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领土扩大三倍,计划偷袭灭秦,因处事不公,被活活饿死
战国中后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逐步走向强盛,东方六国都不是秦人的对手。但六国情况又不尽相同,齐国富裕,楚国辽阔,魏国技术发达,赵国算是比较衰落的。但是,一位伟大的君主横空出世,遏制了这个势头。
他就是赵武灵王,刚刚即位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不光要受到秦国和其它诸侯国的欺负,北面的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还不断骚扰,甚至连临近的中山国都时不时袭击边境。作为诸侯王,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更为凶险的是,他的父亲赵肃侯刚死,魏、楚、秦、燕、齐就分别带领数万精兵来“会葬”。名为吊唁,带这么多人,实在是居心叵测。这对于刚刚上台只有十五岁的赵武灵王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年少的赵武灵王,在托孤重臣肥义的帮助下,沉着应战。他先是下令赵国境内全部城市,做好一切准备防范外敌,摆出鱼死网破的架势。另一方面,他积极瓦解对手。他重金贿赂越王,让出兵攻打楚国,又贿赂楼烦,让他们攻打燕国。这样一来,五国之中的楚国、燕国都无暇顾及赵国,只剩下了秦、齐、魏三国。
赵武灵王又与韩国和宋国结交,约为联盟对抗三国。他下令,吊唁的军队全部不准进入赵国境内,只能在边境之外将礼物送至邯郸。秦、齐、魏本来也就希望趁火打劫,没指望灭掉赵国,见到赵武灵王的警惕性如此之强,也就纷纷离去了。
经过这一次的风波,赵武灵王感觉到弱国在那个时代生存的艰难,他长时间考量之下,决定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根据《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所记载:
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
如果说商鞅变法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造秦国,那么赵武灵王则着力于短时间内提高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即便这样,他所遇到的阻力也不小,但最终通过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使得赵国得以强盛。
“胡服骑射”很见成效,赵武灵王北击匈奴,攻占了今天内蒙古黄河两岸地区,并设立了云中和九原两个郡。他又在阴山修建赵长城抵御胡人,使得国内安定。更为要紧的是,他还灭掉了中山国,解决了这个在身边喋喋不休的隐患。这次灭国之战经历了十年之久,此前的中山国国力并不弱于赵国,如果不是赵武灵王的乾纲独断,赵国说不定还会被它灭掉。
当时赵国的实力扶摇直上,疆土面积竟然扩大了三倍,史书盛赞“时赵之强,甲于三晋”。更为令人震撼的是,他曾经乔装打扮,亲自深入秦国境内,打探当地的山川地形和兵力部署。
当时秦国依仗崤山、函谷关拒守六国,几百年来占尽便宜。赵武灵王打算绕过函谷关,从新设立的云中郡南下,通过陕西后直取咸阳。这个计划不可谓不大胆,也不可谓雄心勃勃。
但是,赵武灵王此时却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宠爱自己的王后吴娃,爱屋及乌,也喜欢吴娃所生的儿子赵何,甚至废掉长子赵章的太子之位,为赵何腾出位置。
其实,赵章身材高大,性格强悍,很有赵武灵王的风范,也很受他喜爱。于是,赵武灵王就为两个儿子而纠结,甚至一度想将赵国一分为二给他们一人一半算了。最后,赵武灵王还是传位给了赵何,这就是赵惠文王,而他自己做了“主父”。
在一次朝会上,赵武灵王看到强壮的赵章还向弟弟行君臣大礼,于心不忍,就割出代地给赵章,封为安阳君。赵章一直对于失去王位而耿耿于怀,得到代地后便更加滋生了野心。他趁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在沙丘游猎时,发动了兵变。
可惜这次兵变,只杀死了国相肥义,却让赵惠文王跑掉了。赵武灵王的弟弟赵成带领大将高信等人率军平叛,赵章抵挡不过,躲进了赵武灵王的行宫。赵成等人将行宫围住,杀死了突围的赵章。虽然他们不敢对主父动手,却困住行宫,断粮断水前后达三个月之久。
最后,这位胸怀大志的国君,竟然在自己的祖国,在自己的行宫之中活活饿死,壮志未酬。
参考资料:《史记》、《东周列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