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纵然才华横溢,也走不出她一生的困境!

萧红,一位极有分量的民国女作家,她命运多舛,一生漂泊动荡,在乱世里写下了惊人的作品。

关于她的影视作品不少,其中我认为演绎的最好的还是宋佳版的《萧红》。

该片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一个多才多情又悲情的女人。

都说好的作家不应属于哪个阶级,而是属于人类。

萧红便是这样的好作家。

她的作品疏离于时代,又超越时代。

在那个动荡纷争的岁月,她抛离了立场,将目光投射向满目苍夷的家国人民,

他们的苦,他们的痛,他们的伤,都在她的笔下生动的保留了下来。

从东兴顺旅馆,到俄罗斯红十字医院,从欧罗巴旅馆到商市街,从哈尔滨到上海、武汉、最后终于香港。

跟随萧红走过的路,看着她抗争、出走、受难、写作、颠沛流离,直到生命的尽头。

如果萧红不出走,那么她会在东北的小镇上度过她相夫教子的一生,可她偏不。

出生于哈尔滨呼兰河县的萧红,家境殷实,父亲是当时哈尔滨的教育厅秘书。

从萧红书中看得出,父亲对她很冷淡,母亲早逝,她在家中并不受重视。

好在祖父十分疼爱萧红,给了她最快乐的童年。

在萧红离世前,最怀念的还是跟祖父相处的时光。

受过教育的萧红就像打开了天眼,想要寻找更加宽广的世界。

高小毕业后,父亲不想让萧红继续读书,早早的给她定了一门亲事。

萧红不顾父亲的阻挠,执意跟表哥外出求学。

但两人没坚持多久,表哥也迫于家中压力选择回家,留萧红一人苦苦支撑。

走投无路的萧红等来了已经被退婚的汪恩甲,这个男人竟然不计前嫌要跟她再续前缘,

别无选择的萧红只能妥协,她接受了汪恩甲,但前提是支持她完成学业。

没过多久,萧红就有了汪恩甲的孩子。

汪家不能接受萧红,不允许汪恩甲娶她过门。

萧红为此还跟汪家打了官司。

这件事在当地闹得沸沸扬扬,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萧红的父亲也因管教不严失去了官职,一家人只得搬家。

萧红的举动无疑给家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

她众叛亲离,从此失去家庭庇护。

没了家人的金钱来源,萧红跟汪恩甲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两人在东兴顺旅馆负债累累,汪恩甲借口回家取钱,便再也没有出现。

这个男人就这么从萧红的生命中消失了。

旅店老板把萧红软禁了起来,打算等她孩子出生后就把她卖到风月场所抵债。

绝望中的萧红写信给报社求助, 她的文笔深深的打动了报社的人,报社好心派了萧军来给她送些东西。

二萧两人就这么相遇了。

萧红的才情打动了萧军。

回忆起初见,萧红说那是她最狼狈的时刻,绝望、无助、满脸倦容。

但在萧军眼里,那时的萧红是最美的。

萧红就这么大着肚子跟萧军在一起了。

孩子出生后,逃难中的二人把孩子交给了一对淳朴的夫妇抚养。

在萧红后来写的《弃儿》中,你能看到她对这个孩子满心的愧疚。

兵荒马乱的年代,谋活十分不易,萧军只能打零工赚取两人的生活费用。

萧红因此经常饿到眼冒金星,但也只能挨着。

也许爱情有时候可以抵得过饥饿和寒冷吧。

他们都笃定对方就是这一生遇到的良人,

所以两人在那段身无分文的日子里,内心是满足和快乐的。

上海汇集了很多文人学者,二萧打算到上海去发展。

他们到上海后结识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对萧红的才华极为认可,经常提点她。

那段时间的交流,对萧红日后的写作影响颇深。

在鲁迅先生的帮忙下,二萧也越来越出名。

萧红交出了名震文坛的《生死场》,

萧军比起萧红,还是稍逊风骚。

要知道,萧红在这之前一直被萧军保护,被指引,包括文学,也是在萧军的鼓励之下做成发表的。

萧军就像踏着七彩祥云的英雄出现在萧红的身边,突然之间,萧红竟走在他前面。

这让萧军心理产生了不平衡之感。

“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

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但这样的要求,对萧军来说,太高,性格暴躁又多情的萧军,心情郁闷时还会对萧红动手。

再加上萧军跟别的女人暧昧不清,深爱着萧军的萧红已经不知道如何跟他相处下去。

二萧的矛盾已经众所周知,为了缓和两人关系,1936年萧红选择东渡日本。

独在异乡的萧红十分孤独,幸亏有好友偶尔来陪她。

萧红在日期间,鲁迅先生病故,知道消息后萧红很痛苦。

待她再次回到上海后,她才知道自己的好友跟萧军在一起了。

虽然好友选择离开,萧红也选择了原谅,但两人关系早已不复往日。

此时社会局势越发严峻。

萧军带着她一同奔赴延安革命,同行的还有端木蕻良。

端木对萧红十分倾慕。

三人同吃同睡,端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萧红,而萧红那时已经怀了萧军孩子。

萧红跟萧军坦白,她已经爱上端木,想要跟他一起回武汉。

二萧在经过多番激烈争吵后,萧军做了妥协,同意萧红跟端木在一起。

萧红又一次怀着前任的孩子走向下一个男人。

好像宿命一般,曾经的遭遇再次降临到萧红的身上。

端木不理会那些是是非非,他给了萧红一个简单的婚礼。

萧军给不了的,端木给了她。

在这一点上,端木是有担当的,

从此,萧红成了端木明媒正娶的妻。

可危难时,端木的懦弱尽显无疑。

他竟会独自从武汉逃离到重庆,留下了即将临盆的萧红,一个人在武汉。

萧红在惊慌不安中生下了萧军的孩子,但孩子生下来不久就死了。

萧红的身体越来越差,萧红跟端木一起去香港避难。

在香港期间,病重的萧红身边多了一个青年才俊骆宾基。

他十分崇拜萧红,全心全意的在她身边照料她。

用萧军的话来说,萧红身边的男人总是不自觉的爱上她的才华。

只是他们都是萧红生命中的过客。

一次失误,萧红手术失败,萧红在离世前不无遗憾地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共处,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回顾萧红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她就是民国出走的娜拉,

她走出了那个封闭的家庭,走向未知的一切。

可她的出走,给她带来了一辈子的困顿和流离失所。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不知道她是否还会如此选择。

一个女人的独立,在经济需要依靠他人时,一定是伪独立。

父亲不给她学费,她只能靠表哥,留在哈尔滨,她靠未婚夫支援,

被未婚夫遗弃后靠萧军救济,跟萧军分手后,她跟了端木。

每一次山穷水尽,萧红都无法靠自己把自己拉出泥潭。

哪怕是得鲁迅先生帮助,在文坛有了成就的萧红又继续把自己困囿在感情的漩涡中,走出来,又再回去。

后来文坛上有了地位,收入增加,但萧红习惯于去依靠男人的惯性让她难以真正独立的去对待情感生活,这一点从离开萧军后第一时间就投入到端木的怀中便能看的出来。

我认为有男人依靠时,做个小女人无妨,但离了男人,你也能靠自己活的很好。

但那个时代给女人的选择太少,谋生的机会也少。

萧红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也是她个人性情的悲剧。

才华横溢的萧红本应给后人留下更多的作品,最后却只能在情感和身体的双重煎熬中悔恨离去,实在是可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