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枢密院、兵部、三衙,在宋朝的职能是什么?有何改变?

在古时候的封建社会官职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古人经常用官职来判定一个人的地位高低。但是在各个朝代,官职的大小可能会有所改变。就比如太尉、兵部、三衙以及枢密院在各个朝代是经过多次的调整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这4个职位及机构到宋朝的时候已经变成什么样了呢?

太尉这个官职是从清朝开始设立的,在秦朝的时候涉及中央占军事的最高官员,并且秦朝还把这个职位和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因此这个职位在当时来说是代表的最高的官职。而到了宋朝的时候,一共分为了三个体系,分别为官、职、差遣。

宋朝太尉,经历三个阶段

宋朝的太尉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1个阶段当中也就是宋朝立国到元丰改制之前。太尉只是属于文官的一个官阶,他的地位仅仅仅次于太师,在太尉之后则是太傅和太保。这以及和传统有所不同,在传统当中太尉是位列太师太傅太保之后的,但是这个时候太尉也仅仅只是表示一个职位,但并不能代表你所拥有的权利大小。

第2个阶段则是在神宗元丰三年到宋徽宗政和二年之间,太尉这个官职被开府仪同三司取代了,更准确的来说是太师、太尉、太傅、太保以及太子三师全都被取代了。所以在这个阶段,宋朝是没有太尉这个官职的。

而到了第3阶段,则是宋徽宗正和改制之后,一直到宋朝灭亡的时候。太尉则是属于官体系当中,并且是属于武官类型的首要地位。放在现在来说就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国防部长,但是在那个时候,太尉也只是表示一个官员的身份和级别,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职务,其实和今天的军衔是一个道理。因此总的来说,对于宋朝的来讲,太尉是一个很高的官职,在他之上的只有一个职位太师。

枢密院,有统领军事权

枢密院在宋朝的指的是统领军事的机构,但是他是不能够直接统领军队的。军队的调动以及战场的指挥等等,这些都是由枢密院一手控制的。但是在宋朝的时候,由于害怕枢密院的权力过大,所以就削减了他的军权。

枢密使是枢密院的最高官职,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的是,在宋朝的时候,一般这个位置都是由文官担任的。因为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宋朝特地让文官在枢密院有能够调动兵力的权利,但是没有统兵的权力。而武官有统兵的权利,但是他没有调动兵力的权利,因此文武官之间就相互牵制,使得军权不会过于庞大。另一大改变就是在宋朝的时候,枢密院进行了分房,一共被分为四房,兵房、吏房、户房、礼房。

兵部,相对于枢密院只是辅助作用

宋朝的兵部可能让很多人和枢密院相混合在一起。但是这两者其实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兵部在宋朝只是处理那些军队的日常事务,而真正的最高统治权还是在枢密院当中。而且还有一大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枢密院所管理的是战场上的指挥,而兵部在当时只是负责处理军队的后勤事务。

以及在征兵权力大小上,兵部只是负责一个地区的征兵,而枢密院书则是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征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兵部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它和枢密院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现在的中央军委与国防部的关系。

三衙,与枢密院相互牵制

三衙在宋朝是管理禁军的机构,一共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这三者统称为三衙。这三者又分别各自设立指挥师、副都指挥师和都虞侯,整个三衙一共有九个官职。

三衙在宋朝的时候不仅管理禁军,而且还在名义上管辖各个地方的厢军。在宋朝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实行以文治武的方式,因此宋朝用文臣来主持枢密院,其目的就是想要和三衙形成一个相互牵制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控制兵权,从而巩固和提高皇权。

所以这样我们就明白,三衙在当时是负责统兵的,但是他没有调动兵力的权利。其实这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因为禁军是宋朝的主要军事力量,既担任保护京师以及皇帝的重任,同时又要负责对外的作战任务,因此一旦有人能够调动这样的兵力,那么对于皇帝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总结:

这些官职和机构在到宋朝的时候,其实已经和原先建立的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其实也是为了能够适应各个朝代的时代情况。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古代设立的这些机构和职位比现在的其实要复杂得多,而作为古时候的皇帝,他要应付外部的事物,同时也要管理自己朝中的事物,这些职位以及机构权利的大小也是必须得到合理调整,可以见得古代皇帝他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