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和尚可以吃肉,就因为这个皇帝的命令,中国和尚改吃素了
在我们看来,和尚吃斋念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也是代表他们清心寡欲。但是,走出国门,你会惊讶地发现,其实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和尚,都是不挑食的,荤腥都不忌口。佛教是由印度起源的,当时的佛教徒,因为都是挨家挨户求人施舍的,这就是“托钵乞食”的戒规,既然如此,自然是不择贫富、不择食,荤素都要,有什么吃什么的。
那为什么中国和尚就养成了吃素的习惯呢?在一开始,佛教从东汉时期流传到中国后,虽然结合了不少中国的文化传统,但对于吃不吃肉,是没有要求的。而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从来没有过食素的规矩。
比如说他们在祭祀的时候,在前几天往往需要沐浴更衣,涤荡心灵,表示对于神灵和祖先的崇敬和虔诚之心。当时也有不食荤的说法,不过那并不是说不吃肉,而是不吃辛辣的菜。而且即使是饮酒,也只是禁止喝烧酒,允许饮醴,即味道相对平淡的甜酒。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禁止吃肉喝酒的时候不是没有,那主要是在忌日和服丧期间。这是在《礼记·丧大记》中明确指出:期终丧不食肉,不饮酒。即便这样,礼法还是规定,如果是生病等特殊情况,即使是忌日和服丧,还是可以吃肉。更何况,在佛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梵网经》中明确指出: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为五辛。
这说明,无论是本土文化还是佛家经典,对于吃肉,哪怕是和尚吃肉,都没有明文禁止,并不作为戒律,这也和当今其它国家的和尚对于荤腥的态度是一致的。可是,中国和尚的这段荤素合理的食物配方被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所打破了。
梁武帝叫做萧衍,本来是南齐齐明帝的宠将,在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动荡岁月,他抓住机会一举起兵讨伐齐炀帝萧宝卷并建立了南梁。说来也怪,萧衍本来是将领,后来造反,无论在抗击外敌还是平定内乱时,都杀人如麻,偏偏却笃信了佛教。
在中国,佛教虽然从来没有成为西方那样能影响政治生活的宗教,但信奉的皇帝也不少,只不过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向萧衍这样痴迷。他不仅大兴土木建筑佛寺,给予僧人优厚的待遇,甚至还自己惺惺作态,四次穿上袈裟到寺庙当和尚,让大臣纷纷解囊掏出巨资将他赎回来。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样的闹剧,自然让南齐举国上下都被佛教影响,几乎深入了每一个生活的角落。然而,梁武帝还觉得还不够,他总是考虑到要给佛家的经典理论添砖加瓦,结果他在《大般涅槃经》中找到了一个理论根据。
原来,在这部经书中,强调出家人不能杀生,这也是佛教最重要的戒律之一。于是,梁武帝和他的和尚朋友们研究后认为,如何能做到杀生?杀人自有法度在,已经禁止了,如何保护其它的万千生灵?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不吃肉当然就不会有杀生取肉的行为,从这个理论角度,梁武帝拍案而起,亲自写下了《断酒肉文》,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迦叶我今日制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而今出家人犹自噉肉。戒律言。饮酒犯波夜提。犹自饮酒无所疑难。此事违于师教。一不及外道。
这篇文章相当复杂,包括小珏在内的大部分人都看不太懂。我只知道,梁武帝以毕生的佛教修为,邀请了僧尼众一百九十八人做了一次研讨会,并思虑精密地提了五十个问题,最后得出了出家人不得吃肉这个结论。从此,中国特别是汉族的佛教徒,就再也无缘肉食了。
值得一提的是,潜心向佛,为佛教做出巨大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功绩的梁武帝,最终却遭到了侯景的叛乱,落得被囚而亡的悲惨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