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医案精解》——绝经前后诸证(三)
张某,女,48岁,2006年9月3日初诊。
患者近1年来头晕头重,耳鸣,四肢关节酸困无力,平素倦怠懒言,自觉心中烦热有上冲之势,口干,胃脘胀闷,时有恶心呕吐,月经不规律已1年余,量少色淡。常因日常琐事而心中抑郁,情绪不能控制,喜怒无常,大便稀溏,小便量少,眠差。在某大医院体检心电图、血糖、颈椎片、头颅CT等未见异常,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服“抗抑郁药”,“更年期口服液”,中医丸药汤药等,效果不明显,经人介绍前来就诊。舌质微红,苔白厚腻,脉弦滑略数,门诊测得血压130/80mmHg。
病机:肝郁脾虚,水湿内停。
治法:疏肝健脾,利水渗湿。
处方:柴胡桂枝汤合五苓散加减
柴胡 20g 黄芩 10g 法半夏 15g
白芍 15g 猪苓 15g 西洋参 15g
白术 20g 茯苓 20g 炙甘草 6g
泽泻 15g 生姜 10g 桂枝 10g
大枣 9g
5剂,水煎服,每日1剂
9月8日二诊:胃脘闷胀较甚,纳差,舌苔微腻,脉弦滑。
处方二:于处方一加黄连 8g、厚朴 25g ; 泽泻 增至 25g、桂枝 增至 15g,5剂,水煎服。
9月15日三诊:服上方诸症明显好转,睡眠欠佳。
处方三:于处方二加上等 粳米50g,继服5剂。
9月22日四诊:服上方5剂,每晚能睡7小时左右,且心情愉悦,特求调理。
处方四:于处方一加粳米50g,服 3〜6 剂,以巩固疗效。
【侍诊心得】 仲景以柴胡桂枝汤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节”之少阳兼太阳并太阴的病证,陈老常用其治疗肝脾不和或胆胃不和,气血失调之围绝经期综合征及精神方面疾患,认为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的主方,桂枝汤是调和营卫气血的主方,柴桂合方,法备调和肝脾,调和胆胃,调理气血津液与经隧脉络诸法。柴胡疏达肝胆气郁,黄芩清解肝胆郁火,二药与和胃降逆的生姜、半夏同用,构成调和胆胃结构。柴胡疏肝行气,白芍养血柔肝,二药之调肝与参、草、枣之益气健脾相伍,构成调和肝脾结构。柴胡之行气、桂枝之行血、生姜与半夏之燥湿散水、甘草与大枣甘缓柔络,则构成调理气血津液与经隧脉络结构。
临证诊疾,或加粳米以助安眠,或加小麦以调情志之喜怒无常,或加龙骨、牡蛎以抑情绪之亢奋莫制,或合涤痰汤或合五苓散以增强调津之功。本案为水湿内停之证甚著而合五苓散之范例。二诊时患者胃脘闷胀不适纳差,加黄连取半夏泻心汤之意,以调理脾胃升降,加厚朴化湿行气以消胀除满,加重泽泻用量取泽泻汤治眩晕之意,加粳米取半夏术米汤之意,以治疗睡眠不佳。桂枝重用以平其热气上冲之势。
陈老认为对桂枝认识精辟者首推张锡纯,张氏在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谓“桂枝”味辛微甘,性温,力善宣通,能升大气,降逆气,散邪气。仲景桂枝加桂汤用之治奔豚,是取其能降也。桂枝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横恣,又善理肝木之郁使之调达也。为其味甘,故又善和脾胃,能使脾气之陷者上升,胃气之逆者下降,脾胃调和则留饮自除,积食自化,其宣通之力,又能导引三焦下通膀胱以利小便。因此,临床证见肝脾不和者,陈老常取柴胡桂枝相配以增其疏肝运脾之力,平冲降逆之功。
【按语】 患者头晕头重,四肢关节酸困乏力,胃脘闷胀,大便稀溏,舌苔白厚腻,脉弦滑略数,是痰饮水湿内停之征; 其小便不利更是辨证眼目。然口渴,发热上冲似有疑惑,陈老
认为此等口渴,实是水湿内停不能上承之故,是津停而非津亏,治宜化气行水,或淡渗利湿;其发热上冲,亦与湿滞有关,乃水湿内停气机郁滞,郁而发热所致,治宜化痰湿,舒气机,而不宜滋阴清热,用药以温化为主,稍佐清凉,否则,是或可一时取胜,而终留祸患。
查患者以前所服方药,多为补阴清热,前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拘泥肝肾阴虚而投滋阴方药,但见心中烦热又取一派寒凉之品,结果是滋腻复加寒凉而适得其反。本例病变脏腑在肝脾,病变机制是肝气不舒,肝木侮土,脾胃受制,脾不运湿,水湿内停,治宜疏肝健脾,肝气条畅则气血得以通调而不凝滞,脾胃健运则水谷纳运而不壅塞。
——本文摘自《陈潮祖医案精解》
——编辑整理:李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