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336课:“蹋”和“踏”的区别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足”部的三个汉字:蹋、踄、蹈。这三个字都不是生僻字,其中“蹈”是现代汉语常用字(在1988年国家语委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蹈”。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蹋。读tà。《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蹋,践也。从足,(上日下羽)声。”形声字。本义是践踏;踩。
“蹋”一般等同于“踏”,但又有区别。这里简单说一下:
小知识点:蹋和踏的区别:
蹋和踏一般认为是异体字,可以通用。但《说文解字注》认为“踏”是“蹋”的俗体字,即“蹋”是正字,“踏”是俗字,所以《说文解字》只收录了“蹋”,未收录“踏”。
其实,两字的本义并不相同。“蹋”字的本义是“践也”,有踩的意思,有踢的意思;“踏”字的本义是“脚着地”(《玉篇·足部》)。显然,两字本义并不完全相同,“蹋”有踩、踢的动作,“踏”没有动作,表示状态。后来典籍之中,“蹋”在后来都写作“踏”,也可以认为两个字是古今字。现代汉语中多用“踏”,是现代汉语常用字。
(踏水车)
比如韩愈《山石》:“当流赤足蹋河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再比如《明史·列女传一·王妙凤》:“邻里救火者蹋门入,见赫然死人,惊闻于官。”
此外,蹋还有踢的意思。《篇海类编·身体类·足部》:“蹋,蹋鞠,踢毬也。”比如《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大意是:士卒缺粮,有时候不能士气无法振作,而骠骑将军(指霍去病)还在划定球场,踢球游戏。关于我国古代踢足球这件事,起于春秋战国,类似现代足球,有对抗性质,汉代叫蹋鞠,也有一说是练兵的方法,到了唐宋,叫蹴鞠,形式也有发展,从对抗性质渐渐变为炫技表演性质。
(唐代的隔网蹴鞠)
蹋的小篆写法如图:
(蹋字的小篆写法)
注意,蹋字的右边,上边是个“冒字头”,不是“日”,疑与字义相关,但未有定说。
2、踄。读音有两个,但字义相同,合在一起说:
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为bó。给的解释是:“踄,蹈也。从足,步声。”这个读音跟《广韵》“傍各切”相同。另一个读音出自《集韵》“蒲故切”,就是bù。《汉语大字典》统一定声为bù。本义是步行。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步,踄古今字。”显然,读音统一成bù,很好理解。《西游记》第十一回:“唐五谢道:‘有劳先生远踄’。”意思很明显,远踄,就是远步。再比如《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既倦山踄,复厌市行。”
(电视剧《西游记》中,唐王送别唐僧)
踄的小篆写法如图:
(踄的小篆写法)
注意字形方面,它是“足”字旁,跟“跋涉”一词中的“涉”不要写混。
3、蹈。读dǎo。《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蹈,践也。从足,舀声。”形声字。本义是践踏。《说文解字》对蹈的解释跟“蹋”的解释完全一样。
《释名·释形体》:“蹈,道也。以足践之如道路也。”《六书故·人九》:“蹈,踏也,措足为蹈。”
(踩出来的路)
比如《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大意是:心里的忧虑和危机,像践踏着老虎的尾巴,又像处于春天将融的冰面上。又比如曹植《白马篇》:“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用的也是本义。也指踩上,投入。比如:赴汤蹈火。比如《庄子·达生》:“请问,蹈水有道乎?”在水里行动,有什么道术吗?
蹈在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举常用的说说:
(1)跳;顿足踏地。比如《诗·周南·关雎序》:“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陆德明释文:“蹈,动足履地也。”这是成语“手舞足蹈”的出处。其实,也是舞蹈一词的起源。
(舞蹈)
(2)遵循;实行。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二引刘兆注《公羊传》云:“蹈,履行也。”比如《谷梁传·隐公元年》:“蹈道则未也。”陆德明释文:“蹈,履行之名也。”又比如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今陛下躬蹈尧舜,未尝诛一无罪。”用的都是这个意义。近现代汉语也这样用,比如邹容《革命军》:“愿我同胞,当蹈其言,毋食其言。”
(邹容纪念馆里的邹容像)
(3)登上。《淮南子·原道》:“经纪山川,蹈腾昆仑。”经过高山大川,登上昆仑之巅。又比如《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由哨南复西转,或过山脊,或蹈岭夹,屡上屡下,十里,为太平哨。”蹈岭夹,指登上岭夹,经过岭夹,要游滇西,可不就需要上上下下。
(滇西风光)
(4)乘,利用。《汉书·扬雄传下》:“窒隙蹈瑕而无所诎(qū)也。”大意是:找机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陈述(说或写)自己的思想,决不屈服。“窒隙蹈瑕”后来发展为成语,指利用对方的弱点或乘对方的间隙进行活动,乘机谋取自己利益或对付他人。这个用法,近现代汉语也用,比如《聊斋志异·仇大娘》:“魏又见绝,嫉妒益深,恨无瑕之可蹈。”是说魏名又没有得逞,更加嫉妒仇家。只恨抓不到仇家的把柄,没有机会可以利用。
(于受万画《聊斋全图》之仇大娘)
(5)通“悼”。忧伤。《诗·小雅·菀柳》:“上帝甚蹈,无自暱焉。”郑玄笺:“蹈,读曰悼……今幽王暴虐,不可以朝事,甚使我心中悼病,是以不从而暱之。”孔颖达疏则认为:“言王心无恒,数变动也。”天子性情不定,或者天子甚是忧伤,不要自找灾殃。
蹈的小篆写法如图:
(蹈的小篆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