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标准待定,商业化生产犹远
工业和信息化部答复政协提案称,将组织制定钠离子电池标准,并适时推进其立项报批等环节。
虽然近年来锂电池技术发展迅速,成本趋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更带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但国内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2017年国内锂资源消耗12.47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LCE),出口3.16万吨,合计15.63万吨,其中当年进口锂资源约12.504万吨(澳大利亚锂辉石折合碳酸锂8.92万吨,占比57%),国内锂资源近61%用于电池领域,但依赖进口以及碳酸锂价格的提升(提取费从过去的1.5万美元/吨涨至16万美元/吨)仍为国内锂电池的普及划定了“瓶颈”。相比锂资源的短缺,国内的钠资源十分丰富,2018年钠盐已探明储量达1.42万亿吨,2020年国内金属钠产量13.25万吨(占比全球产能的82.55%),钠离子电池的迭代对缓解电池供需压力十分有力。
虽然近年来天齐锂业大肆搜购全球锂矿,跻身世界锂业巨头之一,输送了大量的碳酸锂资源,但其在盲目扩张的同时却债务高筑,2020年底处于行业垄断地位的天齐锂业百亿违约爆雷,国内锂资源的供应更加艰难,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大跃进”式推广,供需失衡还将加剧。
钠资源的蕴含和产能的丰富虽有利于钠离子电池的研制,原料成本相对于锂电池可节省约30%~40%,但一方面能量密度层面,钠离子电池逊于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超200Wh/kg,而国内研制的最新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仅为160 Wh/kg,锂电池成本中辅助和制造成本占比56%,远低于钠离子电池的75%;其次钠离子移动速度极其缓慢,商业化进程缓慢,再有其电解质稳定性、安全性存疑,电解液供应渠道缺失,工艺和产业链不成熟,钠离子电池依旧停留在试验阶段。因此,虽然钠离子电池的标准有望短期制定,但技术上的攻关进展慢,而低成本商业化生产距离尚远。