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就引起轰动的文物,不光极为精美,而且现代工艺也无法复制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湖北省随州市的曾侯乙墓考古发掘可谓是一个重磅新闻。这座战国时期的豪华墓葬,出土了无数精美的文物,带我们重新领略了那个神秘的年代。最著名的当属曾侯乙编钟,那是让无数国人引以为傲的青铜重器。其实除此之外,这件东周铜建鼓座,也是毫无疑问的国宝,它的造型太过于精美,以至于出土就轰动世界,惊艳世界。

什么叫做建鼓座?这要从已经消失的乐器——建鼓说起。它在商代时开始出现,并广泛使用于战国时期,至少在隋唐能经常看到它的身影。《隋书·音乐志》就是这么记载的:

近代相承,植而贯之,谓之建鼓,盖殷所作也。

它分为底座、木柱和鼓三部分组成,木柱是连接在底座与鼓之间的。人们可以敲响高高在上的鼓面,倾听雄浑不已的鼓声。根据文献资料,这种建鼓应该是军队的战鼓演变而成的,后来它又不断发展,现今许多流传的鼓,都有它的影子。

曾侯乙是一位酷爱音乐之人,这件建鼓必然是完好无损地放入他的墓穴之中。但是,在建鼓陪伴主人度过两千多年的时光过程中,木柱和鼓面早已经腐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唯有铜制的底座,却依然保留下来,诉说着它的惊人之美。

我们仔细观看这件建鼓座,就会拍案叫绝。它的主体造型就是龙,其中有八对十六条大龙,向四周蜿蜒盘旋,构成了最为显眼的形状。随后,在它们之中又伸出无数细长的小龙。它们盘根错节,犬牙交错。按理说在几十厘米直径的铜座上,小龙的数目也不可能太多,但它们就是如同卢沟桥的石狮子,形态各异,让人数都数不清楚。

试想当年,当上面的鼓面被敲击,发出雄壮有力的鼓声时,不仅整个大地都在传达着信息,建鼓底座的大小龙宛如竞相观看。这个场景,是多么令人神往,它代表了古代音乐和手工业的完美结合,也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情趣和想象力。

然而,更吸引考古专家的,还是这件文物的制作方法。一般来说,青铜器的制作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失蜡法,另一种则是范铸法。前者实际上就是整体浇铸,一次成型。先用蜡做成器皿的形状,然后再用耐火材料覆盖在上面,通过加热,让蜡融化,这样就可以浇铸铜水制作青铜器了。

简单的青铜器,当然是多为失蜡法制作,而复杂的青铜器则使用范铸法比较多。它是先将器皿分为各个部件制作,然后再分部分焊接在一起。按理来说,这么复杂的建鼓座,就应该是由范铸法制作的。然而,专家却惊异地发现,它连一个焊接点都找不到。

那么,这件青铜器极有可能是失蜡法制作的。不过,专家使用了各种方法,始终不能用现代方法完美复制这件建鼓座。不管是失蜡法还是范铸法,做出来的建鼓座都相差甚远。要知道,很多博物馆都有文创商品,即将知名的文物复制,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然而,湖北博物馆的这件镇馆之宝,却是没有像样的复制品。

在许多博物馆之中,因为空气、湿度、光线等影响,相当数量的文物并不适合长期对外展出。往往我们看到的,就是那些声名赫赫文物的复制品。但是,在湖北省博物馆,这件建鼓座却始终是真品,不光是因为它的材质便于陈列,更是因为它是现代技术也不能复制的珍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