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为什么这么难抓住?

我最近比较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没有早点发现这本好书——《非暴力沟通》。它让我意识到自己最容易在沟通中出现的爆点在哪里,并且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公式。纵览全书,不仅提供了一个“万用”沟通模式,还从中分化出几个特殊场景的沟通模式。如果仅仅通过联想记忆把模式记住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方式,毕竟记忆是会出错,记忆也会遗忘。更保险的方式就是发现这些模式背后的规律。如果说这些沟通模式是沟通背后的规律,那么我们就要找出这些规律背后的规律,你可以称呼为第一性原理(虽然我觉得有点偏颇),而我认为那其实是这些规律的根本基石。

沟通模式

《非暴力沟通》首先推出的普世性沟通模式一共有四步:

  • 表达观察结果

  • 表达感受

  • 表达造成这些感受的需求

  • 提出请求,以满足真实需求

大部分失败的沟通就夭折在第一步表达观察结果。表达观察结果,即客观描述事情。可惜人们往往会在描述中添加主观因素,比如:他今天迟到了五分钟。然而偏偏说出的话就变成:他今天迟到了五分钟,他就是经常迟到那种人。

人都是情绪动物,都有自己的主观视角,都以自己的立场去看待问题,主观认定相互碰撞,于是冲突就产生了。自然这些主观因素如评价、指责往往带来的是对方的逆反心理:我不想和你继续对话。沟通要么就戛然而止,要么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可见第一步就不能踏错。

而后续的几步也并不容易,理由很简单:我们要谈感受呀,要挖掘感受背后的原因呀,还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要是弄不清感受,就不会有后面几步了。

再来看看表达愤怒的模式:

  • 停下,深呼吸

  • 留意我们的指责

  • 体会我们的需要

  • 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愤怒表达的模式是普世性沟通模式的一种变形,增加了停下深呼吸,同时用留意我们的指责替代了表达观察结果,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观察——从对外观察转向对内观察。目的就是为了明确自己愤怒的点是什么。比如:为什么你交上来的报告又错了?!话语者愤怒的点是错误又一次出现。到第三步,就需要发现愤怒背后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准确的报告能节约话语者的获取信息与决策效率。换句话,话语者期待的是良好的工作效率。第四步就是转换语言,指责性、评价性语言总是充满着攻击性,往往能引发对方受到攻击的主观判断,而换一种表达方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也是语言的某种魅力吧。回到例子,新的语言可以是:准确的报告能提高决策效率,而我希望能有这样一份报告,这样我就能尽快完成老板交代的重要任务了。

以上两个沟通模式中的基石是什么,不知道读者有没有发现呢?

需求的马甲:感受

聪明的读者一定发现了这两种沟通模式都提到了我们的需求。正如读者所想,沟通模式的基石就是需求。这是一个简单却未必能想到的答案。从语言出现的那刻起,语言就承载着它的功用:交流协作。交流协作所完成的每一件事情,难道不就是为满足各个需要吗?即便你和朋友胡侃聊天,背后的需求也就是涂个一乐打发时间。

需求的马甲是感受。当我们各种需求未满足时,我们的感受会跳出来给我们发出信号:嘿,看看我!你知道我要什么吧?可惜小马甲它有点高估人类的领悟能力了,基本我们很难准确把握“感受”发出的信号。

这里又不得不感叹人类所具备的特殊能力:抽象思维。正是抽象思维,让人类高度概括出各种理论,并发展人类科技。不过其负面影响大约就是降低了我们天然的感受能力:高级的人类居然说不清自己的感受!我们往往错把自己的感受总结成一个抽象的内容,模糊了感受与需求的界限,以为说出一个抽象内容就包含了两者。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比如:你怎么又加班了。这里的感受是孤单,需求是陪伴,语句却变成了抽象内容“加班”。

感受都说不清楚,更别提什么它背后的需求了。多年的教育模式都注重了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而忽略了感受方面,搞得好像人人都是理性人一样。所以抓不住自己的感受,完全就是因为没好好锻炼的结果。

如果按照书里的方式去挖掘自己的感受,想来通过训练,这个小障碍就很快能攻破。走入非暴力沟通的道路也会更顺畅。

结语

感受、需求并非我们不会表达,只是长期教育训练中没有很好地去发掘这些。看看幼儿园的孩子,开心不开心、要不要什么都会说。我们原本有这些技能,不用退化了而已。

《非暴力沟通》提供沟通模式:不指责不评价,摸清感受提出需求;而沟通模式背后的基石是需要满足,而通往沟通模式的钥匙是感受的触发。这句话就是最后留在我书单笔记中的概要。

【文/云玖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