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如律令”怎么翻译?伏地魔笑了:我说过!

前两天,《人民日报》挑起了一个关于语言的热搜话题。

今年暑期最火爆的电影当属《哪吒·魔童降世》了,目前票房已突破40亿,位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第四位,创造了一个奇迹!

据说《哪吒》马上就要出海,在北美和澳洲上映,这也是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

《人民日报》提出了一个问题:电影里各种梗如何更好被国外观众理解?

其中就提到电影中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

急急如律令

貌似把这句话翻成英语超级难...我想即便是中国人,恐怕也对这句话的含义不太清楚吧,更别说翻译了。

相信大家对古装剧里道士做法的桥段一定不陌生:

手持宝剑的道士念咒烧符之后,突然将剑往天空一指,叫声“急急如律令”,顷刻间雷鸣电闪、天地变色。

我查询了有关资料,“急急如律令”是道教咒语,起源于汉代,原本是官方用来申述法律、政令权威之语,用白话文解释就是“请速速遵照执行,不得有误,违者必究”。

后来被道教吸收,并加入了神仙名号,用于符咒的末尾。

最常见的说法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字面意思就是:请速速按照咒语行事,不得有误。

道咒中的称引神名,主要为了表达对神灵的信仰、依赖,这就有点像基督教里,信徒们做完祷告,最后总要加一句“奉耶稣基督的名”(in the name of Jesus Christ)。

那么问题来了,“急急如律令”怎么翻译呢?

首先要申明一下,《人民日报》微博配了一张图,上面翻译完全是网友的恶搞,不要当真:

其实,既然明白了“急急如律令”的含义,我们只要在英文中寻找一个类似的咒语表达即可。

我搜了一下,发现一个英文单词挺符合,叫:

Abracadabra 

/ ˌæbrəkəˈdæbrə/

“阿布拉卡达布拉”

解释这个词之前,我先问问,咱们“侃英语”读者中哈利波特迷多不多?

如果你熟悉《哈利波特》系列,一定对书中提到的这个咒语不陌生:“阿瓦达索命”咒(Avada Kedavra)。

它是三大“不可饶恕咒”之一,是伏地魔最爱用的魔法之一。“不可饶恕咒”还包括钻心咒(crucio)、夺魂咒(Imperio)。

这个 Avada Kedavra 正式来古老咒语 Abracadabra,牛津词典中这样解释它:

a word that people say when they do a magic trick, in order to make it successful

当人们表演魔术时总会喊这个词以希望魔术成功。

所以你会发现,西方魔术师在开始表演时,口中总是念念有词,他们说的正是这个 Abracadabra。

或许,对于西方观众而言,中国道士做法有点像魔术师表演魔术

。既然西方魔术师要喊 Abracadabra,那么中国道士口中的“急急如律令”翻译为Abracadabra 倒也不违和了。

咱们最后再刨根问底一下:Abracadabra 到底怎么来的,它到底表示什么意思?

我查了一下维基百科:

The first known mention of the word was in the second century AD in a book called Liber Medicinalis by Serenus Sammonicus, physician to the Roman emperor Caracalla, who in chapter 51 prescribed that malaria sufferers wear an amulet containing the word written in the form of a triangle.

据说这个词最初出现在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私人医生所写的一部药典中。

这部药典的第51章记录了这位医生给一个痢疾病人开了一个方子,让他挂了一个护身符(amulet),这个护身符上的字母被排成倒金字塔形。

金字塔型的每一行减少一个字母,直到三角形顶端只剩下字母a。传说,当字母消失时,疾病和灾难也被认为是消失了。

药典中记录的护身符如图:

最上面一排文字正好是:Abracadabra。

后来,这个词就变成了一个特殊口令,通常用在一段咒语的最后面,这个口令一说出来,咒语就生效了。

这跟中国的“急急如律令”确实挺对应啊!东方有“急急如律令”,西方有“Abracadabra”,遥相呼应,好嗨哟~

这波文化知识怎么样?感觉涨知识的,右下角“在看”点起来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