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姚晨们不是无戏可拍,只是人到中年,还不肯演配角罢了

近日,随着海清、姚晨、马伊琍等年过40岁的女星,在公开场合诉苦:“无戏可拍”,“中年女演员危机”再成网络热点话题,然而,这些身家上亿的著名女星,当真值得同情么?

记得2018年《我就是演员》节目,经历了多位小有名气的中年女演员的一次次哭诉和“卖惨”后,节目组请来香港资深影后惠英红女士,担任特别助演嘉宾和飞行导师。惠英红对选手们说了一句话,让笔者至今影响深刻:「作为配角,别想那么多,相信整个剧本,把心情豁出去,当一个完美的配角去帮助主角,最后出来的效果会更好」。

惠英红在早年第一届金像奖封后,又如她所言“当了十年最红的女打星”后,同样遭遇了“中年女星危机”,陷入事业低谷期,甚至一度因此抑郁。可她终究还是放平心态,走了出来,大约有将近二十年时间,我们更多都是因为《太极宗师》《倚天屠龙记(2001版)》《新倩女幽魂》等许多部影视剧中配角的演绎,才熟悉了她。

那时又有多少人能想到,她会在50岁时凭《心魔》拿下金马女配和第二个金像影后,54岁时拿到金像奖女配,57岁时又凭《幸运是我》和《血观音》在同一年内,连续金像奖和金马奖封后;59岁再获金像奖女配,从一个事业蹉跎多年的中老年“过气女星”,硬生生凭自己被岁月磨砺的超神演技,凭借(三届金像影后、一届金马影后、一届金马女配、二届金像女配),走上了华语电影顶级女星的殿堂。

而这些年来,五次提名金马女配,五次提名金像女配的经历,也让她的经验之谈变得极有说服力,可说是真挚的切身体会。确实,当颜值和年龄都已经不再适合做女主角时,凭什么就不能演配角?

还有在2018年连夺百花和华表双料影后的陈瑾老师,影视双栖奖项等身,(两届华表影后,百花影后,金鸡女配,两届飞天视后,白玉兰视后),演技之炉火纯青,并不亚于惠英红,然而同样常年出演各种影视剧的长辈配角,此后在热播剧《知否》中饰演“小公爷齐衡”的母亲“平宁郡主”,热播剧《都挺好》中饰演女主角“苏明玉”的母亲。

陈瑾老师对此类角色可谓驾轻就熟,将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都塑造得栩栩如生,这难道就不是对广大观众的贡献么?又何必非要去强演“盛明兰”或是“苏明玉”?如果按那些整天卖惨哭诉的中年女星的逻辑,不论比演技比资历还是比业绩,陈瑾老师岂不是更有资格抱怨?

事实上,那些喜欢“卖惨”和“哭诉”的中年女星们,其实大都有一定业务能力,确实强于年轻的当红小花,也曾经出演过一些影视剧重要角色,之后事业发展不顺利,接不到戏,或接不到心仪的好戏,是以自觉怀才不遇,对她们希望被更多业内编导制片认可,被广大公众熟识的心情,完全能够理解。

然而归根结底,不就是这些中年女演员,功成名就以后,上去了,下不来,“不甘心”去给后辈年轻人搭人梯、演配角。让她们和惠英红或陈瑾那样演长辈配角,难道就当真丢人了么?和潘虹或斯琴高娃那样演婆婆妈妈,难道就丢人了么?

将心比心,如果20年前的前辈女星们,也和她们现在一样,因为有业绩、有奖项、有人脉,就强压、强抢着后辈的资源,40岁的“大花”非要去演20岁女人,30岁的“小花”非要去演15岁少女,还有她们的今时今日么?我等观众又何其无辜?

事实上,这些年的影视市场这么火爆,这些三四十岁的知名女演员,只要有基本业务能力保障,绝对不会愁没戏演:演不了主角可以演配角;电视剧上不了星,可以去地面频道或者网播;接不到商业大片,也可以去接小成本文艺片;这些年的演员收入如此膨胀,她们谁不是早已获得了百倍、千倍于二十年前之前辈的高额片酬,究竟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所以,希望每位中年女演员,都能摆平心态,频繁“卖惨”,其实也过犹不及,徒惹厌烦,更千万勿要过度“医美”,贪得一时皮相光鲜,只会后患无穷,倒不如维护自己肌肤的表现力,尽可能优雅自然地老去,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珍惜每次机会,终究也能有参与经典作品,让广大观众所重新熟知和认可的机遇。

如新科柏林影后咏梅女士,入行几十年都默默无闻、藉藉无名,却能在年近知天命之年,抓住仅有机会一鸣惊人,在电影《地久天长》这样一部本属于王景春老师“大男主电影”的冷门艺术片,凭内敛克制却如轻风化雨的表现,拿下了大花们整整20年都可望不可及的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后。

在电影《地久天长》饰演女配的艾丽娅老师,二十年前就连续获得了华表影后、金鸡影后、上海电影节金爵影后,作为“三料影后”,从业多年演技有口皆碑,她不也一样常年在各类影视剧中饰演配角,处之泰然么?

这部影片里,艾丽娅的演技发挥公认并不下于咏梅,虽未能并列获得影后头衔,但能在一部国际大奖电影中有如此表现,也让她今后的小众文艺片资源同样极被看好,根本无需当众乞讨。

而类似《地久天长》这样的电影,在根本不可能保证一定获得国际大奖的前提下,那些卖惨的一线中年女星,她们当真愿意如咏梅,如艾丽娅,以最微薄的片酬、最简单的待遇去接下么?

这还是曾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屡有斩获的王小帅导演的作品,换了是在场那些刚刚出道、藉藉无名的年轻导演,一部影片全部总开支只有50万、80万的年轻导演,(比如《大象席地而坐》),他们的剧本真能递到那些当众卖惨的一线中年女星手中?实在很令人怀疑。

近日,海清和陶虹、咏梅合作的电视剧《小欢喜》中,身为女一号,演技发挥却在两位影后面前,明显相形见绌,也映证了想立足电影圈,靠文艺电影去冲击奖项,靠的就是过硬的业务能力,而不是当众卖惨,博取观众和评委认可就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皮相的老去换来岁月的积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从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