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道之人皆见德,有德之人常有得

汉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一种会意文字,是通过字所体现的图形来表达意思。“德”字,由彳(chi)、十、目、一、心组成。“彳”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也指:多人,小步、小心谨慎。“十”指正确的目标、方向,也指圆满、完美。“目”,十下是一双眼睛,表示目光、辨别、分析。“一”,象征:惟初太始。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三生无穷”。所以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一代表始终。“心”,一下面是心,意为遵循本性、本心的意思。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众人奉行的为人处世最高的良心准则。人们通过小心谨慎区分正邪,用正确的宇宙观处理事物,以达到圆满、完美的行为和高尚的心灵准则。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

道德,指衡量人们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实,在我国古代,这两个字有其独自的内涵,同时他们之间又相辅相成,互为整体。让我们来看看德与道的关系。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讲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所论及的正是“道”与“德”的关系,即:“道”是在承载一切,并永恒存在的,“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道”要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德”。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同时,德又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采取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那么“德”与“得”又有什么渊源呢?

说到“德”,就不得不说一下“得”。在商朝晚期,统治阶级十分崇尚“得”,致使商代社会中现出了贪得无厌,甚至为了“得”不择手段的风气,尤其是在商王朝的末期,这种尚“得”的风气更是达到了高潮。尚“得”是一种自私、贪婪的表现,是人类“返祖”的现象,西方社会信奉的“丛林法则”就是最直接的例证。

然而,任何社会都有另类,在那个尚“得”成风的社会里,偏偏有人以“不得”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且,他还籍此干出了一番事业。这个人就是周古公公亶父(姬姓,名亶,又称周太王, 豳(今陕西旬邑)人。上古周族的领袖,西伯君主,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据推算,古公亶父是轩辕黄帝第16世孙、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孙,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历史上的著名贤王。

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时,追谥他为“周太王”。)当时“犬戎”(古代族民,活跃在陕、甘一带)不断袭击中原居民,古公亶父为了避“犬戎”之祸,只好“不得”,主动放弃了世居地,带领家族由豳迁居岐山(时称周原,今陕西岐山北)“复修后稷、公刘之业”,推行“务耕织、行地宜”的农业发展政策,出现了“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的局面,周族逐渐强盛,加之周太公“积德行义”,使得“国人皆戴之”,还因其“不得”的精神,感化了附近一些小国前来归附。在取得了以上成绩后,周人总结经验,提出了“不得”的思想方针。这便是“德”的来源。正是因为这个“德”而奠定了周人礼教文化和灭商的基础。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得”来自于德,有德,则天下得;德来自于“不得”,“不得”则天下颂其德。

俗话说,从政德为先,做官先做人。从古至今,厚德养廉乃执政的立国之基,修身立德是为官的立身之本。德也是普通人立足社会、和睦家庭的必须。德是真、善、美的体现。胸怀天下便有德,心念他人便有德,忠诚孝悌便有德,行事有矩便有德,能讲诚信便有德,做人仗义便有德。

惟愿天下循道之人皆见德,愿天下有德之人常有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