一般有师傅指点!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

通过上面讲解,我想大家对于站桩姿势、功效与做法,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但是要记住,咱一来就给大家强调是普通健康的人自学来练,其实就是规避一些特殊的情况。如果你想尝试一下,偶尔练练养生还是可以的,但是要深修传承下去,那么就得找到一个正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跟着学习。纵观目前市面上所教学的桩功,它们的要求与细节各不相同,所以你要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练法,还得擦亮眼睛,这个不是说看看文章视频就知道的,因为有的东西不适合每一个人的,毕竟每个时代都不乏贪图小便宜白嫖之人,因为免费,所以不珍惜。

目前,学习站桩的朋友,要么是身体有问题的,要么就是注重养生的,大家都在追求动作要领的对错,但是自己却是盲目的死站,甚至没经验的师傅让你把疾病当做气冲病灶来对待,坚持练下去,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到头来怪这怪那,这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了,自己没有找对方向,没有一个有经验的人辅导你针对自己的情况改善自己的情况。总之,站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学会动作就可以的。当大家知道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位好老师的时候,就明白像站桩这种功法为什么要有人教了,而是是长期的辅导!

结语:祝福桩友们自然顺意!站桩快乐!我是老廖,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术业有专攻,欲知上山路,需问下山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