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舫散文《父爱深深》(纸刊备选)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杂志选稿基地
音乐
    父爱深深    
文/王明舫
时光荏苒父爱的记忆总让人动容。每个人的记忆中,或多戓少会留存一些关于父爱的片段,没有惊世骇俗,没有波澜壮阔,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有的只是极为普通的家常话语,训斥,不多见的笑语和片刻沉默的背影……但是,就是这些毫无特色的存在,却给今天的记忆增添了浓浓的一抹温暖。
每到父亲节,儿媳们分别打来电话,他们熟悉而又亲切的呼叫在耳边响起,“爸爸,今天是父亲节祝您节日快乐!”
毎当我放下电话时,在激动之余,便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惆伥;还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
父爱深深。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十六年前的清明前夕,父亲病逝。生活中从此没有了父亲的身影,从此听不到父亲呼唤儿的声音,从此回家看不到父亲的亲切笑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最大的遗憾让我心痛,让我无法释怀。父亲离去的近六千个日日夜夜,思念和心痛的纠结让我总想给父亲写点纪念的文字,却总是下笔数言,泪流满面。父亲的一生,有太多的坎坷和不幸,父爱的伟大,我这笨拙的笔墨又能书写几许?然而,生活的历练让我越来越能读懂父亲,更深刻地理解了父亲对儿女的期望,对生活的态度,理解了他为人处世的原则。我在心底感念:父亲并未离去,父亲的精神一直将陪伴我,他为儿女们留下了最为宝贵的精神遗产:勤劳、坚韧、认真、节俭、与人为善。
父亲出生在时政浑然的旧中国。祖父母养育了父亲、叔父和三个姑妈,1940年,祖父溘然长逝,11岁的他便跟随祖毌下地干农活,9岁的叔父靠帮别人放牛糊口度日,无赖祖毌只好将1岁半的么姑妈送往他乡。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养育了三个儿女。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始终是忙碌的。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不幸的事降临了1966年冬月初九,我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家里突然塌了半边天!可怜的母亲走得太早了,我才10岁,父亲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楚,用他宽厚的肩膀,撑起整个家,靠他一个人在生产队劳动养活全家5口人,是父亲和祖母将我和两个妹妹抚养成人。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972年,我初中尚未毕业,承蒙大队干部照顾,安排我跟杜映生医师学赤脚医生,后又在杭祖述老师的劝说下参加了升学考试,当老师们将龙口高中的录取通知书送到家中时,全家人喜忧参半,但父亲还是毅然决定要我读高中,他说:“多读书好,读书礼义明”。每个星期六,我步行30里回家背米拿菜,父亲们在家里省吃俭用,还给我7毛钱零用。1974年,高中毕业后,我便在月堤回民学校当了六年民办教师。上个世纪80年代初,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里分到了土地。坚毅的父亲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总有干不完的农活。父亲务农是把好手,成年后的我,从父亲粗糙的双手、多病的身躯、黝黑而布满皱纹的面容里解读出了答案。现在常常想起的是暮色里父亲荷锄而归的身影,骄阳下父亲挥汗劳作时的疲惫。有一年收割中稻时节,鸡叫两遍父亲就下地割谷,因连片的田,父亲认错了田,竟将邻居家的谷子割了三分之一。1980年,我调到龙口镇工作,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牵挂,却像游丝一样时时地处处地牵绕着。“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只要村里有人到龙口办事,父亲总是托人代问我,1992年,我将妻子和两个儿子都接到了龙口,老父亲在家耕种二亩责任田,每逢农闲时节,父亲便在家中自制炒面、炸豌豆和备些土鸡蛋等送到龙口去。吃了午饭又匆匆往回赶。
  记忆中,父亲娴熟地收拾农具,我在一旁端茶送水,递送工具,竟是我和父亲共处的最幸福的时光。父亲虽已是耄耋老人,但也是经常下地干活、家里家外忙个不停。直到去世前一年,实在干不动了,才歇了下来,闲暇时经常和村里的老头们聊天、摸字牌。有时回家,碰见父亲和老头们在家门口打牌娱乐,心中由衷地欣慰。老头们认真的神情,偶尔间的几句说笑,让我感受到了父亲享受晚景的快乐。2003年10月,我把患病的父亲接到家中,一边给他治病,一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2004年正月18日,老父亲执意要回老家独自生活,我推着板车,将老人送回家,我为老人晒洗衣被,小儿子打扫家里的清洁卫生,直至下午将老人安顿好后方才回家,不几天,老父亲又犯病,因血管硬化,无法治疗,病入膏肓的父亲于2004年农历2月19日父亲去逝,如今再进家门,除了三间老屋,别无其它。心中涌起的确是对父亲的深深怀念。
我明白,多年的家庭负担和责任让他养成了勤俭的习惯,他舍不得花钱。父亲老了,应该是儿女们为他花钱,让他享受的时候了。只是,总以为山高水长,父亲的幸福日子还刚开头,从没有预感到父亲会离世,让父亲安享晚年已变成今生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朴素的理想,朴素的父爱!大爱无言,父爱难报!
人远天涯近,如今,两个儿子已结婚,我和妻子在家带二个孙子,还有孙子孙女感谢他外公外婆照料。儿媳们去了比我当年离家更远的地方打工谋生。对于两个儿媳,我和妻子早有承诺,像对待儿子一样如同己出。亲情是我永远割舍不下的牵挂现在儿媳们的外出,哪怕是极为短暂和极小距离的外出,都令我们做父母的担忧。他(她)们在外举目无亲亦无助,他(她)们的诚实和善良,他(她)们的寒热和温饱,他(她)们的所有的一切,都成为我为他(她)们担忧的原因和理由。我不能像我父亲那样托人问候,不能像我父亲那样送专程送去土特产,不能像我父亲那样呵护照料,我仅能通过现代的通讯和网络,保持我们之间的“热线联系”。给他(她)们鼓励、给他(她)们指点、给他(她)们自信。我在心底黙黙地为他(她)们祈祷:祝儿媳们平安幸福,事业有成!
【作家档案】
   王明舫(逆耕),湖北洪湖人。洪湖市作家协会会员。原《长江开发报》《民族大家庭》《洪湖日报》特约记者。有近700余篇新闻作品、纪实文学、散文在《学习月刊》《民族大家庭》《洪湖文学》《湖北日报》《人民日报新闻网》《光明日报网》《作家驿站》等媒体刊发。
       代表作长篇通讯《楚龙起舞》被选入《群星谱》用中、日、英、法、德等五国文字出版;《杏林雨露育新苗》被宁波大学图书馆收藏;有纪实文学《壮美史诗入新卷》在《人民新闻网》刊发。
      1996年和1998年参加洪湖抗洪抢险,倾翰墨鼓抗洪斗志,注深情筑精神长堤,分别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投稿说明
        1、本平台欢迎原创首发文字,体裁包括:诗歌、散文、杂文、短篇小说。
          2、投稿必须以“文章+体裁+作者简介+照片”的方式投稿,投稿邮箱: 1146596930@qq.com
         3、投稿必须关注“作家驿站”微信公众号zjyz5225,并加主编微信ygx5225,以付稿酬。
          4、稿费支付方式为:赞赏总金额的50%,赞赏费低于10元(包括10元),阅读量低于100,无稿酬。有播音朗诵的,作者40%,主播20%,平台40%。除驻站作家,配音请自己赞赏5元。朗诵费30元封顶。播音自愿,需要请投稿时说明。
          5、稿酬支付日为文章登出第7日,请及时与主编联系;超过稿酬支付日,视为主动放弃。
          6、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7、本平台刊发文字可往湖北《洪湖文学》、黑龙江《乌苏里江》《知青》杂志推荐。
编委名单
社长、主编:叶桂秀(湖北作家,已出版专辑《爱成桃花》一部。)
副主编: 百姓瞭望(贵州作家,已出版专辑《低吟浅唱》一部。)
 驻站作家
       邛州冷客(四川作家,邛崃市作协副主席。)
       牧青(四川作家,安岳县作协副主席。)
       牛高山(安徽作家,淮北市诗词学会主席。)
       一剑屠龙  李国七(马来西亚)  真真   薛玉林  乔力一  谭小芳(香港)  段载芳   刘禹清   项见闻  季音  铜墙  
 金牌主播
      雪峰  芝兰于室  岁岁平安   素兰   一弓  秋子  海涛  金辉  往都  海畔  徐昭君  康艳玲  旧时光  紫曼陀玲
:文内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提醒,我们马上删除。
扫码关注
鼠年大吉
重 要 启 事
2020年《作家驿站》第3部文集《作家文苑》隆重征稿了!
投稿请开头注明:“出书投稿”!
诗歌、散文、微小说均可(可以多投,按出版页数审核)。请按简历+文章+联系方式(姓名、地址、电话号码,便于寄书)投稿。
投稿请加叶总编微信:ygx5225
投稿邮箱:   1146596930@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