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新西兰地震救援引发谣言,真相大白后,我为祖国骄傲!
本篇共6683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世界这么大,你一定想多出去看看。
出过国的中国人大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即便踏上的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打开手机那一刻,一条中文短信总会让心里变得更加踏实。这是由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发出的短信,一般都有三句话:
告诉你使领馆24小时求助热线;提醒你遵守当地法律,注意安全;祝你在当地生活愉快。
2014年,中国内陆居民出境游突破1亿人次,成为海外最大的流动群体。超过2万家中资企业在境外注册,累计派出劳务人员近700万人次,500多万中国同胞在海外定居,170多万人留学海外……
如何维护这么多中国人、这么多中国机构在海外的利益,如何保护他们的安全?如果遇到突发灾害,回不了家了,怎么办?
11月14日,一场7.8级强震,让新西兰南岛旅游小镇凯伊库拉沦陷为“孤城”。余震强烈、通讯中断、交通受阻,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上千名游客被困。
有一篇关于新西兰地震后中国领事馆撤侨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一,媒体大战,流言四起
二,流言止于智者
三,驳斥网络传言——中国总领馆及华侨志愿者回应网络传言
四,中国式“撤侨行动”
五,关注新西兰保险机制
六,灾难来袭,澳洲政府能提供什么帮助?
一
媒体大战,流言四起
新西兰地震后,一对被遗弃的英国夫妇,看着天空中全是被中国承包的救援飞机,懵逼了……中国护照,每次灾难都能体现你的价值!
是的!
我们的祖国,
就是这么让我们安心!
虽然我们没有免签那么多国家的护照,
但是我们有的是,
无论我们在哪儿,
如遇风雨必保你安好的决心!
无论我们在哪儿,
背后永远有坚强后盾的伟大祖国!
无论我们在哪儿,
“祖国力”永远在线!
妥妥滴“祖国力”max!
这样激动人心的文字火热了大概只有一天,朋友圈又被另一条“辟谣”文章刷屏,文章来自于一篇是以“惠灵顿一家经营旅游设备租赁公司老板”在知乎上的辟谣回答为基础。
回答原文如下:
睡了会起来,看了下知乎其他人的回答shame on you ,shame on me!我为你们知乎上的这些人感到耻辱!你们都怎么了?
没有一点同理心,试想在中国地震了,美国雇飞机先运美国人不管中国人,你能想象这种情景么?
这是救灾,都是灾民!哪有什么区分对待?哪有什么优先特权?这是新西兰,这是人人平等的地方!
……都给我听好了:
第一,本人现在就在惠灵顿,我们公司是澳新的一家经营旅游设备租赁的公司,我是这家公司的老板,这回是我的公司承担一切费用,生意不做了赶来救人,从fox glacier和queenstown调过来三架直升机,md520,369hs,ec120b。那架白色空客ec120全新西兰就一架,那是我的!
另外两家是fox glacier同行的,大家都是牺牲生意义务赶过来的。
第二,使馆只是协调,负责中国国籍的通知到,我们定点接人,此外表扬一下在NZ中资企业以及华人同胞,特别是基督城的同胞,义务准备食物和住宿,帮了大忙。
至于使馆那边,一来一开始我们就根本没提费用的事,此外使馆到时候能不能给费用我们也根本没问。我现在看见“租”这个字心理很堵。
第三,出门在外华人首先靠自己,其次靠同胞,甭管新马泰还是陆港澳,说中文的就是韩国人也会想照顾一点。
第四,这回中台马的华人集体承的机,在一个地方集合,因为怕这些游客走散了语言不通会发生危险,只是因为有游客在南岛转了一圈到凯库拉已经是回程了,赶基督城的飞机所以是前几批接走的,没有什么优先!
再说一遍没有什么优先!
我们没落一个台湾人,因为自己公司里很多台湾人,在国外不分大陆台湾。
第五,凯库拉受伤的和老人儿童(非中国籍)是第一批运出去的,游客是第二批,跟你们这些沙文主义者不一样,我们讲究绅士风度。
还有,其他国籍的游客排在后面,我们责无旁贷也要运,运完为止,从凯库拉到基督城来回半小时不到,还有两艘cg的船只也在救援,凯库拉那一共就300多号人一天就拉完(不知道谁传的1200人,自己google earth,看看凯库拉多大,就是全部圈了养羊也养不了那么多只啊)。
最后,来救援的直升机还有新西兰政府从奥克兰飞过来的,以及澳大利亚的,只是我们公司的飞机离凯库拉最近,先飞到而已,救死扶伤这是义务。
最终我们的费用会有新西兰政府通过免税来补贴,但救人不是经济问题,更不分国籍(中国籍集中接是怕跑散了或者遗漏了语言不通出危险),不分三六九等。
用脑子想想,就算老板要求只接中国人,机师干么?
新西兰不愁吃不愁喝,作为一个有手有脚有气节的男人还听老板的落下其他灾民不接?
难以想像你们这些狭隘之人都是怎么想的。
Ps:钱也没多少,最贵的直升机买下来也就不到100万NZD,折算到每天运营成本也就三四千NZD,机师工资高一些,都是RAF退下来的老绅士,人家根本不提超负荷飞行和冒风险的事,油料本身也没多少钱基督城机场这回都给免费加,就是出来保险麻烦些,回头跟保险公司坦个白,救灾的用途估计会豁免。
这点钱还是掏的起的。如果真如报道所说的情况如此危急却又包了所有当地的民间飞机只救中国人,那真是太丢脸的。
不过无论如何,中国领事馆能第一时间救人,那是值得鼓励的,希望能形成人命关天立即救援的惯例。
如果能再少一些思维文明的差距就更好了,懂得灾难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知道先救的人群应该是儿童、老人和妇女,而不是什么国籍的人。
通篇看下来知乎上这位“惠灵顿一家经营旅游设备租赁公司老板”的意思无非是“中国政府靠私人救援行为往脸上贴金还不给钱”。一石激起强层浪,这篇所谓的“真相帖”又引起了一次转发小高潮。
二
流言止于智者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很多知乎上的朋友认为这位“惠灵顿旅游设备租赁公司老板”来历不明,其宣扬的所谓“真相”也是漏洞百出。
随即一众网友在知乎上发布了一系列质疑推翻所谓真相揭露帖的文章,其中关于直升机是否为租用,是否是中国政府出钱,网友找到了英文媒体报道:《Rescued Chinese tourists grateful for government support》。
The flights were all paid for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所有的直升飞机造成的花费都是又中国政府负责 ——这句话不是引述,是新闻报道的原文:http://www.cbc.ca/news/world/new-zealand-quake-rescue-1.3849599。
China chartered four helicopters to evacuate around 40 nationals, mostly elderly and children, from Kaikoura late on Monday, said Liu Lian, an official at the Chinese Consulate in Christchurch ——引述的是中国驻基督城领事馆官员的陈述
另外,“惠灵顿旅游设备租赁公司老板”宣称全新西兰就一架EC 120。事实上,经过网友搜集信息求证:事实上,整个新西兰有14架EC 120。
同时,亲历新西兰地震重灾区救援的游客也站出来辟谣,并表示当时坐的就是大使馆租的直升机。地震发生后有不少中国游客被困,有人打电话跟大使馆求助,才有了后来中国驻Christchurch大使馆租下几架直升机来转移游客的事情。中国大使馆确实是出了人力物力来帮助国人的。
三
驳斥网络传言——中国总领馆及华侨志愿者回应网络传言
地震发生后,网上消息不断愈演愈烈,真真假假,分辨不清。媒体专访了在疏散救援现场第一线的,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李昕。以及一位基督城的华侨Vicky Wang,她是基督城当地一家旅游公司的老板,地震发生当天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馆所租用的第一架直升机就是她帮忙联系的。李昕副总领事和Vicky Wang接受中华电视网专访,讲述了租用飞机、疏散救援的过程,驳斥了网上的不实传言。
李昕副总领事接受采访
Vicky Wang(右)与前全黑队队长Richie McCaw在基督城机场合影
网络传言一:称直升飞机公司为了赚钱,不服从新西兰政府征调,却转而接受其他方面的租用,属实吗?
事实:直升飞机公司首先满足新西兰政府征用,其次才是商业租用。
Vicky Wang:事实上是地震发生的当天早上,我们原计划是开车进凯库拉,看看当时的受灾情况,但是查了交通局的网站,发现到凯库拉的路已经全部都封了,只能找直升机过去。这时候接到领馆的通知,说他们也在找直升机,这时候基督城的直升机被调用了,都找不到。我就给Tekapo 的公司打电话,叫Tekapo Helicopters,他们是我们的业务合作伙伴。当天联系时我们很幸运,直升机公司正好还有一架,飞机是七座的,除了飞行员还可以乘坐6个人。
李昕副总领事:我们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飞机,打电话过去都说被征用了,所以才通过华人朋友在外地(Lake Tekapo)租的,14号当天有三架,15号又租到两架,总共是五架。
网络传言二:称中国总领馆把基督城所有飞机都包揽了,属实吗?
事实:地震发生当天14日中国总领馆租到3架飞机,第二天新增2架,总共5架飞机。
Vicky Wang:当时早上七点半抵达的基督城国际机场,接上了两位记者和总领馆副总领事和一领事一共四个人,飞到凯库拉。回程接了六位乘客回来,老人和小孩,一共是六位。下午又有飞机回来了,问是否还需要,我就问了总领馆,说情况远远超出了预期的人数,有多少飞机能调用的,我们都用,这架也过来了,第二天,因为我们停在基督城的机场,一家直升飞机公司说,他们的飞机有几架没有在被征用的状态下了,可以给我们用了,所以一共是五架。
李昕副总领事:至于我们是不是把所有能用的直升飞机都租来了,我就不知道了,我也不知道南岛到底有多少架直升机,但我相信肯定不止五架。我们委托的那家公司手上没有那么多飞机,他们又去帮忙找了其他的,我不知道网上传言的在惠灵顿的公司是不是被找到的其中一个,如果是的话,请他把公司名字,飞行员,接送了多少人公布出来。
网络传言三:直升飞机公司没有收钱,属实吗?
事实:中国总领馆租用的飞机来自两家洋人公司,费用按小时计算。
Vicky Wang:租用飞机的价格是谈好的,2100纽币加GST每小时。领馆租用的五架都是南岛基督城本地的,两家公司都是洋人公司,公司分别是Tekapo Helicopter和Christchurch Helicopter。由于是两家公司,多个架次,所以两家公司会出一个总的账单,总领馆支付费用,两家公司再自行结算。
李昕副总领事:费用从一开始就是说好的,从14号下午半天,到15号全天,都说过费用问题,他们说会给我们寄账单过来。网上说的在惠灵顿的公司,说他负责全程接送,说一开始没谈费用问题,这肯定是不对的。
网络传言四:中国总领馆租用的飞机只接中国人,不接其他国籍的游客,属实吗?
事实:绝不属实。征调到的所有飞机接所有游客。
Vicky:当天救援的不止5架飞机,并不是5 架包下来只接华人,飞机接所有游客。
李昕副总领事:中国政府花钱雇飞机,我肯定首先是保障中国游客的安全,这一点毋庸置疑的。至于网上说的英国夫妇,我也感到很疑惑,现场直升飞机很多,我也搞不清哪一架是我们雇来的,我看到那两个小朋友上了直升飞机,但是那架飞机是谁雇来的我不是十分清楚。
我们现场是有统一安排的,但是现场不止一架飞机,飞行员告诉我能坐几个人,他给我做个手势,说三个人,四个人,我就报三个人,四个人过去,所以我不清楚飞机上是否还同时拉了别的人。(记者:也就是说我们是混合着运回基督城,但最终中国政府只支付中国游客的费用)我想最后寄账单是这样的,如果包含了个别外国游客,分不清楚的话,我们也可以支付,没有问题。
针对网上自称是飞行公司老板所发的帖子,李昕副总领事表示有几个小细节需要明确一下。
李昕副总领事:“首先,我自己从基督城飞到凯库拉,再飞回来的,半小时来回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单程至少半小时,上下游客,来回至少一个半小时。
第二,网上传言到底有多少灾民的问题,有说三百人,我们当时发布的大约一千多。你可以看一下报道,今天通过军方渠道和民防渠道转出来至少八百人,这还不包括通过私人渠道转出来的,此外还有留在凯库拉不愿意走的人,所以一千多人是准确的,三百多肯定是不准确的。我就在现场,中国游客125人,那外国游客只有200多人?这肯定是不符合事实的。”
最后李昕副总领事表示,虽然网上质疑的声音,但我们此次震后快速疏散救援,总领馆做好本职工作,问心无愧,感谢所有参与疏散救援的公司、工作人员、志愿者。
四
中国的“撤侨行动”
这次中国政府在新西兰成功实施的中国公民撤离行动并不是唯一。
2006年以来,我国组织实施撤离我海外公民行动十余次,涉及6万多名同胞。处理涉我境外公民遭绑架、袭击案件数百起,涉及我公民千余人。
撤侨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把侨居在他国的本国公民撤回本国政府的行政区域的外交行为。
这里有两个概念:
其一,撤侨是政府行使的领事保护与服务职能,非个人行为;
其二,撤离的对象是侨居海外的本国公民,包括已取得居住国永久居民身份、仍保留本国公民身份的人。
不过,关于撤侨对象的身份认定,并没有特别严格限制,2006年,中国政府在所罗门群岛爆发骚乱后所采取的撤侨行动就包括协助撤离非中国国籍的华人。
回顾中国政府历次撤侨行动,都是在当地爆发骚乱、战乱冲突、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组织的,也就是当海外华侨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受到威胁时,中国政府对其进行领事保护的一种行为。
这一次次有力的撤侨行动让中国人感到无比骄傲,一句“中国护照含金量不仅在于免签多少个国家,还在于碰到危险的时候,祖国带你回家”说出了游子们的心声!
国家的海外应急能力,是检验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重要标志,一个没有强大高效应急能力和善后水平的国家,不是强大的国家。
2011年
利比亚战争一触即发,中国从2月22号启动撤侨行动,12天里用包括12架次军机在内的共138架次包机,包括1艘海军护卫舰在内的17艘次轮船舰艇,100多班次客车,撤出36580位公民并护送他们安全回家,这次撤侨也是中国第一次动用军事力量,为撤离公民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和11艘次外籍邮轮。同时,外交部还帮助来自意大利、希腊、孟加拉、尼泊尔等12国的2100多位外籍人员撤出动荡的利比亚。
相较以往,新西兰的撤离行动显得更加的成熟,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充分发挥了当地民间力量的作用。
在以往的海外应急任务中,国家一般首先考虑军事力量。诚然,军事力量组织严密,运力巨大,但由于军队身份的特殊性,使其在进入别国领土执行任务时会遇到各种的阻碍,再加上一般都需要长途跋涉,所以容易导致时间的拖延。
可是当地的民间力量不仅距离近在咫尺,而且可以避开各种政治层面的阻碍,因此便于组成第一波救援力量抢占“黄金72小时”,将各种损失降到最低。所以从此次新西兰地震后的撤离行动可以看出,中国在海外应急反应能力的建设中,已经更加重视当地民间力量的作用,以当地民间力量为先锋,国家军事力量为后盾,两者相辅相成,这些都预示着中国的海外应急反应能力步上了一个新台阶。
不管是遥远的索罗门群岛,还是临近的日本,无论是在黎以冲突的纷飞炮火里,还是在尼泊尔地震的断壁残垣中,中国政府总能以坚定有力的措施,将身处险境的中国公民安全带回家。中国大使馆真的是很尽职,笔者也很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要那样去黑自己国家。
五
关注灾害保险制度
11月17日,新西兰政府宣布将出资750万纽元,为凯库拉(Kaikoura)等地区严重遭受地震袭击的小企业提供工资补贴。该计划将首先维持8周的时间。
当日,商业、创新及就业部部长史蒂芬·乔伊斯(Steven Joyce)和社会发展部部长安妮·托利(Anne Tolley)在国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拥有20名以下雇员的企业可以申请工资补贴。最初8周内,全职员工可领取每周500元,兼职可领取300元,起算日期从14日(地震日)开始。
政府出台这套补助的目的,是确保各企业在恢复期间维持雇员。这种补助方式曾在2011年基督城震后成功使用过。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平均每年发生地震3000多次,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
新西兰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现行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以强制地震保险为主,自愿地震保险作为补充。
新西兰家庭财产强制地震保险的主要特点是“立法强制、基金运作、多渠道风险分散、政府管理与市场行为相结合”。
1. 地震委员会
地震委员会由新西兰国家财政部组建,负责管理地震保险基金,初始资金为15亿纽元(约合75亿元人民币),来源于政府的“新西兰自然灾害基金”。目前通过强制征收的地震保费以及基金的投资收益,该地震委员会已累积了近50亿纽元(约合250亿元人民币)的基金。地震委员会还利用国际再保险市场进行风险分散。
2. 基金运作
保险公司负责家庭财产强制地震保险保费的代收代缴,并将保费扣除一定比例手续费后交给地震委员会;地震委员会将保费纳入地震保险基金,并对家庭财产强制地震保险进行再保险安排,包括比例再保险和超赔再保险;政府通过提供再保险保障、为基金提供资金或担保、对基金投资免征收入税等方式提供支持。一旦灾害发生,地震委员会负责家庭财产强制地震保险的损失赔偿;保险公司负责承担家财险中除强制地震保险责任外的自愿保险责任;保险协会负责启动应急计划。
3. 多渠道风险分散。共四层索赔支付体系
第一层:发生巨灾事件后,地震委员会先行承担2亿纽元(约合10亿元人民币)赔偿责任;
第二层:2亿纽元至7.5亿纽元(约合37.5亿元人民币)之间,再保险人承担损失的40%,地震委员会承担60%;
第三层:7.5亿纽元至20.5亿纽元(约合102.5亿元人民币),由超赔再保险进行赔款摊回;
第四层:损失超过20.5亿纽元时,首先由政府所辖的自然灾害基金支付(地震保险基金是自然灾害基金的一部分),基金耗尽之后由政府承担最后赔偿责任。地震委员会每年会支付政府一定的保证金。
由此可见,该体系的特点之一是政府承担无限清偿责任。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中,当损失额超过20.5亿纽元时,自然灾害基金继续进行支付直至基金耗尽。这时仍然不足以支付对地震灾害的赔偿时,由政府承担无限偿付责任;特点之二是充分发挥再保险功能作用。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中,地震保险委员会像商业保险公司一样,向国际市场购买再保险,以加强自身的偿付能力,并减少政府可能承担的无限赔偿责任金额。
在过去的30年中,整个国家地震保险总赔付率不超过5%。
因在新西兰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澳洲保险公司或需为14日上午在新西兰发生的地震支付巨额赔偿。据悉,澳洲IAG、Suncorp和QBE是新西兰最大的保险公司。
据报道,新西兰保险委员会表示,提供任何有关地震损害的估计数据仍“为时过早”,虽然新西兰总理基利(John Key)预测说,“因为基础设施如道路和铁路在地震中被损坏,修复基础设施可能耗资巨大,因此保险公司的成本可能是‘几十亿’新西兰元。
六
灾难来袭,澳洲政府能提供什么帮助?
澳大利亚政府承诺,当国外发生涉及澳大利亚人的紧急情况时,将依据领馆能力、灾难影响等情况,向澳大利亚公民提供支持(包括持有双重国际的国民和澳大利亚的永久居民),包括:
部署专家团队并与地方当局合作,以支持受影响的澳大利亚人
支持澳大利亚人试图离开该地区,并让他们与他们的家人联系
提供旅行建议和危机更新
在医疗紧急情况下提供当地医生和医院的详细信息
对海外亲属的死亡或失踪提供咨询和支持
在国际恐怖主义,内乱和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作出特别安排(可能收取费用)
在特殊情况下提供小额紧急贷款(可能要求以护照为抵押)
澳大利亚政府同时也列出了一系列在领事职责之外的事务。在重大危机或紧急情况下,政府可以提供的援助可能有限。以下事务是澳洲政府没有义务或能力提供的,包括:
给予法律咨询或翻译服务(可能会提供当地律师和翻译的详细信息)
介入另一个国家的法律程序或法律事项
对失踪人员进行搜查以及调查海外死亡(澳洲政府认为这是地方当局的责任)
支付医药费或其他社会保障福利
干预其他国家的移民、海关或检疫事务
寻回丢失的财产
阅读并遵循我们的旅行建议,并在社交媒体上关注Smartraveller
澳洲政府呼吁遇难的澳大利亚公民应及时与当地的澳大利亚大使馆或领事馆取得联系。如果当地没有澳大利亚大使馆或领事馆,可以向英国、加拿大或美国大使馆求助。
澳洲政府对重大灾难的紧急响应措施不仅面对本国公民,还对所有受害者提供人道主义救援。
澳大利亚政府2016-17用于海外人道主义救援、降低灾害风险和援助建立社会抵御能力的预算为$ 5.541亿澳元,占总政府预算(4506亿澳元)的0.12%,其中用于灾后应急响应的预算为3.397亿澳元。
对国际灾害的应急措施由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DFAT)负责。
结语
灾难之时往往是谣言盛行之时。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对外交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外交工作的窗口,涉外救援工作受新媒体影响更加直接和明显。
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对发布内容没有严格的审核监管程序和机制,发稿人可按个人喜好自由发布和发挥。在受灾之时,这种恶意散播谣言的行为不仅会引发群众的恐慌,还触犯了法律。
有报道指出,网络和手机等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大大加快了谣言的传播速度。调查还指出,虽然首发于微信的假新闻占7%,但由于封闭式传播环境,自我纠错能力弱,相较于微博,微信谣言的辟谣难度较大。
很多信谣传谣者,并非愚不可及者,而是缺乏独立性和自控力的围观者。每个人在放弃自身责任的同时,也在变相地将自己裹入其间。无责任就会产生无意识。
很多人明明并不确信,却在没有鉴别真假的情况下就随手转发,把本属自己的责任,完全转嫁给了别人。再加上对传播谣言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未能从心底敬畏可能造成的后果,使得自身行为变得极为随意。
不辨真假便转发,似已成一种标配,“我就转了一下”也成为很多人的共同心理。这种无责任、无意识的行为,其实比谣言本身更可怕。
本文作者:Cynthia高晨曦,Roy Chen,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