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府推动电子劳动合同应用,其对hr的工作改变有哪些?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政府一段时间提倡社会各界避免少接触,提倡线上办,导致不少企业出现用工合同签署问题,近日,北京市人社局起草了一份《关于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就明确提出: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合同,并且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中,可以作为相关证据使用,即仲裁机构承认电子合同有效,可作为维权证据。
这对于劳动者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来说都是一件好事,首先解决了纸质合同签署带来的异地签署不便等问题,为HR的工作减负,提高了HR的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其次,对于劳动者来说,法律上保障劳动电子合同,使得劳动者可以放心的跟企业签订电子劳动合同。
北京人社局推动电子劳动合同应用明确了电子劳动合同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作用,其对hr的工作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签署流程上
纸质合同签署时,HR可能需要先草拟打印好合同文件,然后给到员工签署,在到公司申请盖章,签署的合同一式两份,公司一份留底存储,整个流程繁杂并且周期长。如果是全国性、集团型企业,需要管理的合同多,对于外地员工的合同签署、保管更加的繁杂,流程更多,耗费的时间、人力成本更大。
而使用电子劳动合同签署,其只需要通过平台系统,全程在线签署操作即可,整个流程包括了上传电子合同文件,在线签署发送,对方签署,合同保存。整个过程快至一分钟完成,而且异地也能签,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多端协同,方便了身处各种场景和环境。对于HR来说,省去了不少繁琐缓慢的环节,签署完的合同智能归档,查阅,下载非常的方便。
2、签署安全上
纸质合同签署常常出现漏签、冒签、伪造等问题,给HR工作乃至企业带来不少麻烦,同时对于劳动者来说,签署一份伪造的电子劳动协议也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并且仲裁维权不利。
使用电子劳动合同,可以规避纸质合同签署带来的这些问题,通过平台签署的电子合同,首先需要双方进行实名认证,通过身份信息比对、留底可以确保签署双方的身份真实,可查。签署合同的过程,平台也会通过区块链+时间戳等技术手段,对签署的整个过程以及签署的合同内容进行记录和数据固化,确保数据不被篡改,保障合同签署的原始性,完整性,一旦发生法律纠纷,可以作为有力的司法证据采纳,从而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
北京人社局推动电子劳动合同应用,并明确可用作争议仲裁调解证据,更利于完善电子劳动合同在实践中取证的可采纳性。作为全证据链的电子签约平台,签盾为了完善司法服务,与多家司法机构合作,提供在线仲裁、诉讼、公证书、司法鉴定等配套服务,保障了电子合同的作为证据出证的安全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