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宁武府属
在郡城中少东北七百户街,负山临逵,地势高爽。雍正四年(1726年),知府郎瀚建,即故宁武道署之旧,改创为之府。经历谢廷恕董其事,署成规局,宏整门屏,东、西两坊翼之,坊门高广,太守车骑所出入也;循坊列栅,以禁行者,栅周方宽阔,中容吏士数百人。大门三楹,正南面启,入为仪门,自仪门入,为大堂,堂前有抱厦堂,左为兵饷库,右为库军房;堂下东西吏舍各六,东南官厅在焉,西南则隶卒夜值者居之。仪门外,东为土神祠,西库神庙。由大堂而后为宅门,门外,左、右班房各一;门内,左、右各有房三间,皆北向。其北为二堂,堂东、西屋各三间,堂下门东、西启;自东门入为书室五间,皆南向,后有屋三间,北与书室对门;由西门入,书室二间、客厅三间,客厅南对者为“琴鹤轩”,亦为射厅,凡三间;射厅之西为马厩,有井以饮马,有祠屋为间者四而庳,以祀马祖。自二堂后入门,为知府内宅,住房三间,东西洞房各二,厢房各三,门外东西偏房各一,又东为厨,最后房五间,因山为趾,势独高,见郭外诸峰;房东西屋各三间,又夹道中屋二间,东如之。
清代宁武府疆域:在山西布政司西北三百四十里。东西广三百二十五里,南北袤二百八十里。东至朔平府朔州界二十七里,又东至大同府应州界二百二十里,山阴县界一百八十里;西至太原府岢岚州界一百二十五里,又西至保德州界二百三十里;南至代州崞县界七里;北至水泉营边墙界二百七十里;西南至忻州静乐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朔平府平鲁县界二百里;至老营堡边二百二十里;至朔平府治三百二十里;至大同府治三百四十里;西北至保德州河曲县界一百八十里,至老牛湾蒙古界二百五十里。自府治由山西大同府经直隶宣化府,入居庸关至京师一千四十里;由代州东至易州,入紫荆关至京师九百十里。
乾隆年间宁武府属四县人口:
宁武府属四县,乾隆十年分至十四年,审定户口共:土著民二万二千五百七十户,男女共十二万六千四百十六口;大口六万五千六百三十九,小口六万七百七十七。
县倚郭
筑于成化二年(1466年),初为关城,巡抚都御史李侃请即古宁化军口置关,设都指挥领军守备。乃以是年丁亥(1467年)三月始事,明’年(1467年)四月城讫,以总兵镇之,遂为镇城。城北踞华盖山,因其高而俯其东、南、西三面,周四里许,基五丈,面广半之,高三丈有奇,门其东、西、南三面而闭其北。东门曰“仁胜”,西门曰“人和”,南曰“迎熏”,上建重楼。(宏)治十一年(1498年),巡抚魏绅拓广之,周七里一百二十步,增埤五尺,加开北门,亦建飞楼于上,名之曰“镇朔”。城狭于南北,长于东西,其形科椭,望之若敷巾幅然,然皆土筑。万(历)元年(1573年),巡抚赵某议包以石,益加增高,连女墙四丈二尺,然未果。行至三十四年(1606年),宁武道郭光复始甃以砖,又筑东、西关城,皆砖甃,共长一千七十余丈,高三丈五尺。西关门曰“永宁”,其南出者曰“阜财”;东关门曰“久安”,其南出者曰“解愠”,下有堑。先是万(历)二年(1574年),宁武守备某筑护城墩于城北山上,方二十八丈,高二丈为基,基上为台,台上为楼三重,楼外列堞二十四,登之可眺百里;台下周以砖墙,直一丈,环广四十丈,墙上列垛四十,屹然与城表里,巡抚魏允贞所使也,今楼垛以废。国朝置府城,因其旧宁武营在焉。乾隆六年(1741年),东关门楼圮,知府魏元枢重葺之颜,曰“望华”,并修南、北二角楼。城南接凤凰山,宁武人又呼为“凤城”。
社稷坛:在南关河外,雍正三年(1725年)建。坛广二丈五尺,高二尺一寸,陛,东、南、西各三级,无封树。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北关山坳,雍正三年建。坛基、高、广与社稷坛同,无封树。
先农坛:在郡东门外,教场东北。雍正五年(1727年),署宁武令、太原府西粮同知董泗儒奉文建。坛制与山川、社稷同。大殿五间,门楼一座,左右角门二,农器库二间,官厅二间,坛旁地四亩九分以为田,季春亥日,郡、县官九,推行事如制。
八蜡庙:在府东关外。
厉坛:在郡西关。
城隍庙:在府治西北,华盖山之阳。
宁武府学
在府治西北城之阳,缭以周垣,外为大门,门外树以屏壁,夹以两坊。自大门入,为泮池,池上有桥,桥南为棂星门,凡三间。入棂星门为戟门,入自戟门为大成殿,殿五楹,左右为东西两庑,庑各五楹;其戟门傍东西角门各一间。名宦祠在戟门左,乡贤祠在戟门右,各凡三楹。斋宿房在棂星门内左,省牲所在棂星门内右,各凡三楹。明伦堂在大成殿后,堂左右斋房各三间;崇圣祠三楹,在明伦堂东;其在崇圣祠南,棂星门之东者,为魁星楼。学建于雍正五年(1757年)三月,唯尊经堂未及构云。宁武府儒学教授一人,训导一人,署在文庙西偏。讲堂三间,东西门斗、班房各一间。教授宅门楼一座,住房三间,东西配房各一间。训导宅如之,其外为大门。学中所贮书:《十三经注疏》一部,通一百二十本,为函十二;《二十一史》一部,通五百本,为函五十;《明史》一部,通百十二本,为函十二。先是经史皆买于布政司,而使郡县学领焉。独宁武府学,以无尊经阁,与礼部例不相比,且不得领。时永平魏侯元枢知郡事,乃与 宁武令施作楫、神池令李识蒙、五寨令刘耀珪,共捐俸银输官以当书值,遂得领归。郡学与旧所有:《周易折中》、《书》、《诗》、《春秋三经传》;说若《朱子全书》、《康熙字典》、《康济录》、《急公自爱书》、《四书讲义》、《学政全书》等,凡十部,使学广文掌藏之。
宁化城:宋嘉祐六年(1061年),以河西西夏人往来隘口,乃立宁化军,因隋汾阳宫城之旧址,廓而筑之,金、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宁化巡检司,山西都指挥使常守道帅官军来屯,将旧城六里二百七十步、南边关厢裁去,于城东山坡上,随地形势筑城二里一百九十七步,未完调去。五年(1372年),延安侯唐宗胜、千户唐成继成其功,城高三丈一尺,壕深一丈,城楼六座。十一年(1378年),改巡检为宁化守御千户所,隶山西都司。嘉靖中,改隶宁武。至万(历)十四年(1586年),甃土城以砖,当改宁化所,时设掌印千户、巡捕、城操吏目各一。中有静乐仓,今仍为宁化巡检司。
本路参将设于嘉靖二十七年,驻扎利民,所辖宁武、盘道梁、神池、利民、八角、宁化、长林、阳方八城堡,凡属守备五,防守二,千户所者三,分管内边东起广武界神树梁,西尽老营界地椒峁,沿长二百九里零四十丈,边墩一百二十四座,火路墩一百二十一座。边之内外续设小莲花、夹柳树、燕儿水、雕窝梁、玄冈口、朔宁、狗儿涧、圪(土老)罐、石湖岭、西沟口、得胜、勒马沟、蒋家峪、乾柴沟、野猪沟一十五堡以为犄角。兵马除军门标下两掖营散兵及标正二营外,阖路见在官军九千八百八十七员名,马骡三千七百七十匹头,内援兵官军二千六百四十五员名,马骡二千三百九匹头。本路东西援雁、平、偏老,北控三云,南藩全晋,盖山西镇之要害也。嘉隆间频遭虏患,故于冲紧各处续添前项小堡,分兵据守以扼虏冲。款后烽火不警,干戈载戢,军民幸帖枕席之安。顾款久则弛,兵骄则玩,乘此闪暇之时,正当图绸缪之计,一切诘兵储饷,未可以款事而遽忽之也。
宁文堡
本城旧筑小土堡于今城之西,是为宁文堡。景泰元年筑宁武土城,成化间展修之,隆庆四年始议砖石包砌焉,周七里零二十六步,高连女墙四丈二尺。万历二十七年添筑西关土堡一座,周四百六丈三尺,二十八年又建东关土堡一座,周五百八十六丈九尺,俱高三丈五尺。初设守备一员,弘治十一年添设守御千户所,嘉靖二十年移偏头关,副总兵改为总兵镇守于此,添正兵,坐营标兵,守备各一员,三十九年设宁武兵备道及管粮通判,建学立仓,规制大备,屹然称雄镇矣。见在官军标,正营六千一百三十四员名,马骡五千九百三十三匹头,守备所领并宁武所二千二百五十六员名,马骡三百五十匹头。分管内边沿长四十里零四十五丈,边墩五十二座,火路墩二十五座,与所辖朔宁,阳方,狗儿三堡防守把总画地守之。内阳方并西沟口,苦参窊等处皆虏马经涉之处,嘉靖十九年大举二次,皆由此入抢至忻州,崞县,地方大遭荼毒。故设总兵据险扼吭,统重兵以弹压之。无事则居中调度,有虎豹在山之势,遇警则随在策应,无豺狼嗥野之虞。三关保障胥有赖焉,非止宁武一隅已也。惟是地当孤悬,兵鲜土著,总兵所统标、正各兵虽多骁健,然半系四方乌合之众,骄悍素号难制,驾驭颇费调停。惟在大将平日威爱并济,鼓舞有方,使乌合之人心乐为我用,临时调发应敌,以之克捷不难矣。至一切兵食之计,镇道同心,谋必万全云。
阳方堡
本堡于嘉靖于十八年土筑,万历四年砖包,周二里零八十步,高三丈五尺。设防守一员分领守备营及改拨见在旗军三百四十九名,管边一十三里零一百五十步,边墩三十座,内西水口,苦参窊二处极冲,通大虏。本堡虽离虏巢稍远,实为三关屏翰,宁武要冲。议者谓虏犯大同,大将当提兵移驻于此,一以拥护雁门而虏不敢东视,一以策应偏,利而虏不敢西下,朔,云且藉以声援而虏不敢外住蹂躏矣。盖门户巩固,则堂奥自安,此最得肯綮云.
宁化城
本城洪武十二年土筑,万历十年砖包,周三里零二百一十二步,高三丈三尺。设守御千户所,掌印巡捕,城操各一员,所领见在官军七百四十员名,火路墩九座。本城地近腹里,虽非冲剧,然支锅石,小岭儿虏骑可通,亦属要害,嘉靖间曾两经入犯,地方颇遭花毒。必须防守严密,庶可保障无恐,甚勿以近腹而少忽之.
盘道梁堡
本堡新旧砖城二座,一土建于嘉靖三十二年,万历十三年砖包,今在边外,二十三年因地势低洼,改移新城于边内,周一里零一百四步,高三丈五尺。初设防守,继改操守,二十年始设守备,先属雁平,后改宁武,所领见在官军七百三员名,马骡一百四十匹头。分管内边沿长四十八里零四十丈,内砖石包砌三十五里,靠山铲削一十三里零四十丈,边墩二十六座,火路墩二十四座,与所辖小莲花,恶化柳树,燕儿水,雕窝梁,玄冈口五堡防守画地守之。本堡坐落山巅,汲水外沟,土脉砂松,墙垣易圯。且边长兵寡,分布为难,极冲凡一十二处,嘉靖间大虏 两次内犯忻州等处,俱由此出入。内火烧梁骆驼梁,金家嘴旧有边壕,今宜挑浚,雕窝梁山径可通虏马,今宜阻塞。其燕儿水之卧羊坡尤虏屯牧之处,相连漫坡,易于驰突。若修墙台,浚壕堑以遏其入,庶可免侵轶之患,此在守土者所当加之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