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功夫象形拳
◁ 分享 ・是一种快乐 ▷
象形拳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模仿动物与武术技击相结合的仿生拳术,如猴拳、蛇拳、鹰爪拳、螳螂拳等,另一类是模仿醉汉在步履踉跄、东倒西歪的醉态中完成各种武术技击动作的醉拳类,如醉拳、醉剑、醉棍等。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不论是小小的昆虫,还是庞然大物的老虎、狮子、大象,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都在顽强地与各种不利条件进行着搏斗,适应不了环境的被淘汰了,能适应的留了下来。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各种动物都逐渐地掌握了一套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的独特本领。它们要获得食物,就得会打猎,会进攻。它们要不被别的动物吃掉,就得会躲避,会防守。谁也说不清大千世界中到底有多少种动物。它们有的强壮有力,有的弱小胆虚,有的个头大,有的个头小,有的会飞,有的会水。形形色色的动物用来进攻和防守的方式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老虎、狮子、豹子在攻击时,动作快如闪电,强攻直取,用尖齿利爪,直袭猎物的要害,就像武术动作中的“恶虎掏心”;而蛇在进攻时,却走着蜿蜒曲折的路线,巧妙地借保护色静悄悄地接近猎物。在猎物毫无防备的状态中,在极近的距离内,倏[shu 叔]然一击,便结果了猎物的性命。动物在防守时也各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如刺猬、乌龟,在危急时,身一团,头一缩,一身是刺,遍体是甲,谁也对它们没有办法;而鹿、羚羊,则依靠自己敏捷灵活的步法,逃离险地。动物世界中攻防格斗的千种形式,万种变化,不断激发着中国古代武术家们的灵感,为他们创编武术动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模仿动物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武术,也是中国古代体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几乎所有的武术门类和流派都或多或少有模仿动物的内容。象形拳不过是更加集中,更加充分地把动物的动作与武术结合在一起就是了。
象形拳不仅有完整的、符合武术攻防要求的套路,而且在模仿动物和醉汉的醉态方面,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巧妙地把这些本来与武术毫无关系的动作与武术结合在一起,充分地表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神奇的想象力。武术仿生不是单纯地模仿动物的动作外形,而是通过仿形,进而模仿动物的神态,体会生活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的动物的意境,达到陶冶性情、丰富感情的目的。将防身、健身、养性、怡情融为一体。这是古代武术向娱乐方向发展的一个丰硕成果,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象形拳的动作难度很高,不仅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求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做到不仅外表相似,而且神态相似,这就是象形拳所追求的“象形取意”。中国古代武术中象形拳有很多,仿生类的象形拳还有蛇拳、鹰爪拳、螃蟹拳、狗拳、鸭形拳、狮形拳等等。下面只介绍三种。
(1) 猴拳
猴是人们所熟悉,所喜爱,也是与人类有亲缘关系的动物。它活泼好动,聪明伶俐,动作灵巧多变,争斗时的手法迅猛得令人惊奇。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在模仿猴子了,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导引图”中就有模仿猴子的健身方法,叫作“沐猴灌”。
但是,关于猴拳的文字记载却要晚得多,首次出现在明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戚继光在书中记录的,都是当时一些比较成熟的拳术,由此可知猴拳的出现应该早于戚继光的时代。明代郑若曾的《江南经略》中也有“猴拳三十六路”的记载,可见猴拳在明代已成为比较普及的拳种。在著名的少林武术中,也有猴拳。明代王士性在游嵩山时曾亲眼看到少林武僧精彩的猴拳表演,他形容演练的僧人“盘旋踔跃,宛然一猴也”(《嵩游记》)。
古代猴拳的套路动作包括猴子生活的基本内容,如:白猿出洞、猿猴窥望、白猿蹬枝、白猿蹲坐、白猿摘桃、白猿跳跃、白猿献果、白猿刁棒、惊猴逃窜、白猿吊藤、白猿躲闪、白猿入洞等。猴拳模仿猴子的外形:耸肩、缩颈、圆背、束身、弯肘、垂腕、屈膝、一副猴头猴脑,招人撩人的样子。但是就在这种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抓耳挠腮,没有片刻安稳的“猴相”中,暗藏着一系列的武术手法,如:抓、格、甩、采、切、刁、拿、扣、顶;腿法,如:缠、蹬、踹、点、弹和相应的身法(图10)。
图10 猴拳
猴拳的基本特点是脆快有力,刚柔相间,轻灵敏捷,避重侧进,身、手、步同时快速并进,拳法密集。打猴拳一般不主动攻击,多利用身灵步捷的躲闪,避免与对方正面交锋。在躲闪中寻找机会,给对手以突然的连续打击。
(2) 螳螂拳
螳螂是一种食肉性的昆虫,行动缓慢,它的两只巨大的前足生有锐利的锯齿,像两柄大刀,随时高举在胸前,一旦遇到可以捕食的猎物,如苍蝇、蛾子、蝴蝶、蚱蜢等,就以出人意料的快速而准确的动作,用两只有力的前足,闪电般地进行钳击。这时,任何灵巧的昆虫,都只有束手待毙,绝没有生还的希望。螳螂很善于隐蔽,而且很有耐心,在接近或等待猎物时很难被发现。
螳螂的搏击方法给古代武术家们很大的启发,创编出了螳螂拳。螳螂拳有南、北两种。南派螳螂拳是清朝由广东的周亚南创编的,拳法在风格上与南拳相近。
北派螳螂拳是明末清初山东即墨人王朗创编的。经典功夫视频关注微信公众号wushu995 据说,王朗从小就喜欢练武,曾经在少林寺学习武艺多年。少林寺因反清复明被焚烧后,王朗就离开了少林寺,回到山东老家。善于观察的王朗,有一天看到一只螳螂与一只个头很大的蝉搏斗,就饶有兴味地在一旁静静地观战,只见螳螂打得有章有法,两柄“大刀”运用自如,刚柔相济,进退有序。王朗看着看着,心里突然一动,思忖道:“这螳螂的搏斗方法不是与武术的格斗技术很相似吗?”就逮了许多螳螂回家,细细地观察,慢慢地琢磨,逐渐总结出了黏、粘、崩、搂、闪、勾、挂、刁、采、封、劈等多种技法。最后,王朗把少林拳法与螳螂的搏斗术结合在一起,手法上采用螳螂前臂的动作,步法上吸取猴子的移动法,称为“猿猴步”,前后三年,终于创编出“北派螳螂拳”(图11)。
图11 螳螂拳
这种螳螂拳在北方流传很广。在流传中,又逐渐演变出其他种种流派,如劲力刚健的七星螳螂(也叫罗汉螳螂),以柔为主的六合螳螂(也叫马猴螳螂),刚柔兼顾的梅花螳螂(也叫太极螳螂)。后来,又有通臂螳螂、摔手螳螂、光板螳螂、八步螳螂等。螳螂拳的共同特点是,动作严谨,敏捷有力,长短并用,有很强的攻击性。发力时,身体、手臂有晃动、颠动的动作,又快又猛,但有时也用柔劲,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3) 醉拳
在《水浒》对宋代梁山好汉的描写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不少梁山英雄借醉态施展浑身武艺,拳落惊风雨,腿起泣鬼神。如快活林武松醉打蒋门神,孔家庄武松醉打孔亮,鲁智深醉打山门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故事。
醉拳,又叫“醉酒拳”、“醉八仙”,曾借鉴古代的“醉舞”(《今壁事类》卷十二),在明朝末年已流传很广了。这种拳术主要是模仿醉汉前俯后仰,东倒西歪,在形醉心明的状态中,佯作醉态,时而自斟自饮,时而颠扑翻滚,在半倾半斜、似倒非倒中,顺势完成各种武术的技击动作,如:刁搂点扣、踢弹勾挂、挨傍挤靠、闪展腾挪。人们这样形容它“头如波浪,手似流星,身如杨柳,脚似醉汉”(图12)。
图12 醉拳
醉拳将拳法、摔法和醉态融为一体,在格斗中有较好的隐蔽性,可以麻痹对手,使之放松警惕,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醉拳的动作难度很大,只有练到全身上下“无一处惧打,亦无一处不打人”的程度,才能充分体现出醉拳的特点,做到步碎身活,心动形随,指东打西,避实击虚。但是,要达到这种程度很不容易,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而且要有较好的武术功底。一首“醉八仙歌”将这一独特拳种描绘得活灵活现:“醉者,醉也,号八仙。头颈儿,曾触北周巅,两肩谁敢与周旋。臂膊儿,铁样坚;手肘儿,如雷电。拳似抵柱,掌为风烟。膝儿起,将人掀;脚儿勾,将人损。披削爪掌,肩头当先。身范儿,如狂如颠;步趋儿,东扯西牵,好叫人难留恋。八洞仙迹,打成个锦冠顾天。”(《拳经拳法备要》)
模仿醉态的武术不仅有这种单人赤手空拳练习的醉拳,还有潇洒挺拔的醉剑、气势豪放的醉棍、刚劲有力的醉刀、神出鬼没的醉枪和使用拳术对打的“醉汉戏猴”,人们将这些武术称为“六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