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席:我学画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陈传席,博士,江苏睢宁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曾任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来源:陈传席文集
中外学画者,莫不从临摹开始,(开始出于兴趣,涂鸦阶段不算),毕加索不也是从临摹文艺复兴时代的名作开始的吗?但中国画在临摹上应下更大的功夫。据说有一个学校美术系主任把学国画的一班学生分为两部分。天赋素质水平本来都相当,其中一部分学生从写生学起,三年基本不临摹。另一部分学生三年全部临摹,基本不写生。结果到第四年,以临摹为主的学生造型能力、笔墨功夫、创作能力大大超过以写生为主的学生。因为写生所能学到的内容,在临摹中都能学到。写生主要练造型,尤其是捕捉人物等的动态造型。但临摹中也学到了造型,而且是经过名家提炼、概括、加工过的造型。掌握了这种造型能力(包括解剖关系),不去写生,自己杜撰都可以。但临摹所学到的笔墨线条构图等能力,写生者就没有。我的看法,先临摹,把绘画上的基本因素都掌握了,再去写生,这就成了画家。若先写生,再临摹,便事倍功半。先临摹,后写生,事半功倍。学习传统,更需要临摹。但临摹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临摹。这“理解”非多读书多研究不可。一生没经大师指点的人是不能成为大师的。研究大师、理解大师的作品,也就是变相的经大师指点。因此,研究美术史,研究画论、画理就是成为大师的捷径。
世界上有懂而不能的,没有不懂而能的。有很多人(绝大多数)画了一辈子画,其实不懂画。尽管他(她)十分刻苦、十分努力,日夜不停地画,画到八十、九十岁,有可能越画越差。犹如学打拳,你不按严格的套路练,而且不理解,只是乱打乱伸,练一辈子也不会打拳。懂、理解,就要研究,就要读书。当然,读书更大的作用是增加修养,修养学识是更关键的。你懂了技法,修养不高,作画的境界不高,格调不高,仍然没用。“腹有诗书气自华”。绘画又是自我表现,你的气质、修养、学识,胸怀也都在你的画中表现出来。所以,读书的作用非同小可。
人重视修养,又过于轻视技巧。虽然是九和一的关系,但若没有这一,也完全不行。钱钟书修养高,他的书法并不高。原因就是他没有认真掌握书写的技法。技法到一定高度也靠学问。新的技法还要反复试验,还要反复体会。什么叫“一波三折”,什么叫弹性线条,什么叫平、留、园、重、变,什么叫淡,什么叫散,什么叫静美,什么叫动美等等。这都必须静下来体会、弄懂。
还有“幼功”(童子功)问题。作画没有“幼功”可以,从五十岁、六十岁开始作画都行。但作画的绘画性之外基本功,必须很早就具备。比如书法,最好有点幼功。诗、文更需要幼功。各种风格中的画,还是传统一路难,也以传统一路最耐看。我曾写过《花样和风格》,很多人出点新花样,半年、几个月,乃至几天都可以。但创造新的风格是一辈子的事,这问题当另论。
还有“理性”和“激情”问题。学画要理性,但通画理的人如果被画理所束,也画不好画。先懂画理画论,练好基本功,创作时置画理于度外,一任激情流露。有人说“画贵有误笔”。“误笔”往往是随意或激情所致,有时可能是败笔,有时可能是最佳之笔。太理性的人是不能创造出新奇之作的,但可以把成法旧法深入。
我本人这几年画画多变完整为破碎。以前下笔求整,长线阔墨。现在把完整打碎,又把破碎整合。这是从元明清直至黄宾虹的画中得到的启示。长线变短线,短线变点,点的运动轨迹就是线,由点变短线再变长线。写意画线太长太阔,易死板,不易变化,更不易生动。点和短线,每一笔都有很自然的变化,易生动,易见精神。古人书画讲究淡、散。破碎最易淡、散。中国画是在统一中见丰富,西洋油画是在色彩丰富中求统一。破碎易丰富,但也要把破碎统一,这就要靠修养和悟性了。
画画的问题很多,这篇短文不能尽谈。读者可以参看我的一系列文章,或参看我的书《六朝画论研究》《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文集》(九卷本)《画坛点将录》《悔晚斋臆语》等书中讲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