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镜子引发的系列探究活动
由镜子引发的探究活动
在大班“小问题”主题中,教师在观察幼儿、走近幼儿、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基础上,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生发了“太空的秘密”主题课程。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随着幼儿的探究越来越深入,幼儿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探究的欲望越来越强。在幼儿的讨论中说到:想观察天空的行星,看一看晚上的星空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大家提到需要望远镜,想要制作望远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为此,我便在科学区域中投放了各种各样的镜子。
镜子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与人类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几乎每一个幼儿对镜子的使用都有切身的经历。但是,幼儿对镜子的种类、功能非常不了解,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支持、鼓励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的过程。
于是,我们开启了一场与镜子的“探究之旅”,一场关于“镜子”的微课程诞生了。
活动线索
镜子大讨论—分组探究(制作望远镜、制作潜望镜、镜子组合、镜子迷宫)—交流分享成果。
家长资源与环境准备
家长资源:
1.请家长帮助收集各种镜子成品,如望远镜、哈哈镜等等。
2.收集关于镜子的资料和图片。
主题网络:用绘画、粘贴的形式制作网络图。
环境布置:提供一些与镜子有关的图书、图片及各类记录表。
区域布置:科学角投放各种镜子,供幼儿探索操作。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多渠道帮助幼儿获得对镜子的感知、了解。知道不同镜子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兴趣。
背景:因为想制作望远镜,孩子们产生了很多问题:用什么做望远镜?我拿的镜子为什么望得不远?于是孩子们通过讨论、查阅资料、操作探索等方法,观察、比较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等镜子,发现它们的不同,积累对镜子的认知。
片段记录:各种各样的镜子
师:不同的镜子照出来的物体一样吗?你有什么发现?
幼:有的镜子照出来的物体变大了,有的镜子照出来的物体变小了,也有的没变。
师:这些镜子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真有趣,那为什么用它们看东西会不一样呢?哪种镜子看东西会变小?哪种会变大?哪种不会变?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它们的样子一样吗?
发现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镜片的不同特征。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镜子?有什么作用呢?它们是由什么样的镜片做出来的呢?
幼:有点记不得了,我给它编个号吧。
活动反思: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活动中教师通过让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去观察、比较,亲身感受几种镜子的不同特征,并对镜子的成像产生了好奇和兴趣,自发地开始探究。
第二阶段: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探究小组,尝试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协商合作、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
背景:通过上一阶段的讨论、调查,孩子知道了镜子种类很多,有望远镜、潜望镜、哈哈镜等等,并且知道它们的一些作用。这时候,不仅有孩子想做望远镜,也有孩子对潜望镜感兴趣,还有孩子对太阳光下各种镜子带来的不同变化感兴趣。于是,孩子们自主讨论,根据各自的兴趣成立了几个探究组。每个组依据“我们组研究什么—需要什么材料—如何分工—需要什么帮助”的思路进行讨论,然后开始进行本组的探究。
镜子组合组——它们有什么变化
瑞珉在桌上将几个镜子不断地组合、观察,一会儿自言自语说道:“好像没有光。”于是,他把几面镜子拿到了阳台。
瑞珉一会儿这样组合,一会儿那样组合,引来了一群小伙伴,他们有了很多惊喜的发现。
他们将几面镜子排成了一排,太阳光正好照着镜面。
瑞珉一只手不停地?动着最前面的透镜。
恩泽将手放在阳光聚集点说:“我感觉好热啊!好烫啊!”
瑞珉听后也将手放在了焦点上,恩泽问他是不是很烫。
瑞珉挠挠头说:“我明白了,这就是镜子利用了阳光的力量。”
瑞珉不断地转动着透镜,发现随着透镜的变化,地上焦点形状也随之变化。
瑞珉将三棱镜放在第一面透镜的上方,并转动三棱镜,地上出现了一道彩虹。
恩泽:“哇,变成彩虹了。”
瑞珉:“这是新发现呀。”
活动反思:在对各种镜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幼儿的兴趣来到了“几个镜子组合起来会有什么新发现”上,在操作过程中,他们能认真观察,大胆讲述实验结果,并通过实验和讨论,对镜子的用途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进一步感知了镜子的聚焦、反光等特征,激发了幼儿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望远镜制作组——望远镜不仅站起来了,还能看得远了
孩子们在制作望远镜的过程中,制作支架的环节总是出现问题。在固定纸筒时,他们反复尝试用胶带、泡?胶等材料固定,但都不成功。因为曾有做飞行器连接的经验,他们又开始尝试使用毛根、宽胶带等材料,终于固定上去了。但是,在支架的做法上,刚开始他们采用的是先将望远镜前后各固定一根纸筒,但这种方法站不稳;他们又把两根纸筒都固定在一起,还是站不起来;他们发现这两天教师的录像机换成了三脚架,这给他们很大的启示,于是他们又拿来一个纸筒,放在一起变成一个三角支架,他们在不断地尝试中终于固定好了支架。当做好支架后,孩子们在班级科学区找到了一个大小合适的放大镜,把它安装在纸筒的一端。他们争先恐后地想检查一下自己的成果,但新问题又出现了,他们发现,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看到的是反过来的影像,远一点就是正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又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探究。
活动反思: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分工合作,在材料的使用上进行了多次尝试和选择,当他们第一次失败后,并没有轻易放弃,能将制作飞行器的经验迁移到当下的活动中。在支架制作遇到困难时,他们也能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规律进行尝试,从中可以看出问题与困难是推动游戏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冲突协商中可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从活动中可以看到幼儿的思维品质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不断发展,他们都具有天生的好奇心,是一个个主动的探究者、学习者。
活动感悟
在这个活动中,“镜子”的主题是孩子引发的:来自班本主题活动“太空的秘密”;问题是孩子提出的:孩子想知道用什么方式能看见天上的行星;问题的逐步推演过程也是孩子自然发展出来的:望远镜中用的是什么镜子?它和普通的镜子有什么不一样?同样是镜子,为什么有的凸,有的凹?把这些镜子组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连研究方法和计划都是孩子们自己主动设计的。在此活动中,教师是孩子学习的引路人、点拨者,并没有直接教给孩子什么知识,而是通过问题、材料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内部动力,满足他们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
作为教师,我们真的惊讶于幼儿的潜力,我们一定要真正地跟随他们的脚步,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不断地给予支持,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以静待花开的心情去迎接和拥抱幼儿的精彩呈现。
本文摘编自《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2021年第7期,原文题目《由镜子引发的系列探究活动
本文摘编自《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2021年第7期,原文题目《由镜子引发的系列探究活动》,原文作者:刁玉萍 骆乃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