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城市肌理的文化已成为上海街角动人的“小确幸”

杨浦滨江亲水平台的粉黛乱子草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赏。本报记者 张伊辰摄

■本报记者 单颖文
      
       在全上海“海拔”最高的上海中心大厦,朵云书院、观复博物馆,成了比登高更“带流量”的所在;漫步杨浦滨江,艺术家与200多位社区志愿者互动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城市的野生》,被专家解读为艺术营造范本;即便是在 “工业风”浓厚的科创园区智慧湾,你也能与一场“治愈系”的阳台音乐会不期而遇……漫步上海的大街小巷,那些浸润于城市肌理的公共文化活动与设施,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小确幸”,更丰实了人们的文化获得感。
      
       昨天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的《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不仅回应了市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品质需求,更意味着,公共艺术文化将进一步突破物理空间范畴,浸润影响人们的文化欣赏和创造能力。
      
       更重要的是,它们也将成为一种无形的联结,让更多市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创造者、传播者,让公共文化生活更有趣、更有活力,也更富有时代品质和内涵。
      
       滨江岸线上的“彩蛋”,见证公共空间艺术气质进阶
      
       去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落幕后,有20件装置类艺术作品保留下来,成了嵌入5.5公里杨浦滨江岸线上的“彩蛋”。人们来此凭江临风,更触摸艺术。
      
       “在上海,人们的城市文化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市人大代表陈丹燕多次参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她说,就这段眼前的滨江岸线,其艺术气息也在不断提升。结合滨江贯通,很多经过改造的工业遗存最早仅是供人拍照打卡,现在,越来越多新空间叠加了功能,可以与市民充分互动——去毛麻仓库看一场美术展,到“绿之丘”享受植物与建筑营造的生态之美,去“皂梦空间”做一块手工肥皂……
      
       “上海要建一流的‘城市会客厅’,最终落脚点一定是文化。杨浦滨江曾是轻工业聚集地,如何让这段历史在今天可感知、留住乡愁?这就要让它们承担符合现代审美和服务需求的功能,打造成能吸引人们触摸文化、感知艺术的新空间。”在杨浦滨江工作了7年,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亮这样深情注解。
      
       伴随“一江一河”启动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岸线旁的服务驿站、口袋公园、步道设施,都充分叠加进文化艺术元素,让人们充分呼吸到城市中伴随江水一同流淌的艺术气息。在浦东滨江东岸,散落着144处公共文化设施,每隔1公里就有一座“望江驿”。这22座小木屋原本仅提供便民服务,近年来叠加入公共图书馆、电影院、艺术展厅、演播室等,为市民提供更多元的公共文化享受。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点点滴滴,“养成”一座城市的气质
      
       位于蕰川路的宝山智慧湾,是个由集装箱改造的科技园区,但就是这样一个带有“工业气息”的园区,却被一场极富创意的阳台音乐会“点拨”得生发出无限美感。
      
       青年音乐人罗威偏偏在此设立了名为 “音乐治愈小馆”的音乐工作室。工作室外的落日黄昏让他看到了园区的另一面,就此创作了《蕰川路霞湾》,并将钢琴架到阳台,为在园区生活的人们带来了别样的 “诗与远方”。
      
       在专家看来,这些散落在城市不同空间中“点点滴滴”的公共文化设施,会激发公众内心对文化的更多诉求,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一座城市的艺术气质也将慢慢“养成”。
      
       当下,伴随着城市发展,公共艺术文化进一步突破物理空间范畴,以各种各样的姿态走进人们的日常。今年,静安国际雕塑展首次走出雕塑公园,延伸至商业街区、社区。上海最早提出 “为文化留白”的商业街区——静安南京西路历经数年,工程依旧继续,而 “留”出的文化气质越来越浓。比如,戏剧表演进驻街边橱窗,戏曲体验活动深入风貌里弄,让更多文化艺术元素走出剧场,让路人、居民“转角遇见戏”。
      
       “活”在城市中的有机体越来越动人
      
       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户外古典音乐节,也已办成国内艺术生活跨界实践的标杆案例。在艺术、自然、生活交融的氛围中感受美好日常——可以“玩上一整天”的音乐节影响力逐渐辐射至长三角乃至全国。
      
       在社区微观,近年来,依托社区服务枢纽站,部分社区已经开始探索面向社区工作者、专业大学生和志愿者招募“社工艺术家”“社工策展人”,鼓励更多社会专业力量扎根社区,参与聚焦生活品质提升的文化艺术营造。
      
       在市人大代表郑沈芳看来,公共文化更是一项需要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参与,此次条例的通过将推动各级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更好地扶持公共文化,特别是激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创造、精准供给,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对此,作为艺术家的罗威很是期待。他希望“音乐治愈小馆”不仅能点亮一个社区的生活,更能参与社区方方面面的治理,激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内生动力。比如,成为人们身边24小时的“聆听空间”,大家可以前来享受根据心境“独家定制”的音乐服务。
      
       陈丹燕表示,相关措施的出台能为上海公共文化空间带来更多人气,让这些美好的设施成为“活”在城市中的有机体,且能“生长”得越来越动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